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周健,你是我们的骄傲 /徐英含

(2009-10-03 19:43:50) 下一个

周健,你是我们的骄傲

——在周健博士逝世9周年之际的回忆

徐英含[i]


    周健的硕士学位论文获浙江省198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周健在河南的出色成就《人民日报》曾以头版作了报道,周健在澳大利亚发明宫颈癌预防性疫苗,周健始终不忘中国根——“我是中国培养出来的土博士”,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吗!

我从1978年起,每年招收一位硕士研究生,周健是我的第五位研究生。我一生只收过十四位研究生,他们个个事业有成,现在担任大学校长的就有两位,周健在其中尤为突出,但非常遗憾,他却英年早逝。今天,我只能饱含眼泪,缅怀他的过去,以寄托我的哀思。

择优录取,周健是优中之优

每年报考我的研究生的人数颇多,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录取机会,有些考生我还介绍他们报考其他导师。我的招生原则是,不管报名人数多少,我每年只招一个,并且不分男女,不计年龄,不论本校他校,一律择优录取。1982年,孙小依医师陪同周健来找我,他们都是温州医学院毕业的。我的印象是,孙医师较会说话,因为周健的情况是由她来介绍的。周健是个瘦高个子,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那时外语和政治是统一命题的,只有专业是导师命题的。专业考试的题型有几种,我注意问答题,因为在问答题中我不仅可以了解考生对专业的熟悉程度,而且可以知道其行文的逻辑性、条理性。周健的外文和专业笔试成绩都是第一,这样我就放心招他了。我可以预料,他今后的工作会有条不紊。他写论文时表达能力强,还可以用外文写论文寄国外权威杂志发表。

严格要求,周健是品学兼优

    在科研事业中,一切均应实事求是,凡浮夸风、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都是不允许的。我非常注意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科学态度,其中之一是抓他们的科研档案。我每天要查他们的实验记录。周健的实验记录非常详尽,以日志的形式逐日把当天的工作记下,既记录试验成功的数据,也记录失败的、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改进实验,最后完成实验。他的实验记录完整、清晰。当时,以杨光华教授等为主的卫生部研究生教育检查团来我校检查,最后他们的评语是,我校最好的研究生在我们这里,其中就包括周健。

    在科研工作中必须勤奋。周健在我这里,从1982年到1985年的整整三年中,不分寒暑假,不分日夜,工作起来,一杆子到底,做好为止。有时因为细胞培养需要,不仅白天要在实验室观察,连晚上也需要不间断地进行观察,周健正是这样地在实验室度过了许许多多个夜晚。

                                                                                                                                                                
   
我们的实验室在当时还是条件不差的,有专用的实验室,一大两小,还有专用的细胞培养室,仪器设备应有尽有。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还是要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每购买一件仪器,我们师生总是商量又商量,精打细算。那时我们还要办一个全国性科研培训班,人数较多,仪器设备就不够用了。周健动手能力很强,他看到学校里有报废的电冰箱、离心机、孵箱等,就设法去要来,加以修理和油漆,居然和新的一样。

办全国巨噬细胞科研培训班,周健是骨干

当时在国内,我们研究肺泡巨噬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处于领先地位。肺泡巨噬细胞的形态、功能变化和大气污染密切相关。为了推动这项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此我们在1984年举办了两期培训班,每期数十人,来自全国各地,有病理学界的,也有防疫部门的;有教授,也有一般的医生。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从灌洗兔肺泡巨噬细胞开始到如何在体外培养,从观察形态变化到检测其功能变化,等等。这个班的讲课主要是周健,指导实验主要也是周健,连他们的生活安排也主要靠周健,因为学员们的住宿也是通过周健的妈妈帮助解决的。

工作生活,亲如一家

因为我们的工作作风非常合拍,所以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我们非常注意工作效率和计划性,对工作要么不接受,一旦接受就不能拖拉,工作完成只能提前,不能推后。白天在工作室中,我很少和大家聊天,大家都说我这个人太严肃,或者说有点怕我,但周健能理解我,不怪我。我们在工作时一本正经,但在工作之余就比较随便,那时我经常留周健在我家里吃饭,我也有时到周健家里坐坐,聊聊家常。我们亲如一家人,我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在他家沙发上和他以及高他二届的研究生一起坐着聊天的黑白照片。

周健的学位论文发表于美国权威杂志,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从1978年开始,一直在进行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所以我每年招的研究生也让他们在这个范围内选题。周健是我的第五届研究生,对于他的学位论文选题,我给他提了两个范围,一个是我在50年代曾进行铅中毒动物实验,一个是当时正在进行的肺泡巨噬细胞的研究,希望他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周健阅读了我过去发表的论文,又查阅了近年发表的有关文献,很快他就提出“铅离子在体外对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为其论文选题。他在论文设计中,不仅沿用我们实验室传统的实验方法,他认为铅离子对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吞噬功能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因为在体外,肺泡巨噬细胞不易吞噬大颗粒物质如鸡红细胞,因此很少用鸡红细胞观察铅离子对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周健通过预试验,提出应用抗血清介导肺泡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从而提高吞噬指数。在检测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的方法学方面,他除应用传统的光镜下计数外,还采用同位素标记法,使检测更为灵敏、简便、可靠。他的论文发表于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除此之外,他又完成了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和《浙江医科大学学报》。在周健离开我这里后,我组合了他的论文、另一研究生的论文和我自己的工作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荣获1985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周健列名第一,我列名第三。这是我校研究生的殊荣。

   我没有能留住周健而遗憾,但我为他的辉煌成就而高兴

    周健在我这里快结束学业时,他去报考河南医科大学沈琼教授的博士生。当时我很想留住他在我这里工作,但是他有远大的抱负,我不能阻止他。记得那时他的老父亲来找我,希望我能说服他留下来,我说我已经做了,但是我要尊重他自己的意见。从今天来看,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正是通过周健的辛勤工作,呕心沥血的研究,终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子宫颈癌疫苗问世。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死亡率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早年我的母亲和我的伯母就是死于子宫颈癌的。今天,周健博士等发明的疫苗将造福于人类,新疫苗的使用有可能在一代人中根除子宫颈癌。我为周健博士在人类征服肿瘤史中作出巨大的贡献而由衷地高兴。

痛悼周健英年早逝

    19993月的一天,我接到周健姐姐的电活,周健因肝昏迷逝世于杭州117医院,我当时如五雷轰顶,接受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事实。因为他这次回杭州,我事先不知道,所以我没有能在他生前去医院看他,只有在追悼会上向他的遗体告别,这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以周健逝世前的成就,如能再假以天年,他在医学上一定还能创造出一个一个的奇迹。老天爷,你真太残忍了,夺去了还在英年的周健的生命。

    周健,安息吧!你出色的成就给人类带来健康和幸福,澳大利亚政府为表彰你的突出贡献,拨款为你组织隆重的纪念活动,这是你的光荣。我,一个82岁的老人,你过去的导师,为曾有你这样一位出色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i]徐英含教授,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