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小议唯心主义

(2012-02-25 13:59:34) 下一个

唯心主义原本应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东西。不论是西语中的 idealism 还是中文里的“唯心”的字面意思都不复杂,一个是说“我们所认知的都是我们自己的 idea ”,一个是说“我们所看到的唯有我们心中反映的”;作为一个学术上的观点,唯心主义原本也不值得被太过于当回事。

唯心主义之所以会变得复杂是因为一些二元论者们把唯心主义定义为唯物主义的对立面,即非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比较,唯物主义在概念上来说要明确简单干脆的多。它声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物质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它得出了一个在实践中最具政治上的排他性而在逻辑上很强烈的论断说,物质先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当有一个概念很简单的时候,它的对立面就会变得很复杂;比如说,红色的这个概念很简单,而非红色的则包含了非常复杂的一个概念集合。当唯心主义被定义为非唯物主义时,它就自然而然地一下子变得非常地复杂起来。不但认为人们的一切认知都是心中所思是唯心的,而且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些是物质的,有些是超出物质范畴的也是的唯心的,因为你没有与“一切都是物质的”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当然,一切宗教信仰也会被列为唯心;尽管很多宗教信仰认为一切都是超自然的创造,而超自然的创造从字面上说并不属于是人们心中所想的,不符合唯心的原意,但也因为没有承认一切都是物质的而同样被列为是唯心的。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既然一切都是物质的,那么超自然本身也是人们假想出来的,所以当然应该被列为唯心主义;不过即便是从简单的唯物论出发的人也还是可以感觉到对超自然的认同与对人们自己的想象的认同的不同之处,而把最原始的唯心主义(即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称为主观唯心主义,把相信超自然称为客观唯心主义。而东方文化中的天地人一体论及由此而产生的关于意念或咒语对客观的作用就更被认为是正宗的彻底的唯心主义了。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文革期间),如果有同学说他太用功学习了就会生病也会被老师说成是唯心主义因为那不等于说病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吗(注:今天的心理学家会告诉你很多病就是想出来的)。

而原本作为一种学术观点的唯心主义之所以需要被很当回事是因为曾几何时在这个世界的很大的一部分的跨国度跨文化的人口范围中,唯心主义被政治性地妖魔化了,持唯心主义观点的人在学术上被孤立被批判,严重的时候甚至其人生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都可能被剥夺。而由此产生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被固化到了一定范围的文化程度上,使得在某些人及某些人的子孙后代心目中所谓的唯心主义的妖魔形象一时还不易消失。

当唯心主义被二元论者们作为简单的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而变得复杂了之后,出现了一种唯心主义大家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只要有人为某个唯心论点说话就是为所有的唯心主义大家庭说话,只要有人指出某个唯心论的缺陷就所有唯心主义大家庭的耻辱。其实,简单化是人类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对自然科学家与工程专家来说,合理的简单化不但会减少出错的机会而且可能给他们带来数学上的所谓的简单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简单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什么数学上的简单美,而是因为简单化可以让他们有绝对化的理由,而绝对化比一般的简单化更容易实施。唯物论的概念上的绝对化使得唯物主义者可以把一切不承认一切都是物质的都指责为谬误。

既然唯心主义的问题被二元论者们人为地复杂化了,那么要想对唯心主义客观地说出个所以然来,还是要采用一些简单化的措施来避免其中一些人为的复杂化。在本文接下来的讨论中,唯心主义的概念只局限于认识论上的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我们所认知的一切都是人们的思想的内容),而不包括宗教信仰,也不包括东方的天地人一体论关于的人的意念及咒语的功效的说法。

从西方的哲学和科学发展史来看,所谓的唯物论其实也并不像唯物主义者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是板上钉钉那样的明白简单。这是因为如果要声称一切都是物质的,就要先定义什么是物质。而这个所谓的物质的概念本身也是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被认为明确起来的,这就使得唯物主义者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思想的基础与作为人类文明的某一领域的自然科学捆绑在一起。其实,由于与自然科学相捆绑,唯物主义的确切定义应该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符合科学所认定的物质的本性的物质所构成的;只有这样的定义才能保持唯物主义的明确性和纯正性,人们也才能享受由这种明确性和纯正性带来的绝对性的快感。否则的话,如果有人说其实意念也是物质,那么唯物主义不就失去了他原有的贞操了吗?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捆绑对唯物主义者们所造成的挑战可能是唯物主义者们始料未及的。比如说,几百年前的唯物主义者声称一切都是物质的同时,也声称有虚无的空间的存在;如果有人把空间与物质联系起来的话,同样会因为违背了当时的科学理论且具有声称无中生有的嫌疑而被贬为唯心主义;但是,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初告诉我们作为物质的最基本的特性的引力是由原本被认为是彻底虚无的空间的弯曲造成的,而去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更是告诉我们空间本身不但不是完全虚无的也是在成长变大的。再比如说,量子力学的实验甚至向人们揭示出在对自然的实验观察过程中因果关系可以因为观察者的主观原因而出现变化。这些前端科学的发展都使得原本可以因其简单而给唯物主义者们带来绝对性的享受的唯物论并非如人们当初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那么唯心主义者们真的就如同唯物主义者们所嘲笑的那样天真地认为这个世界的存在就只是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吗?其实,远在现代心理学产生之前,就有西方哲学家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其实并非客观世界的本身,只不过是客观世界对我们的作用在我们的主体意识中产生的反映而已。比如,我们说天是蓝的,是因为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所看到的颜色在我们的主体意识中所产生的反映;我们说冰是凉的是因为当我们摸冰的时候所产生的凉的感觉,是对于冰能使我们产生凉的感觉的反映;我们说糖是甜的,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糖的甜味,是对于糖在我们的嘴中所产生的这个味觉的反映;我们说铁是硬的,是因为当我们与铁相碰撞时感受到了硬。这里,一方面是指出我们的一切感觉都是客观对象对我们的作用,所以从知识来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只能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在对我们进行作用时所表现出的特征的知识,任何关于存在于这些表面特征背后的物质的本质的说法都是人为的推论,一种理论模型而已;另一方面,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是建立在我们人类所创造出的概念之上的,这些概念是我们用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不论是电磁力,大楼,高速公路,都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用来帮助我们认识客观的概念而已,而不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在这样的前提下,离开了人的感知而去谈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不真实的。如果你同意这样的观点的话,那么你已经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列里了,因为你已经承认人类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只不过是 idea 而已。即便你一时在感情上还不能接受这些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我猜至少你也已经不象一些唯物论者常讥讽的那样把唯心论看成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其实,哲学上的主观唯心主义者通常比唯物主义者们对于真理的态度要认真得多。对很多主观唯心主义者来说,最让他们不能接受唯物论的原因是他们无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由他人的经验得来的知识从逻辑上来证明在人们所感知的客观的特征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所谓的物质世界,即便是牛顿发明了三个定律,门捷列夫发现了周期表,那些都只是我们所能感知的客观规律而已,都是人类对客观的反映而已,凭什么说这背后还有一个纯物质的世界?不信,你去找几个主观唯心主义者们聊聊,你会发现他们就是这样的叫真。关键是唯物主义者确实无法提供这种逻辑上的证明,这一点本身也表明了唯物主义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说,或者最多是一种信仰而已。另外,西语里面的 idealism 的另一个意思是理想主义。虽然这可能是语言词汇上的一种巧合,不过很多唯心主义哲学家确实具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浪漫性。

与很多唯物主义者的意愿相违,科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提供了对于上述的唯心主义的认识的支持。首先,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过了我们人类的认知器官的加工的,与客观的真实存在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与一组非平行的直线相交的两条平行直线乍看起来可能是不平行的;再比如,一个人在不同的体力状态下,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对同一事物的美感的感受可能会非常不同;还有,人们自以为是自己的生活喜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广告商及社会舆论的左右而并非真正是自己的天然的爱好,等等。另外,自然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可能会被更改,因而一切科学的结论其实都不是世界的本质,而是人们所创造的一种对世界进行表述的理论体系而已,也就是 idea 而已。

当然,如果就这样把唯心主义说成是建立在人们的经验之上的哲学观点,而把唯物论说成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所作的一种理论性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哲学观点的话,一贯喜欢把唯心论攻击为先验论的唯物论者肯定会不服气的。这是因为在历史上,唯心主义者们并非都只停留在把我们认识到的世界解释为经验知识的体系这一层次上。其实,与唯物主义者一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也常喜欢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论证他们的唯心主义的观点。前面我提到唯心主义的含义因二元论者们把唯心主义列为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而变得复杂;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唯心主义的意义确实并不具备除了是唯物主义的对立面之外的其它具体含义。但是,在历史上,当一些主观唯心主义者不满足他们对于唯心主义在认知层面的认识而要把唯心主义引申到本体论的层面上时,他们也会产生在正统的宗教之外的所谓的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的所谓的绝对精神等。

当然,除了这里所讨论的唯心主义之外,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就是宗教信仰。但是,宗教信仰的内容其实已经超出了哲学上的唯心主义( idealism )的范畴之外了。很多所谓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没有宗教信仰。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其实可以从信仰的角度对唯物论做出更多的批评,但这超出了本文对于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即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讨论范畴。

本文的目的显然不是要作一篇哲学史论文,而是想要帮助读者朋友对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妖魔化的唯心主义哲学有较公道的认识。作为一种哲学上的学术观点或思维方式,主观唯心主义既有它自身的缺陷,也有它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合理性。虽然我们不能从逻辑上依据我们的经验认识来证明物质的存在,但是运用一个物质的概念显然可以为我们认识和表达世界提供很多便利。这就如同虽然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我们可以把太阳系中的任何一颗星球作为太阳系的中心,但是当我们把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中心时我们可以得到所谓的数学及哲学上的简单美。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把唯心论在实际应用上的不便作为理由将之妖魔化,而恰恰可以从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思维中得到很多对于宇宙和社会的启发。当然,就如同不认可唯物主义的反宗教信仰的思想一样,我本人也不会认可唯心主义的反宗教信仰的思想----这一点对于很多唯物主义的二元论者可能听起来不太习惯。其实,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请注意我这里不是说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也不是说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曾被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用来作为反宗教信仰的论据。

最后还要说一句理解万岁。如果我们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作为一句单独的话拿出来解释为“因为我在思考所以我才存在”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那位哲学家很无聊。但是,如果你知道了笛卡尔其实在针对生活中人们的认知经常会被经验所误导(比如,当你把船桨伸进水里的时候,你会看到船桨是弯折的而实际上船桨仍然是直的)而努力寻找一个最可靠的认知基点作为他的哲学思考的起点的时候发现,即便在他对自己产生怀疑的那一刻他能产生怀疑这一点是实实在在的因而可以作为最基本的实在的起点的话,你就会为一位大哲学家对于真理的执著认真及智慧的而感慨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