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太子

天南太子,太子传说
正文

太子传说-岭南文化童蒙回忆-"看我七十二家房客"

(2005-03-22 21:24:07) 下一个
远有高楼广矗,近无贫苦立锥,入眼之来,竟然到处是拥挤不堪的“笼屋”,不少穷苦单身,以每月十元不到的租金仅仅租住一张床位,小小房屋竟挤住不下百人,还有的拖家带口。区内龙蛇混杂、三教九流无不出入其中,社会底层生态遍眼尽见。 这就是多年前我曾见识过的香港鼎鼎大名的“九龙城寨”,当年的“三不管”,连警察“皇气”都莫奈之何,等闲百姓更是敬而远之。现时此处早就拆毁,已成历史云烟。但长流我心的“七十二家房客”就是源流于此种贫苦草根之处。 断续怀念当年的粤语残片“如来神掌”,又想起另一位威震粤语影坛的传奇老前辈--王为一。这位不世出的上海前辈就是导演了1963年那出经典中的经典“七十二家房客”。 后来在电视上重播之时,我全家老少,上至高龄的外公、外婆,下至懵懂童蒙的我,十几人是一起围在电视机前彻底捧场。 及至最近看的某片,开头那破旧城寨,令人反胃的生活环境,简直就是“七十二家房客”和“九龙城寨”的翻版再翻版。更不用说那位“包租婆”的出场,简直就是当年“八姑”的孙儿辈嘛。“八姑”的神韵风采还依稀可见:尖酸刻薄、视财如命,外形粗鲁、烟不离口,还有一个好色胆小丈夫,周围住着就是那群可爱可亲的贫苦大众-“七十二家房客”。 直到现如今,我还清楚记得“七十二家房客”对我日常生活的影响。童蒙时我也曾寄宿在我阿姨住处一段时间,她当时还未做老师,外公家又穷又不够地方居住,我阿姨只好暂时租住一混租房舍,里面就是栩栩如生的“七十二家房客”。我还很记得那位我曾怀疑是“八姑”双胞胎的“包租婆”--“珍姨”,整日价头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电发卷,口中也是一条纸烟,用广东话问候人家母亲可真是出口成文,是我出生20多年, so far遇到过的最熟练运用广东脏话的一位,文采非凡呀。兼且她可是凶神恶煞,从无好脸色于人前,她那可怜的丈夫虽然不像“七十二家房客”中那样好色,但也是给欺负得够可怜的,老实巴交的一位电器厂工人。 至于其他房客也是如老电影中一样,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人人是能工巧匠,却又只能是三餐仅仅糊口,有拖家带口也有单身寡佬,整天就为了那烦恼的房租而提心吊胆,也整天为了公共厕所和水龙头而与邻居反目,吵吵嚷嚷已成特色,我反倒是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安然入睡。其实这些贫苦大众大都是心地善良,稍稍安定的生活已足够他们偷偷窃笑了。 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的包租婆“八姑”勾结警察,挖空心思地要赶走所有房客,好将地方改成妓寨,经常站在天井,破口大骂,动不动就加水费,要么就是“制水”,还欺压可怜无辜的老人,她丈夫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典型的脸谱人物,为虎作伥最为拿手。善良可怜的“七十二家房客”们可谓与之斗志斗勇,奇招百出,过程中笑中有泪,直看得我连连叫好,又为贫苦大众们义愤填膺,恨不得从此解放全人类。 而现实中那位包租婆“珍姨”,虽然也是恶狠狠向房客,其实是一个好人,她也不过是靠出租糊口,在那贫穷的七、八十年代,星斗市民也能理解。想起来她现在也该快有七八十岁高龄,不知她老人家是否讲广东脏话还那么厉害呢? 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电影形象---“369”,说起他可是十分厉害,一代旧社会警察形象,入木三分。很佩服当年的老演员,演技精湛,不但形似而神更胜。最朗朗上口的就是“369,查户口”,用广东话读起来十分顺口,也就是这位老电影中编号为“369”的旧社会警察来稽查户口,故意刁难的时候了。 “369”呀“369”,唤起多少童蒙回忆,他的影响甚至连来我外公家查户口的片警叔叔,也被我外婆戏称为“369”,每次这位人民公仆巡查经过,我外婆总在广州西关的小巷中高喊:“‘369’同志,来喝杯水吧,又来查户口呀?” 由于老电影的深入人心,那位年轻的警察同志也不生气,还微笑回答道:“阿婆,无去晨运呀?”我们一班小孩童经常玩耍的时候就喊他作“369”,“369”就这样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了。 当然“七十二家房客”还有很多很多经典文化形象,像太子炳就是其一,记忆不深,难再详述。 向王为一等我国老一辈优秀的电影艺人致以崇高敬意,带给了我以充实的艺术童蒙回忆。 看我“七十二家房客”似乎已经偏了“如来神掌”的题目,下次再说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