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余华作品的感想

(2008-01-22 05:00:38) 下一个

如果五年前我遇上他

 

22108

————————

 

他是余华,即张艺谋电影《活着》的原著作者。我在这里简短说说我读他的作品的感受。

 

            我自己都吓了一跳,原来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没有读过一本中文书。最近老想写小说,取了捷径,看了不同种类的电影和电视剧,想学学编者怎样写一个故事,怎样表达内心,怎样制造气氛。在选择极少的中文图书馆里,我挑了余华的小说集。

 

小说集里面还有他对自己小说的评论。他的评论我倒没好好地看,无非就是后现代最爱讨论的几点,比如对时间和空间的讨论,真实的多面性,等等。更吸引我的倒是他的写作心得,例如怎样坚持下来,怎样调整自己的方向。如果我在五年前看他的评论,也许我会惊叹于他的观察力。但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看的都是西方文学界精英的书,老师也是世界级的(悉尼大学的人文学院全球排名第三),那情况就很不一样了。何况我将他喜欢的作家卡夫卡的作品早在十年前都读遍,有几篇文章我一看就看到他的影子。但始终那种没什么中国特色的写作不是他的强项,有些地方太冗长,我甚至不想读下去。但终归他是个出作品的人,自己还不能跟他比,只是他写的东西我不再觉得新鲜。

 

总体来说,余华的用字简单得像小学生,但他能将生活的意义表达得很深刻。我将其中几篇短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为什么没有音乐》反复看了几遍,看结构,看节奏,怎样开头结尾,对他敬佩不已。当然,他写起一些稍微理论性的小说,就显得格外吃力。可能那种写作与生活不相关,他缺少了那种尖锐和生活在历史事件中的优势。有趣的是,他还挺钟情于这种与生活无关的写作。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啊,总免不了后现代理论的“俗”。

说说几个有趣的事。尽管我没有将他的小说都读完,但我竟发现他有两本小说都将地名起作“烟”。还有,他的《往事和刑罚》严重像卡夫卡的作品,但冒昧说一句,它缺乏后者的深度。我还发现,周杰伦执导和主演的《不能说的秘密》很像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最后,他的几篇文学评论的文笔都很好,但采取了中国文学界最流行的看法,就是将作品的人物和作者本人的经历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唉,有点闷。

还是《活着》最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