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太子

天南太子,太子传说
正文

闲散夜忆岭南风月---'自梳女'

(2007-01-27 19:24:56) 下一个

细究之下,"自梳女"完全与风月无关.但在当时绝对有不少凡俗男子对这群千百年来中国特无仅有的女性群体遐想联翩.因为她们似乎是违背了人欲本性的常亘之理.充满了神秘,连她们的居所也成为宵小无赖的向往之地.

"自梳女"绝无仅有,只在岭南桑基鱼塘的珠三角水乡出产.上上个世纪中晚叶,当西洋资本主义以无量气势进入到这片古老大地时,本土的手工纺织业还在苟延残喘.

当时在佛山南海一带的纺纱厂,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女工,清一色的乌黑长辨背垂在后,群出群入,从来无人见过她们与男人来往,甚至是交谈或眼神接触.与雄性动物老死不相往来,而她们住的地方却有个古怪的名字"姑婆屋".

若然我早生百年,听到这样个名字,心想肯定是一大群嫁不出去的"箩底橙"丑怪女人.其实,"姑婆屋"的居住者们很多都是双十年华,青春少艾的美丽女子,但是她们之间却有着一个古怪而又不近人情的终生协定:此生不嫁男人,不与男人有肌肤之亲,孤独终老.

她们就是一生苦难重重的中国女性群体:"自梳女".
一旦女子决定"自梳",正式的仪式非常简单,就是自己为自己亲手挽起辫子,此辫一成,就决定她这一生要告别人性最基本的男亲女爱,子女承欢膝下的权利,不得反悔,终此一生,从此自食其力,很有可能是孤老凄凉的晚景.

一旦"自梳女"违反约誓,后果非常严重,最常见的就是"浸猪笼",辱没家声,连带宗族受累,被人指指点点.

"自梳女"的待遇也非常困苦,死后不得进入祠堂,只能由自己的"自梳女"草席一卷,葬于村头.

于是渐渐很多"自梳女"就团聚一起,结为姐妹,一起储钱,买下一间大屋作为安身之所,免得一人孤苦无依,这间屋就是我们所称呼的"姑婆屋",后世常常把那些上了年纪还嫁杏无期的女子叫做"老姑婆",正是出于此故.

于是当年的南海佛山一带,会见到许许多多的"姑婆屋",这群特殊的"自梳女"就这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姑婆屋"必杀禁忌:男人不得在内过夜,倒有点峨眉派的味道,想当年那些无赖闲汉看着一大群青春少女,却不得其门而入,实在气闷.不过若然斗胆干犯雷池,恐怕整个宗族的锄头镰刀也会让他们死无全尸.

正是"自梳女"注定的坎坷人生,当时的父母都时刻在意女儿会否有"自梳"念头,很多"自梳女"都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因为一旦付之行动,是要用她们一生的青春和命运来作赌注的。
女子"自梳"原因很多,却如灯蛾扑火,轰轰烈烈,前赴后继.有的是被恶人欺凌,被逼自梳,有些是家境困苦,而更多的我猜想是当时女性对那个守旧而又愚昧的社会的一种集体控诉,既然女性的命运如此无力而柔弱,倒不如自己赌上一把."自梳女"一起进入了"姑婆屋",从此人世间种种情情爱爱再与她们无关,她们一辈子都未曾有过被男人的手接触的经历.她们可以依靠的就是彼此和自己.

每月初一十五,她们都会对过世的"自梳女"上香,既是对过去者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祭奠.

有些"自梳女"甚至远涉重洋,到达南洋一带打工,例如新加坡,大马等华人众多之地.她们从事最多的工作就是不能不提到的"妈姐",也就是"住家工",保姆.

她们住在主人家,照顾主人一家起居饮食,无微不至,又有着一手家乡岭南上等厨艺,那些移民到南洋的岭南人可以讲说如获至宝.从此电视剧上有了一个经典形象-"妈姐",都是清一色的乌黑长辫,穿着白色衣服,黑色长裤,心地善良,神通广大,仿佛主人家的一切困难都可以随手解决.

但是这些"自梳女"心里背井离乡,孤苦无依的心情却又有谁能理解呢.

风月关情,但是"自梳女"却要一生忘情弃爱,维系了数百年的中国女性苦难命运,或者是无奈,或者是自愿,在这个夜里,我却突然想起她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