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澳洲华人与二战——北领地的华人劳工连

(2010-01-11 22:29:11) 下一个


澳洲华人与二战
——北领地的华人劳工连

二次大战爆发后,所有在澳洲的华人,除了少部分人因通婚之故等原因而归化澳洲籍之外,皆被视为外侨(alien)。即使他们已经在澳洲居住了几十年,甚至出生在这块土地上,他们不能应征入伍,也不能享受国民的待遇,还必须向警察注册报到,以便当局对他们这些外侨的管理。对于以盎格鲁-撒克逊后裔自诩的澳洲人来说,这些没有归化的外侨,都是心向其祖国而与澳洲持有二心的异类。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了盟国的一份子,他们就被澳洲战时当局组织起来,成为澳洲军队下属的劳工连的一部分,负责为澳军和盟军搬运物资、种植和生产各类战争急需品。而这些在澳的华人,也就通过这种形式,成为高速运转的澳洲战时体制的一部分,以其辛勤的劳作和热忱的奉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尽其义务。 

战时,澳洲军队下属的劳工连有37个,其中有几个是以华人为主编成的,前述的以中国海员为主的第7连就是一例。但其它以中国人为主的劳工连,目前披露的资料还不多。我们只知道,在现在的北领地的莱瑞玛(Larrimah),也就是中部澳洲这个地方,曾经有一支以华人为主编成的劳工连,因为这里在战时是澳洲军队的整训基地和物资集散地之一。下面,就是太平洋战争时期,与中部澳洲的华人劳工连在其驻地“中国村”有关的一组照片,照片拍摄的时间约为1943年。

华人劳工营,平时也进行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毕竟他们附属于澳大利亚军方。

二位华人劳工,工余在中国村的活动室里下棋娱乐,一人在旁观战。

休息之余,二位华人劳工顶着烈日,专心致志地下棋。

放工了,五位华人劳工俯身在休息厅的栏杆上,神情愉悦。

 

一位华人劳工,在其住宿的草棚门上,放上象征胜利的“V”型字母。

二位华人劳工正在搭建他们宿舍旁的休息活动室。

在休息活动室里,几位华人在放松地读书看报,而坐在桌子旁的一位华人正埋头写信,旁边有一位正俯身看着他写信——极有可能那位写信者是在代他写信。注意,写信者座的椅子靠背上,是中国国民党的党徽亦即国民政府的徽誌——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澳洲华人中,国民党支部的活动有相当的影响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此解释成是这些澳洲华人,时刻在关心着祖国的抗战。

位华人劳工在展示他手制的单人床,顶上还有电灯。

这位显然是中国劳工连的厨师,将一段铁轨置于二根桉树杆上,当成食堂的开饭锣。这是他在敲锣,意味着“开饭了!”

这位华人劳工在缝制自己的蚊帐。

华人劳工在给自己人理发。

19431016日,澳军第8补给基地指挥官W. P. Jordan上尉, 站在华人劳工连为其在Larrimah基地建造的凉亭旁留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