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随想杂谈,吃到天津 +顾剑的帖子+看风景‘s吃贴+ 路过会展中心

(2008-02-22 06:47:39) 下一个
       
       上片子前的随想。 
       为了奥运,这几年天津也是下了本,建轻轨,通往塘沽和北京等地的轻轨,真是快捷方便,虽然没有盖完,但通往塘沽,泰达,会展中心等天津境内已开通的。
       在天津,首先就是吃,海鲜首当其冲。。小吃的话,除了早点,炸膏等,还有塘沽的铁板鱿鱼,肉厚肥嫩,海鲜酱也香。想起早点,比如果子--学名“油条”,老豆腐 ,云吞--学名“馄饨”也有自己的特色,来点冬菜--腌的白菜的咸菜。其中这早点的果子,个大,如棒槌,以前人到说棒槌果子,棒槌果子制作讲究,不同的季节,用不同比例的碱、矾、盐加清水和匀,比全国各地的都好吃,路边街摊都有,不过我情钟与南开区的果子摊,这果子,只有在路边吃,才好吃,酥脆香,吃遍各地,唯有天津果子好吃,想念多年,这是我最想吃的第一个食品,呵呵,吃的指数**********。
       还有嘎巴菜--正经发音“锅巴菜”,推荐早点。是绿豆面做的,切成宽面条的样子,汇上卤子,有素卤和肉卤2种,好店买卖的卤子,还应该跟过去一样,稠偶不稀,吃到底也没有稀汤挂水的德行。。经济实惠管饱,推荐吃指数****
     其实煎饼果子也是天津的,其面皮有几种,也着实的讲究,但不喜欢路摊的,南开区一旮旯开了一个河北煎饼铺,比路摊的确实好吃,超过本地 地摊,好吃指数***
         
     突然又想到 狗不理,想多念叨念叨,本来不想提,后来大家毕竟一到天津,就想到狗不理,又有不明其意的,故提上来聊聊。为嘛叫“狗不理”呢,最早卖包子,甭管多少人来吃,都能吃到新出蒸屉的包子,包子是油大卤多,先吃肯定是很烫,而狗又怕吃烫东西。最主要原因与此有关。打过去,这进了狗不理店,要到前门口抽签,抽牌九赢了就少花钱 多吃,反之则少吃。不抽签者,是没人理会的你吃的。说起这包子油大卤多,想起河南灌汤包,呵呵,油水够多,也够烫,正宗河南灌汤包,拿着大吸管稀,一股子劲吸,肯定得烫一下,不过人家那是用肉冻做的,咱介是纯肉剁出来的。吃的指数****
     天津人吃面也讲究,跟北京差不多,卤子几种,小菜要很多种,我吃面食少,不太爱吃,家里也吃的少,所以即使是入乡随俗的吃面,几种菜码,跟别人家也是难比。肉卤,素卤2,3种,菜码怎么也能拼到10来种,摊好的鸡蛋,也要切成面条状。麻酱,葱姜蒜等还不算其中。这面,也只有在家里吃,这是外面吃不到的。。吃的指数****
     差不多很多年没有吃到炸糕了,新出锅的热的炸膏,是我外婆最爱,广东人爱吃甜,这是家里第一接受的零食,选用好的粘黄米,外焦里嫩,香甜酥脆,耳朵眼作糕始于光绪年间,店主名刘万春,店铺字号"增盛成"。因毗邻窄小的耳朵眼胡同,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耳朵眼炸糕。。可惜现在卖的大部分都不如从前,几年前吃的,也是大胡同那排队顶风吃的,但好吃指数*****。但不推荐卖的成盒的礼品,回家怎么鼓捣,也不好吃。就是现炸的。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店铺座落于十八街,按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大麻花是逢年过节,到外地时送礼佳品。呵呵,近两年又有小盒包装的麻花,有猴不吃麻花,确实好吃。还有卖麻花渣的,有的百姓也买来自己吃。吃指数****
     还有很多老字号的:崩豆张,果仁张,爱吃豆子的朋友可以尝尝。。
     还有很多吃的,八大碗,四大扒,八珍豆腐,四喜丸子。。。。
     昨天上的片子里有贴饽饽闹(熬)小鱼,想起要念叨天津的海鲜。除了螃蟹,其中天津的银鱼也 “老好吃了”,中国3各地方盛产银鱼,庐山,云梦,天津大清河。天津的还分黑红睛的。天津人最耐(爱)吃鱼了,过去人总闹(熬)鱼吃,记得相声里,还有一段子 家喻户晓   
---“孩儿他嘛妈,给我烙凉(两)张糖饼,紧(今)儿又来一拨” 。。。
---“又~介鱼诶,还姨扁儿(一边儿)大了,有个一紧(斤)吧” 。。。
---“嘛,介2斤还 高告(高高)的了,还饶俩” 。。。饶,是有多给的意思。
   好吃:********
     摸完嘴,到和平区的小旮旯找个茶馆,听听相声,敢不好了,听听戏剧和大鼓,一杯茶,一盘果仁--学名“花生”,也别有滋味。虽然没有江南小调,没有窗外的美景,但本地民风和人文环境培养了很多相声演员以及艺术家,别看一不起眼的小破楼,这台下的演员,没准那天又成了腕。呵呵。只管跟着叫好 吧您勒。只管呱唧手吧--鼓掌的意思。天津出了很多好作家,好演员,陈道明,蒋大为,冯巩。。。。。。

    越聊越开心,呵呵,增加网友:顾建的帖子,补充:
天津,煎饼果子,大饼炒鸡蛋----和艾米莉一篇,也聊吃的
Local 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
来源: 顾剑08-02-23 11:14:37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出国这么些年了,费城波士顿纽约的中国店中餐馆都不错,想吃什么基本都有,没有的自己也可以琢磨着做。可是一直特别想天津早晨的两样早点:煎饼果子和大饼炒鸡蛋。

煎饼果子是相当天津的食品,北京有,而且不少,可是味道根本不一样。讲究是绿豆面等几种面杂和,仅仅白面不行。在学校念书的头几年,南开和天大之间的天南街还通,天大那边敬业湖附近有个推车小摊,做得特别好,也不仅仅只在早上有(早上只是生意最好的时候),经常在湖边散步的时候,夜里去那儿买煎饼果子吃。

天津管油条叫果子,我其实从小吃不惯油条,但是特别喜欢炸油饼,天津叫“果头儿”,高英培相声里“徐姐,俩果头儿”,就是指这个。我不喜欢油条但是喜欢油饼儿,因为果头儿是甜的,刷了一层红糖炸的。

买煎饼果子的时候,可以要两个鸡蛋,也可以自己带鸡蛋去让他做,便宜。一般是卷的油条,“果子”,我则从来都是问老板要“果蓖儿的”,就是卷的薄脆炸油饼。

除了煎饼果子,还有一样别处没有(也不是没有,做不出这么好吃的来),其实很普通:大饼炒鸡蛋。摊两个鸡蛋,卷在饼里,调料葱花,辣酱,豆腐乳,冬菜等等什么的,和煎饼果子其实差不多,饼很厚,很软,很香,裹着炒鸡蛋,一定必须趁热吃,不但好吃而且分量足,搪饥。北方人,实在啊。

说早点,打卤的豆腐脑儿也很好吃,不过我想这个不算地方特产,因为全国各地也都有,四川的豆花就很有名,当然味道不一样。北京早点的豆腐脑跟天津差不多相同。

说到豆腐,有件事很有意思:似乎北方人喜欢老豆腐,瓷实。南方人则喜欢嫩豆腐。我自己还是保留南方习惯。不过冻豆腐作菜确实很好吃,那是东北的吧?我现在去中国店买豆腐都是买嫩豆腐,做菜凉拌什么的,可是有时候会放到冷冻室里,冻成冰再化,做菜。

天津人有句老话,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自来还有句俗语,不太好听:“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原来“九河下梢天津卫”,海鲜是很好的,不过这半世纪随着海河水系水越来越少,这20年渤海湾渔业资源也逐渐枯竭,天津本身这方面不行了,天津人要吃海鲜的话,去塘沽,而塘沽呢,也不是处处都好,要去北塘。97年暑假我学开车的时候,就一个教官,算上我,两个学生(不是商业的驾校),没事就开着车去北塘镇吃海鲜,新鲜而且不贵。天津人吃“皮皮虾”,也许是叫“琵琵虾”,很好吃,象龙虾一样,剥出来中间一条很肥厚的肉。 这个很特殊,因为南方人原来不知道吃这个,起码江浙上海那边不吃(广东我不知道,广东人号称什么都敢吃,是不是),我父母不讲究吃皮皮虾,所以从小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一直要到上大学,宿舍里同学聚餐,才知道这东西真的好吃。

还有些吃食,应该不是天津独有,可我一直很怀念在天津吃的时候。象校园里晚上广场边上,总是有砂锅豆腐,砂锅馄饨,砂锅丸子。北方夜里寒气袭人,走累了坐下来,或者一起下晚自习饿了,热腾腾的叫上两份,吃饱了也暖和了,把gf送回宿舍,很开心的。

铁板鱿鱼,这是近10年才兴起来的小吃吧,哪里都有。冰糖葫芦,这个应该算北京的地方特色,是不是?天津这边也不少,而且天津是出产红果儿的地方。不过我从小并不喜欢冰糖葫芦,一向都是买了红果儿,回家熬汤,放糖吃的。天津的红果儿质量很好。

还有糖炒栗子,这个天津北京河北都有,栗子是“良乡栗子”,良乡县,那属于北京地界儿。以前糖炒栗子是只有冬天有,可惜我出来之后,很少在寒假回去,上次寒假回国,还是2000年,所以最近这些年很少吃到糖炒栗子。这几年,天津有个品牌叫“小宝栗子”,走的果仁张,十八街麻花一个路子,包装好的民俗食品,有专卖店,一年四季就都能吃到糖炒栗子了。我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在柏林和维也纳的街头逛圣诞市场,居然看到摊上也有糖炒栗子卖,觉得特别亲切。

杨村糕干,是甜点,米粉,蒸出来的,顶果酱,最喜欢小时候小贩卖的,一个很小的圆形模子,现蒸出来,比店里做的好吃得多,而且蒸好了小模子会迪迪地响,好吃又好玩。东北角,大胡同那里,艾米莉写了的,有耳朵眼炸糕,还有很多粘食,就是糯米糕夹各种馅的甜点,还有“驴打滚儿”,意思也差不多,只是糯米糕外面蘸的粉和糖。

天津有些特色食品,必须牙口好,那才能吃得动:果仁张,崩豆张,十八街麻花儿。其实都是脆生的东西,可是您牙口儿如果不好的话,还真不是一般的困难。另外有些真正特别天津的传统菜,象贴饽饽熬小鱼儿,锅巴菜,我其实并没怎么吃过,艾米莉的文章里介绍过了,我就不说了。

说句实在话,讲吃的,总体上那还是南方人比北方人会吃,精致。如果不算四川的话(四川地理上在秦岭以南算南方,可是四川话属于北方语系。说起吃的,估计没人会把四川算北方),整个北方特别以小吃著名的,也只有西安了。我父母当年从南方来天津,一直抱怨说天津没好吃的,而且一直抱怨到我上大学,在家做的家常菜,还是南方口味,比如说做菜放糖;从来不吃香菜,等等。老一辈人地域观念比较强,可是我在天津长大,对天津的认同感,远超过对上海。

我们这辈人,走得天南海北,而且哪有原籍故乡的这些概念?都世界公民了。居然常有人在网上说北京人,上海人,河南人,东北人,如何如何,我看都是笑话----河南人东北人我不知道,北京上海的,有几个是真正道地的老北京,老上海?

我自己做菜就算一个例子吧:中午看的是艾米莉写吃的,自己也写吃的,饿啊,怎么办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午的糖醋小排,放了半罐子糖,颇有做“无锡肉骨头”的风范了,这是父母那里继承的。没有米饭了,拌凉面,四川凉面,因为这些年在美国读书,室友有好几个四川人,把我的口味也越带越辣,现在青出于蓝:6月份去成都,跟以前的室友聚会,他是地道四川人,一起去外头吃辣的,结果我没事,他老兄转天肠胃受不了了,哈哈。

我拌凉菜和凉面的辣油,一向自己做,陕西人叫油泼辣子,我是在夏威夷的时候,在宿舍楼公共厨房,跟一位访问学者四川阿姨学的做辣油和拌面的配方,所以是四川凉面。我自己又琢磨改进辣油:花椒要放,可是怎么放?在费城和同学包饺子的时候,跟一位北京姐姐学的用开水烫花椒做调味(当然做辣油这个方法用不上),最近又和一位家在陕西的朋友学的,用不锈钢勺盛着花椒粒在火上烤脆,然后很容易磨成粉(我从来不从超市买调味粉的)。另外,我还放葱花和少许黑芝麻,这样用滚油一泼,做出来的辣椒油香得不得了。可是我这算哪个地方的做法呢?不知道。

一个人在外乡,自求多福,留学生做菜的手艺,基本都是这么练出来的,管他什么川粤淮扬,比利时青口还是俄罗斯鱼子酱,怎么好吃怎么来,怎么省事怎么来,自己动手,自求多福,做个世界公民。

只不过,有时候早晨醒过来,很安静的时候,还是会很怀念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

         天津叫糖葫芦为:糖墩儿。我还想起一样:素卷圈。经典。。 素卷圈--里面有豆芽菜,一点点的酱豆腐,是在点睛。要是夹在大饼里,实在是说不出的好吃。还有面筋,吃法实在是多呀。。。不行了,打住。馋了。
        我嫌果头厚,呵呵,所以吃果子。怎能把它退出历史舞台呢。呵呵。我早点比任何时候吃的多,一般是4根(2股一根)的果子,一碗云吞,冬菜下饭呀。。。我正在喝口水的写呀。哈哈。。
天津的犄角旮旯太多的狗食馆了。。。
        小宝栗子现在还在,仍然很火。跟朋友们出外吃砂锅豆腐,尤其是夏夜,感觉太好了,很打牙碜。
继续聊聊天津人吃的东西
Local 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
来源: 看风景08-02-23 13:39:43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天津离北京只有100公里, 没准儿再过些年, 两个城市就连成一体了. 但是两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发展曲线,文化氛围都截然不同. 总体上讲天津比较"土"一些, 保守一些. 所以天津人爱吃的东西也比较"乡土气息". 从语言和饮食文化上讲, 天津人与山东人更接近一些.

艾MM和顾大侠已经聊了很多天津人吃的东西了. 从中不只闻到香气, 更有自然流露的思乡爱乡的意念. 咱也凑点热闹, 也聊聊天津人的吃食.

鳎鰢鱼: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相声"绕口令" -- 说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拎着个喇叭; 打北边来了个哑吧,手里提着五斤鳎鰢(Ta3 Ma1). 打南边来的这个喇嘛想用喇叭换打北边来的哑吧手里提的鳎鰢......随后就是喇嘛/喇叭/哑吧/鳎鰢一片混战.....

这里说的鳎鰢就是鳎鰢鱼, 又叫像皮鱼(比较形象), 是咱小时常吃的一种鱼(不知为何,现在见不到了). 鳎鰢鱼肉谈不上鲜美, 但是在水产品短缺的年代也是一道美味了. 特别是鱼刺很少,而鱼肉很多,都是"蒜瓣子"肉(成块的,中间没刺). 吃起来很过瘾(主要指肉食爱好者). 家里主要是红烧, 各种调料加上浓重的汁, 纯正的北方做法. 到现在, 俺自己做鱼主要还是红烧, 有时再加点糖醋. 可惜, 现在回去很难找到了, 只是在遥远的记忆里还漂浮着鳎鰢鱼.

虾酱:

可能其他地方也吃虾酱. 以前在天津吃的虾酱带有浓浓的海味, 非常的咸, 味道非常重. "老娘"常在做菜时放一些, 或在饭桌上放一小碟. 用来夹在馒头里也很好.

现在仍可买到各式虾酱, 特别是在塘沽(滨海地区). 只是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水产品也丰富多了, 不稀罕了. 即使再吃, 好象也不是以前的记忆中的味道了.

带鱼:

可能很多地方都吃带鱼, 但是在小时候的天津, 带鱼和鳎鰢鱼几乎是仅有的鱼. 那时, 逢年过节, 红烧带鱼是家家户户饭桌上必有的菜. 可能天津人对带鱼的记忆和感情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琵琵虾:

可能这是天津独有的, 别处即便有也不象天津人这么热衷和上瘾. 每到琵琵虾的季节(好象是春天, 因为去年4月回去就"狠"吃了几次), 到处都是卖琵琵虾和买琵琵虾的人. 回家蒸一下, 弄点僵丝儿醋蘸着吃, 有人喜欢再加点蒜. 一家人围着桌子, 一会儿工夫, 就只见皮不见虾了.

琵琵虾是一种长扁平的虾类, 无箝多脚, 长约十几/二十厘米. 多节的硬壳下是一整条的肉, 味道很好. 也可入馅儿.

天津菜:

曾经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聊天是问起, 什么是天津特色的菜? 猛一下还真说不上来, 哪些菜是天津特色/独有的. 实际上天津的饮食与山东很相近. 没有考证过天津人是否是从山东迁移来的, 或是有其他渊源.

但是天津确实有一些特色菜和特色做法. 如果你看到菜名中有"溜", 比如说溜肝尖, 溜腰花, 溜里肌, 那多半就是天津菜了. 还有"糟"字, 比如糟鱼片, 也是天津特色. 当然, 贴(3)饽(4)饽(4)闹(4, 同熬)小鱼(儿), 那是远近闻名的正宗天津菜.

还有一道菜, 木须肉, 好象大江南北乃至美式中餐都有这道菜. 但是天津人的木须肉与其他地方不同, 原料应该有里肌肉, 鸡蛋, 黑木耳, 金珍菜, 还可以加上少许蔬菜. 那是俺最爱吃的菜之一. 但是, 刚到这里的餐馆, 一看有木须肉, 喜出望外. 等菜上来了,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鸡蛋+肉丝+大量的大头菜+几张饼. 大失所望. 直到在纽约法拉盛找到狗不理分店, 才又吃到正宗的天津木须肉. 狗不理分店的师傅真是从天津总店派来的, 但是狗不理易主后, 此店已关闭. 叹.

饺子和捞面:

北方人可能都常吃饺子和捞面. 但是天津的西葫羊肉饺子从未在别处见到过, 那真是一道美味. 羊肉做馅儿一定要用热花椒水搅拌才可去膻味. 小时候每到星期日就吃饺子或捞面(大卤面), 以前天津人说好吃不如饺子. 所以俺们家XDJM从小就都能和面, 做皮儿, 剁馅儿调馅儿, 包饺子煮饺子.

天津的早点

天津的早点最值得称道了, 也是最令人难忘的. 豆腐脑, 浆子(豆浆), 锅巴菜, 果子(即油条, 包括棒捶果子, 圆果子, 糖果子, 还有果蓖儿), 煎饼果子(可以是各种果子), 烧饼, 果仁(花生), 真是数不清. 现在又不断有新品种出来.

每次回国,前几天因为时差总是很早醒来,就等着5点多起来去吃早点.

纽约有几处天津人开的餐馆,早餐还凑合,但远比不上正宗的天津早点.好象什么好东西到了这里,都有点入乡随俗变味儿了.

在纽约发拉盛,赶对季节满大街可见"天津糖炒栗子"还有"天津鸭梨". 每次去,必吃豆腐脑和煎饼果子,真正天津人做的.拌着天津话:我唆大(2)哥(4),来碗豆(呼)脑(儿),再来套煎(4)饼(1)果子(1)...

故乡难忘......

多谢艾MM起了头, 引出这么多家乡的事儿



#1

#2

#3


#4从中山门 通往北京的干线。。。

#5建设中的轻轨。。。

#6


#7泰达区。。泰达,球迷的都会知道泰达。此开发区建的倒是漂亮。新建的地方毕竟很现代,但有时也未免与其他地方有点不搭调,恶俗。。


#8  盐碱地。。。。。。。。

#9

#10

#11

#12


#13迈向新世纪。。。

#14


#15这是典型天津人的样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qqxk 回复 悄悄话 好啊!有了美丽这bible,吃遍天津就指日可待啦!
美丽,我们几时出发啊!!lol
艾米莉的幻想世界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桜的评论:
呵呵,老乡呀,今年变化应该更大了。有机会回去好好吃吃玩玩。
回复 悄悄话 俺的家乡啊。。。眼泪快流出来了。。
艾米莉的幻想世界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料。顾剑和看风景两位大哥更能写:))呵呵。希望大家能喜欢。
jiefang 回复 悄悄话 还不单是写的有趣儿,丰富,有味道,我的老天爷呀,这个艾米莉还真能写哟,写得像一部天津的圣经。馋嘴必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