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07)
2010 (400)
2011 (416)
2012 (309)
2014 (2)
2015 (2)
2017 (1)
2019 (10)
在国内时节日总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过,而且习以为常。即便结了婚,也是三十,初一在父母家过完才去岳父母家的。年年团圆,都变成了一种形式,而让人很少体会形式里面的滋味。
出国后别说父母,就是自家到了国内该团圆的日子也会因孩子长大和工作需要而人丁不齐。生活在国外没有节日的氛围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是风俗人情大相径庭的西方社会,即便是小家也会因环境影响和孩子的缺席而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张罗一切。连团圆饭都吃不上,谁还有心想节日的内容呢? 如果记得,就去餐馆里暂时模糊一下伺候人本分,记不得,还不是冷冷清清地混过一天吗?
是句难听的话,我现在根本就记不得那天是中国节了。这可不是忘本,而是大小环境都没有氛围。偶而看到头上的月亮变得大又圆时,就在心里和自己说:
”哈哈,今天是十六,十五月亮十六圆嘛。”
但见了人,即便是熟人时又多羞与哙伍,本来嘛,连自己都犯着糊涂的事情,怎么好开口对他人讲呢?
过去我总有个心愿,出国,而且满怀的理想抱负。现在这个心愿完全反过来了,就是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多陪陪二老。如果说过去还有借口因为孩子小离不开,现在却连这样的借口也没有了。尽管父母总是在电话里叮嘱我:
“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不用惦记着我们,更不需要因为我们选择回国定居。”
我做不到,也实在过不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这一关和汉文化根深蒂固熏陶的影响。既然在哪里生活都是一身衣,三顿饱,生,老,病,死,一个倒,为什么不选择守在父母身边,慢慢变老呢? 退一步讲,我们完全可以把美国当成岳父母家,而把祖国当成父母家,经常两边走动啊。
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这些漂泊的海外的游子心里,十六的月亮何曾真正的圆过和没有遗憾的让我们的身心都舒坦呢?
下面是我写出的心情:
南乡子-痴心
愁怨满帘栊,
落叶潇潇恨意浓。
漫空寒星不胜数,
朦胧,
人到窗前枫叶红。
花径又秋风,
追逐欢声去梦中。
荷溏妖娆争宠处,
东风,
往日痴情月上浓。
七律 [赠离人]
咫尺无由多恶语,天涯相思各婵娟。无聊月尾看花谢,多事年初听雪眠。
梦恼离人责怨切,醒愁空枕雨声咽。客身常问家何处,忠孝无期口难宣。
七绝[偶人]
十载辛劳无意顾,一朝闲赋亦愁人。随心应在家居院,慎行全因是客身。
无绝[故乡]
窗明天欲晓,晨鸟最铿锵。
试问身何处,依稀在故乡。
|
欣赏你的态度,该进则进,当退则退,进退有度。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