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眼里的爱尔兰 - 历史,经济,宗教

(2008-06-11 16:41:07) 下一个
看到坛里的新妹妹“丹麦有我”写的《丹麦有感》,也想来跟着写一写我眼里的爱尔兰。

爱尔兰是劳工的家乡,从澳洲搬到那里一住就是4年光阴。是我在国外呆得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虽然没有像其他姐妹在异国一呆就是10年,20年的,可以将那个国家八的里里外外,头头是道,但是4年也算不短了,多少有一些感受,当初对爱尔兰一无所知,只知道有一个北爱,还以为爱尔兰也是英国的一部分,再顶多就是从围城里的方鸿渐那里得知爱尔兰是个很好拿文凭的那个国家。经过四年的耳濡目染,再加上爱国老工的尊尊教诲,才有了今天我这个小西瓜子版的爱尔兰。

历史

爱尔兰也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听老公讲她对欧洲的文明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公元400年时,整个欧洲大陆处于黑暗时期(Dark Age),所有的拉丁文化遭到洗劫,爱尔兰因为远离大陆而免遭一难,之后由众多僧侣,传教士将保存下来的拉丁文化再一一传回欧洲大陆各国。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爱尔兰人对美国的贡献。爱尔兰本岛人口只有6百万,但是光移民到美国的就有2千多万。几个世纪前就有很多次移民潮,最先是因为受英国教会迫害,一群不信天主教的人去了自由的美国,之后是本土的土豆灾荒迫使大批人离乡背井(泰坦尼克号就是从爱尔兰的科克Cobh出发的),后来又是淘金热吸引了大批想改变生活的爱尔兰人,使他们和还梳着鞭子中国人一起成为建筑铁路的大军。因为爱尔兰人的精明和吃苦耐劳,使他们在美国的一大批移民中脱颖而出,为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据说四分之一的美国总统都是爱尔兰的后裔,包括了有名的肯尼迪,里根,克林顿。

经济

过去的爱尔兰是欧洲的一个相对贫穷的农业旅游国家。近十年来爱尔兰的经济发展飞速,北爱争端渐息,加入欧盟后,收到大量的经济援助改善了全岛的高速交通,之后宽松的对外政策又吸引了大批外资在自由区投资,它是2008年度全世界第三位的最自由经济国。本国的高科技电脑产业也发展飞速,为外界誉为“凯尔特虎”“Celtic Tiger”。老公离开三年,回来后感觉大不一样,一个过去落后保守的国家,如今成了富有开放的新兴之国。从过去几百万的国民异走他乡,到现在成为他国人的移民热点,北欧,俄罗斯,波兰,尼日利亚,菲律宾,中国人到处可见。

宗教

爱尔兰92%的人口信仰天主教。认识劳工以前我对宗教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书本的水平上。直到认识他,我才开始对这个天主教产生了点兴趣。从陪他去教堂忍不住的打瞌睡,到现在被吸引着去听一听牧师的见解。每到一个新的国家,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找当地的中国餐厅,劳工则是去寻找当地的天主教堂(同样的心灵寄托吧)。爱尔兰有一部分人信教只是因为从小受父母教会的熏陶,长大以后可以在教堂结婚,很少祈祷,象是劳工的哥哥,但很大的一部分人却是从心灵深处去信仰上帝的,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探讨人生的真,善,美,象是劳工和婆婆,公公。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爱尔兰民族,他们热爱生活,音乐,对人和平,友善,难怪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听说劳工孩子是爱尔兰人,便会受到特殊的礼遇。天主教是反对堕胎和避孕套的,这可能是大多爱尔兰人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家庭原因。劳工的父母一代都是XDJM七八个,劳工的一个舅舅就有12个孩子(Poor舅妈!),可以组成一个真正的足球队,连替补都有了,这一点上连小白,小贝都要甘拜下风了。

写到宗教总想提一下劳工的一对铁杆双胞胎朋友。劳工对天主教算是够虔诚的了,只要星期天没活动就一定要去教堂的。这两个理工科博士毕业的双胞胎却是天天要去教堂的。弟弟Bryan和一个西班牙的女友有一个5岁大的女儿,却最终分手。我们离开爱尔兰那阵子听说他准备当牧师了,我们专门跑到他闭门修行的僧侣院去道别,却因规矩森严不能如愿。来到美国后,我们还和在一家大企业工作的哥哥Rory时有联系,有一天,劳工回来说猜猜Rory的近况,我大叫一声:“N.....o....!" 我太了解这对联心双胞胎了,劳工说:“Yes,Rory is thinking to be a preist as well now..."


文字版权均归小西瓜子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rlsrls08 回复 悄悄话 请问如何才能取得转载的许可?
Surryhills 回复 悄悄话 Hi xxgz,I enjoyed reading your articles. I am also married to an Irish, and we are now living in Sydney, AND we go to Dee Why and Long Reef all the time. Unfortunately, non of my visitors were impressed by Dee Why. It is a just too run down for their taste. They much preferred Bondi. My husband also studies and lived in the U.S. for a long time....I gather this is where you guys are now? Seems like we have a lot in common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