正文

乱弹孔孟之道的时效性(3)

(2010-11-21 23:48:43) 下一个


东汉亡了,从三国到晋,接下来是五胡乱华,16国,最长的是前凉,49年,战火不断,神马忠君,仁政全没人理了,有人有枪就是硬道理。儒学作为主流文化的地位暂时为讲究遁世的道学取代,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独尊儒术里的那个“术”,就是黄老之术,道家的那一套。连年战乱,人心思安,大家都想着能成仙,避世,忙着炼丹吃药丸子。道学的日子也不太长。原因是道家讲的是修道成仙,真的有人炼成丹药吃了成仙也就罢了,可是净是听说“鸡犬升天”的故事,却没见谁真的得了道,吃丹吃死的倒是不少。渐渐地,道家的吸引力也减弱了。 


大凡主流文化,不论朝代,其最大作用是促进社会稳定,在强权横行,礼崩乐坏,儒家式微,道家也渐渐失去吸引力的时候,佛教就成了新的寄托了。佛教与道教相似处在讲遁世,可是佛教高明的地方是不修今生修来世,给你个无法证明。这在动乱年代,对百姓是安慰,对统治者来说则正中下怀了。所以,一直到唐末,宋初,佛学都占了主导地位。


隋文帝杨坚一统中原,结束了三百年分裂。隋朝立国之后,确立了三省六部制,这种政府设置一直延续至清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中国的官僚机制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儒学的发展埋下伏笔。隋文帝还积极推行汉化,一时间,隋帝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据史书记载,日本对华称臣唯一的朝代就是隋。可惜隋朝命短,到荷尔蒙旺盛的唐,出了个上勤下达,伺候了好几位皇帝,后来干脆取而代之,公开在后宫养花样美男的武则天,接着是那个六位帝皇丸,武则天的儿子中宗李显;再到为了杨玉环翘课的玄宗,一直到最后治国无能,每日风花雪夜的后主李煜,没有一个是能够推崇儒学的主儿。


到了宋朝,那开国的赵匡胤自己就是黄袍加身,抢了把兄的皇位,自然不会对提倡忠君的儒学大加提倡。直到北宋中期,神宗之后,政治稳定,外战减少,经济也好起来,是该巩固政权的时候了,出了程家哥俩,就是“程朱理学”里的程颢,程颐兄弟。儒学才再次开始抬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