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国乐队和歌手:The Beatles 12 Albums (ZT)

(2007-04-28 07:12:18) 下一个
披头士与其所开创的时代一起在世界摇滚爱好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成为一种信仰延续至今,从标新立异的拖把头,到Zippo火机,从60年代的利物浦,到世界各地,从当年的时尚,到现在的经典,让我们重温那段披头士带来的唱片史。
  早期     
1 1963 《Please Please Me》
  "Love love me do,you know I love you"披头士们正是用这样一句简单到被乔治·马丁笑谈为"廉价的像一张5分钱的贺卡"的叫嚣开始了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人生上狂奔不止的。虽然这之前"披头士"早已扬名利物浦圈子内外,但这张由经纪人布赖恩·爱泼斯坦四处奋力奔走游说而得来的唱片合约才真正令乐队的事业走上正轨。经过布赖恩的一手打造,4个身穿天鹅绒领西装,顶着拖把头的小伙子的出现令人们眼前一亮,《Please Please Me》发行一个月就直冲英国排行榜no.1。
2 1963 《With the Beatles》 With the Beatles》
  在《Please Please Me》取得成功后,"披头士"们又在同年马不停蹄地录制了第2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以应付铺天盖地向英国"北区音乐企业"发来的订单。这是张和前作水准不相上下的唱片,甚至连年龄最小,看起来似乎从来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乔治·哈里森也写出一首品味不俗的《Don't Bother Me》。由于一年来不停地四处亮相,登台,"披头士"迅速地成熟起来,已经从只凭一腔热血去歌唱的小混混变成了老道的音乐能手,他们知道观众们真正要听些什么,更知道怎样令台下的女孩发狂和尖叫。
3 1964 《A Hard Day's Night》
  当"披头士"用一曲《I Wanna Hold Your Hands》征服美利坚后,布赖恩为了给乐队树立更大的名声,打算让"披头士"们出演一部名为《A Hard Day's Night》的电影。不用说,电影的音乐当然是"披头士"自己来包办,于是一张和电影同名的歌曲专辑也应运而生。在"披头士"的历史上,《A Hard Day's Night》是真正意义上令他们成为神化的一个时期,"披头狂热"(Beatlemania)这个词也传遍大洋两岸。然而遗憾的是,也是自此张专辑以后,由于每个人的个性都逐渐彰显,列农和麦卡特尼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起写歌,虽然直到乐队走向尽头那些二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下面仍然按以前的习惯并列署着两个人共同的名字:Lennon/McCartney 。   
4 1964 《Beatles for Sale》
无休止的巡演,录音,不停攀升的名气,让列农不可抵挡地自我厌弃起来,他这种痛苦的情绪令乐队的第4张冠军专辑《Beatles for Sale》听起来像一次宣泄,这和仅仅5个月前那张快乐又轻松的唱片大相径庭。开场三部曲《No Reply》,《I'm a Loser》,《Baby's in Black》一首比一首听起来绝望,虽然在世人眼里"披头士"们已经功成名就,但列农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事实上列农这种对自己的反思来自于鲍勃·迪伦的影响,他看起来比以往更加冷静和忧伤,却让世人以为披头士们耗尽了自己的才华。那么,未来的日子,他们将何去何从?
中期  
5 1965 《Help!》
  《Help!》作为"披头士"的第5张专辑,同时也是乐队第2张自己主演电影《Help!》的原声碟。此张专辑仍然遗留着些许从《Beatles for Sale》继承来的疲惫感,但碟内几首常青的经典曲目如《Yesterday》和《Ticket to Ride》却不失时机地挽救了大局,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披头士"的能量。迪伦在音乐上的影响也令"披头士"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他们不屑于再写那种外表光鲜,轻而易举就能打动听众的简易调调,而更多的是做回真正的自己,去反思生命的意义,歌唱失却的美好。  
6 1965 《Rubber Soul》
  从《Rubber Soul》开始,"披头士"们的音乐像电影由黑白进入彩色时代一样变得色彩鲜艳起来,歌词也有了质的飞跃,显得更加睿智和寓意深刻。专辑里收录的歌曲大多很有分量,列农的《Nowhere Man》和《In My Life》,麦卡特尼的《Michelle》和《I'm Looking Through You》。虽然两人的风格取向已经日趋迥异,但他们对自己内心的阐释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真诚,让人听过后同样的难以忘怀。其中,吉他手哈里森还史无前例地把印度西塔琴演奏加进了乐队的演奏当中,使《Norwegian Wood》听起来更有意境。  
7 1966 《Revolver》
 《Revolver》经常被认为是"披头士"们最不同凡响的一张专辑,其声响变幻多样,歌词晦涩复杂,那些作品带着更多的艺术性,已经不再单单是流行歌曲那么简单了。究其原委,大概是和"披头士"们对LSD及大麻习惯性的依赖分不开的。专辑中的许多歌曲甚至完全是在服药过量的状态中录制完成的。比如最后那首家喻户晓的《Tomorrow Never Knows》,大麻的药劲使列农竟然异想天开地要请1000名西藏喇嘛来录音间齐唱赞美诗。哈里森的单曲《Taxman》在美国大获全胜,也确立了乐队内部在创作上三足鼎立的局势。
  中后期  
8 1967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在经过了周而复始人困马乏的一系列世界巡演,"披头士"们屡屡在音乐之外的细节上受挫,诸如在菲律宾的时候被查出行李中携带大麻而受警察的盘查和刁难,日本的观众礼貌到让演出现场的他们感到尴尬,甚至有右翼学生团体扬言要杀掉这些带着腐蚀西方思想的"披头士"。再加上其时列农在一次采访中被定性为"反基督"的过激言论致使全世界范围的基督教徒焚烧他们的唱片,电台禁播歌曲,他们感到一股无可名状的疲倦,随后做出一项决定:从此不再参加任何公开的演出活动。随后在经过短暂的分离后,"披头士"重新聚首,录制出这张他们号称以后只做录音室歌手后的第一张唱片。它的出世为整个流行音乐树起了一面成功的旗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锐意进取的音乐家。  
9 1967 《Magical Mystery Tour》
  《Magical Mystery Tour》也是一张跟电影沾边的唱片。由于经纪人爱泼斯坦的去世,接手乐队事务大权的麦卡特尼策划出这样一部出力不讨好被同事们称为"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电影出来。这部同名电影的失败并不能丝毫遮掩专辑的艺术成就,事实上这张唱片光芒四射,有如《Sgt. Pepper's》的续集那样精彩。收录其中的《Penny Lane》、《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All You Need Is Love》《Hello Goodbye》都是人们深感熟稔的伟大作品,《Magical Mystery Tour》成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披头士"杰作。  
10 1968 《White Album》
  《White Album》里面大部分歌曲都是"披头士"在印度北部山区的里什喀什探求"真理"时写就的。有一个说法是,在他们所有的专辑中,是一张比一张出色,这套双张概念性白专辑的发行再一次验证了这个不容争辩的事实,里面收录的30歌曲让人们不再怀疑:列农和麦卡特尼是自舒伯特以来最伟大的流行音乐作曲家。然而艺术上的登峰造极,并不能阻止乐队内部日益恶化的关系,再加上小野洋子介入了乐队的内部事务从而令其他成员反感,"披头士"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地排练并合奏了,往往是录谁写的歌曲,谁就要自己负责,其他人只是负责伴奏而已。这种团队精神的瓦解也为日后乐队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末期  
11 1969 《Abbey Road》
  由于唱片公司的财产纠纷以及和"披头士"的合约矛盾,《Abbey Road》竟成了披头士们最后一张聚首在一起完成的作品。那个时候,乐队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可能是出于对这支伟大团体的惋惜--因为这很可能成为绝响,以后再想听什么"披头士"的出产可不太容易--《Abbey Road》竟然异常的畅销。说它是他们最棒的音乐,这还具有争议性,但无疑紧密的架构和完整的概念使《Abbey Road》看起来是那么的完美无缺。列农(《Come Together》)和麦卡特尼(《Maxwell's Silver Hammer》)的作品就不用多说,在最后的日子里,连哈里森的写作才能也终于开花结果,一张唱片内竟然前所未有地同时出现两首大热单曲《Here Comes the Sun》和《Something》。  
12 1970 《Let It Be》
  详述"披头士"的唱片,到了最后都要老生常谈地澄清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这张最后问世的专辑,实际的录音时间是在《Abbey Road》之前,之所以完成后一段时间没有下文,是因为在录音期间实在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个人都针锋相对,致使大家对那个寒冷的排练室深感厌恶,再加上那期间所有人都在各忙各的一摊事,于是录音结束,也就各自走人了。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列农将早已落满灰尘的《Let It Be》母带交到制作人菲尔·斯佩克特手上,它的出版才得以被苹果公司提上日程。专辑最初的名字曾被麦卡特尼定为《Get Back》,意为回到最初,事实上这种心情每个成员都曾萌生过,但大家心里也非常清楚,失去的就不会再来,Get Back?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万物随风,还是让一切Let It Be吧!

从演唱上看披头士"最主要的音色是人声。主唱约翰.列农和保罗.麦卡特尼都有着较强的音色变化能力。在《昨天》(Yesterday)、《漫长而曲折的道路》(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中,麦卡特尼的声音温柔而抒情;在《哦,亲爱的》(Oh,darling)和《为什么不在路上这么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中,他的声音又变成传统的"节奏布鲁斯"式的喊唱风格。再如列农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中采用了一种懒洋洋的"迷幻式"唱法,但有时候他的声音却非常干净,有时也变得非常的粗犷。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披头士"的阵容为主音吉他、节奏吉他、贝斯和鼓。但是,他们在制作唱片时,经常加入其他的乐器以加强作品的织体结构。如:
《昨天》(Yesterday)中运用了弦乐四重奏;
《埃莉诺.里格比》(Eleanor Rigby)中运用了弦乐八重奏;
《你得藏起你的爱》(you've go hide your love away)中运用了长笛;
《因为》(Because)中运用了古钢琴;
《潘尼小巷》(Penny lane)中运用了短号;
《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运用了铜管乐队;
《为凯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运用了管风琴和低音口琴;
《蜂蜜馅?罚℉oney pie)中运用了双簧管;
《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中运用了管弦乐队。
除了常规的西洋乐器外,"披头士"还在歌曲中运用了许多印度的民族乐器。如: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的西塔尔琴(Sitar);
《拥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Withuot you)中的塔布拉鼓(Tabla)和迪尔鲁巴琴(Dilruba)等。
为了丰富作品的表现力,"披头士"的歌曲中还时常融入各种自然音响。如:
《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中飞机的轰鸣声;
《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Good morning)中的鸡叫声以及各种动物的鸣叫声;
《黑鸟》(Black bird)中的鸟鸣声;
《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的各种嘈杂声等等。
"披头士"在音乐手法上的创新,对当时和后来的摇滚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披头士"在摇滚乐历史上被誉为"最伟大的乐队",他们授之无愧。

一、"披头士"的发展历程
就像50年代的摇滚乐以普莱斯利为代表一样,60年代推动和支配摇滚乐坛的主要代表是"披头士"。不仅如此,"披头士"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摇滚乐队。
1958年,英国利物浦青年约翰.列农(John Lennon,1940~1980,主唱兼节奏吉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参加这个乐队的有当地青年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生于1942年,贝司兼主唱)、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1943~2001,主音吉他)和另外两位青年。乐队曾几经易名,开始起名为"甲壳虫"(Beetles),最后列农故意把Beetles拼作Beatles。1962年,另外两名青年先后离队,林格.斯塔尔(Ringo Starr,生于1940年,鼓手)加入其中,"披头士"的四名队员从此固定下来。1961年,利物普唱片公司的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发现了他们的巨大潜力,成了他们的经理人。首先,他所做的事情是包装"披头士"的外形:长头发、无领四扣的上衣、烟囱似的长裤子和矮靴子。1962年,EMI下属的"帕洛风"(Parlophone)唱片公司经理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与"披头士"签约,并与同年9月发行《爱我吧》(love me do,例23)和《附言:我爱你》(P.S.I love you)两首歌曲。1963年3月又推出一首《请让我愉快》(Please,Please me),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登上了榜首。同年由"帕洛风"发行的其他歌曲如《从我到你》(from me to you)、《他爱你》(she loves you)、《我想握住你的手》(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接连获得第一。"披头士"因此而名声大振。11月,"披头士"被邀请在皇家综艺剧场参加演出,英王太后和玛格丽特公主都出席了现场。1964年,"披头士热"传到了美国,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差不多成了披头士的天下。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披头士的声音。同年,他们的第一部电影《辛劳之夜》(A hard day's night)放映,同样引起了轰动。影片的主题歌使"披头士"荣获当年格莱美最佳演唱小组奖。1965年6月,"披头士"还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到此为止,主要是"披头士"的早期活动。从他们的歌曲中可以看到,早期的风格都比较简单、明快、无忧无虑,而且还便于舞蹈,在艺术上缺乏创新。
到了1965年末的时候,"披头士"已经取得了很少歌星能够取得的优越地位:不管他们演什么,听众都能接受。听众认为:"披头士总是对的。"因此,他们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胆实验,摆脱流行音乐的老一套,从而对摇滚乐的发展做出贡献。正在这个时候,麦卡特尼和列农的不同个性开始显露出来。保罗.麦卡特尼是保守的、易动感情的,渴望给人快乐,愿意顺从习惯的;约翰.列农是反叛的、进攻性的,酷爱讽刺,擅长文学,而且在音乐上没有那么高的天分。
1965年,麦卡特尼完成了一首歌曲《昨天》(Yesterday,例24),并采纳乔治.马丁的建议,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来伴奏。很快这首歌就登上了排行榜榜首,而且据统计,至今它的翻唱版本已超过了2500多种,创历史之最。但是,列农并不喜欢这首温柔的抒情歌曲。接着,他们推出的三张专辑《橡胶灵魂》(Rubber Soul)、《昨天和今天》(Yesterday and Today)、和《左轮手枪》(Revolver),实验成分逐渐加大,表现了"披头士"已从早期在歌曲中大呼"耶、耶、耶",开始过渡到艺术上追求专业技巧、力求更加精致的阶段。
《橡胶灵魂》 首先从封面上看就与前不同。"披头士"四个人的面孔都有点变形,这种多多少少的超现实手法暗示了后来被称作"迷幻摇滚"的音乐。专辑中包括了《单字》(The word)、《米歇尔》(Michelle)、《在我的生活中》(In my life)等歌曲,其中另一首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运用了印度的西塔尔琴(Sitar)而独具特色。
第二张专辑《昨天和今天》仅在美国发行。其中《哪里都不去的人》(Nowhere man)的歌词受民谣摇滚的影响,显示了更多的社会评论的性质。
在第三张专辑《左轮手枪》中,《埃莉诺.里格比》(Eleanor Rigby)使用了弦乐八重奏形式,这种歌曲从很多方面预示了后来发表的《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的风格。通过这三张专辑的制作?quot;披头士"积累了大量录音棚实验的经验,于1967年推出了他们最经典的一张专辑《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这张专辑由"披头士"与管弦乐队合作,在制作人马丁的监制下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制作而成。它不仅是"披头士"长时间艺术探索的鼎盛之作,同时在摇滚乐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佩伯军士》是一套组歌,共12首歌曲。标题曲《佩伯军士》不仅是组歌的开始曲,也作为统一全曲的主题反复出现。这里的佩伯军士实际上就是代表"披头士"乐队自己,他们在一种迷幻音乐会的气氛中进行一系列的演唱。比如《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歌名几个单词的开头字母LSD即明显暗示了此曲与麻醉药有关,歌词中又出现了各种迷幻景象,但是列农辩白说,这是从他4岁大的儿子的绘画中获得的灵感。音乐上每段节歌都是从三拍子转到四拍子的叠歌,在摇滚乐中是首次出现拍子的转换,这使歌曲不再具有通常摇滚乐的舞蹈性质。录音效果上运用了加大混响和正常人声的对比等等。《拥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 without you)则显得缺少规整,乐句长短不匀;从整体上看,迷幻成分较浓,给人带来一种类似催眠的效果。《当我64岁的时候》(when I'm sixty-four)是麦卡特尼为他刚过64岁的父亲而写的,歌曲把人们带回到30年代类似拉格泰姆的风格中。《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是最后一首曲子,歌词明显地涉及吸毒,内容比较消极,表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厌倦,因此引起了听众的争议。
总的来说,《佩伯军士》是流行音乐历史上一项空前的创举,此专辑荣获1967年格莱美最佳唱片奖,但这也成了"披头士"乐队走向散伙的转折点。
《佩伯军士》以后,"披头士"的道路开始出现滑坡。首先,经理人爱泼斯坦于1967年因吸毒过量而去世,给"披头士"带来了不祥的预兆;而后,乐队内部出现矛盾。特别是列农结识了日本先锋派艺术家大野洋子(Yoko Ono)后给他的生活和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列农常把时间花在与她的合作上,而对"披头士"的事情也不再那么热心了。尽管如此,在"披头士"解散以前,除了一些单曲如《嘿,裘德》(Hey Jude)、《革命》(Revolution)外,还是发行了三张专辑:《披头士》(The Beatles)、《修道院路》(Abbey Road)和《顺其自然》(Let It Be)。
《披头士》专辑是一套双张唱片,封面是全白的,故又名《白色专辑》(The white album)。《白色专辑》共30首歌曲,风格极不相同,其实这张专辑并不是乐队的集体创作,只是把个人的作品巧妙的凑到了一起而已。比如:《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是一首主流摇滚歌曲;《为什么我们不在路上这么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采用的是传统的节奏布鲁斯演唱风格和12小节布鲁斯曲式结构;《蜂蜜馅饼》(Honey Pie)是一首古老的波普歌曲复制品;风格最特别的是列农创作并坚持放在其中的《革命之9》(Revolution 9),它的长度超过了8分钟,由各种各样的声音拼接而成;接着同样是列农创作的《晚安》(Good night),是由管弦乐伴奏的一首地道的波普歌曲;《无情的浣熊》(Rocky Raccoon)是一首幽默的叙事歌,由麦卡特尼创作并演唱,用原声吉他和口琴伴奏。《白色专辑》在音乐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专辑排行榜上获第一名,持续9周。
《修道院路》的标题指的是百代公司(EMI)的录音棚所在地,"披头士"在那里录制了大量的作品。像《白色专辑》一样,四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作品,由整个乐队演唱并演奏。这张专辑中包括了哈里森的《某事》(Something)、《太阳出来了》(Here comes the sun);列农的《一起来》(Come together)、《我枰?恪罚↖ want you);麦卡特尼的《哦,亲爱的》(Oh,darling)、《因为》(Beause)等歌曲,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修道院路》成为"披头士"最畅销的专辑,在排行榜上连续11周夺冠。
《修道院路》以后,"披头士"再也没有聚集在一起录制专辑。1969年,列农和大野洋子发行了一首单曲《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1970年5月,斯塔尔发行了专辑《多情的旅程》(sentimentai journey),麦卡特尼和哈里森也都忙着准备自己的专辑。显然"披头士"的成员们已经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1970年4月,"披头士"的又一部电影《顺其自然》(Let it be)上映,同时也发行了同名专辑。这些歌曲实际上都是一年以前录制的,"披头士"成员们谁也没兴趣对它投入精力,最后由美国一位制片人帮着编辑、混合而成,但是专辑的主打歌曲《顺其自然》中以"柱式和弦"为主要伴奏织体的方法被日后的摇滚乐队普遍采用。
"披头士"从成立到解散共创作歌曲约200首,其中有强劲的主流摇滚(Mainstream Rock)、先锋派摇滚(Avant-garde Rock)、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交响摇滚(Symphonic Rock)以及轻松愉快的摇滚小曲等各种风格。主要题材是爱情,也有些歌词(主要是后期)涉及社会事件、人际交往、怀念家乡、和平友爱、药物体验以及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或无意义的意识流歌词等。他们继承了摇滚乐头十年的成果,以自己的创造和革新,丰富和发展了摇滚乐,把摇滚乐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此,摇滚乐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音乐,它有了更多的让人思考的东西,更多的隐藏在音乐背后的东西。60年代成长起来的英美两国的年轻人,很少不与他们的歌声发生联系。可以说他们的歌声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趣味、服装发式、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披头士"的出现使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摇滚乐现象,以及摇滚乐的音乐和歌词,以致后来大学里也开设了摇滚乐课程(这在60年代初还是不可想象的)。
1970年"披头士"解散以后,乐队成员作为个人继续活跃在摇滚乐坛。四人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是麦卡特尼,他和他的妻子组建?quot;双翼"(Wings)乐队,其中发行的很多专辑都很受欢迎。列农的日子则更带传奇色彩。他与妻子大野洋子组建了"柔顺的洋子"(Plastic Ono)乐队,并于1971年离开英国移居美国纽约,而后卷入各种政治活动,并创作了如《权力归于人民》(Power to the people)等歌曲,同年发行的专辑《遐想》(Imagine)可能更好地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1975年,列农为了和妻子、儿子安静地生活在一起,放弃了一切公开的音乐活动,整整5年没有露面。1980年,他再次复出,发行专辑《双重幻想》(Double fantasy),使乐迷们欣喜若狂。不料,就在当年的12月,在曼哈顿自己公寓前,列农被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歌迷枪杀身亡,时年40岁。
2."披头士"的创作手法
1966年以前,摇滚乐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喧闹的音乐,具有较快的、强烈地4/4拍子,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词、三个和弦的和声;一首曲子的长度约2分半钟左右;结构简单,包含了很多重复。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时,这种老的模式被打破了。到60年代末,任何摇滚乐队,只要它有足够的创造性,可以奏出任何声音,基本上没有限制。虽然,其他摇滚乐手也对此做出了贡献,但是,主要的贡献却来?quot;披头士"。
(1) 节拍、节奏与速度
传统的摇滚乐的节拍一般都是一贯到底的4/4拍,很少有例外。而在"披头士"的歌曲里,不仅有2/4、3/4、6/4等节拍,还有各种节拍的混合使用,转换十分自如。如:《你所需要的只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中的一个片断,是3/4拍和4/4拍的混合(例25)。
再如《黑鸟》(Black bird)中的节拍转换更为自由,3/4拍、4/4拍和6/4拍交替出现(例26)。
流行歌曲中很少使用的5/4拍但也能够在"披头士"的歌曲中找到,如《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例27)。
各种节拍的混合使用,使得歌曲的节拍重音律动飘忽不定,所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在歌曲的节奏处理上,"披头士"善于运用各种时值的"节奏连音"来改变节拍单位的固有时值,使节奏变得更为生动。如《永远的草莓地》(Strawberrt fields forever)中的一个片断(例28)。
在这个片段中,除了常规的八分音符三连音外,还有四分音符的三连音,再加上正常时值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短短的几小节中出现如此多的节拍单位,这在传统的摇滚乐中是十分罕见的。
人为地改变正常节拍中的重音位置,造成一种节奏上的暂时"离调",这是爵士乐中常用的手法。?quot;披头士"的歌曲中,这种手法也时有所见。如《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伴奏中的一个钢琴片断(例29),
它通过对重音的改变,将节拍律动由4/4拍暂时改换成了3/16拍。
从速度上看,传统的摇滚乐大都比较快,人们认为中速和慢速只适合于流行歌曲,"披头士"对此也进行了突破。《一起来》(Come together)和《负重》(Carry that weight)都是"份量"较重的摇滚歌曲,但其速度只有每分钟80拍,《我需要你》(I want you)向来被认为是"重金属"的先驱之作,每分钟却只有45拍。
(2) 曲式结构
直到60年代初,大部分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仅采用有限的几种曲式,如:
a.12小节布鲁斯曲式
前奏 |12小节| 12小节| 间奏 | 12小节| 尾声 ||
b.AABA曲式
前奏| A | A | B | A | 间奏 | B | A | 尾声 ||
又如,乐句长度为4小节,全曲长度约2分钟左右等等。在披头士的早期创作中,有许多歌曲的结构也都是遵循以上几种模式。随着创作个性的日趋成熟,他们开始摆脱了这种限制。
首先,他们的歌曲篇幅加长了。如《生活中的一天》,五分多钟;《我需要你》,有七分半;《革命之9》(Revolution 9)超过了八分钟。
当然,通过反复来拉长歌曲的篇幅,这是最简单又常用的方法。"披头士"的《嘿,裘德》和《我需要你》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他们的许多歌曲是通过不同段落的对比组合来建立一个较为庞大的曲式结构的。如《生活中的一天》(例30),曲式结构图如下:
---A--- -B- - A'-
结 构:前奏 + a1 + a2 + a3 + 间奏 + b + a4 + 尾声
小节数: 4+4+2 4+5 4+5+3 5+5+10 4+5+3
这是个十分独特的结构。从主题材料上看,这首歌有两个主要音乐材料:a与b。然而,从整个篇幅和音乐发展的逻辑上看,这首歌似乎又是一个二段体:A+B、A'。再看A、B、A'每个部分的内部结构又各不相同,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又高度统一的曲式结构。
这首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乐段打破了以4小节及其倍数(8、12、16等)为单位的方整结构。如a3乐段由一个4小节乐句和一个5小节乐句再加上一个3小节的补充乐句而构成。B乐段更为奇特,是两个5小节的乐句加上一个11小节的托腔而构成。
这种非方整性的乐句、乐段结构与上面介绍的"节拍转换"一样,也是"披头士"的常用音乐语汇。如著名的《昨天》的结构就非常独特(例31)。
它是一个七小节的乐段,由一个3小节乐句和两个2小节乐句构成,形成一个3+2+2结构的乐段。这个乐段看似奇怪,但演唱起来却十分自然流畅。 (3) 和声与调性
在"披头士"以前,除了"沙滩男孩",绝大部分的摇滚乐在和声方面也都比较简单。通常只用自然大调的三个基本和弦 I 、IV、V,而"披头士"的和声既不同于传统的"12小节布鲁斯曲式"中所用的 I-IV-I-V-I 的和声序列,也不同于流行歌曲中的 I-VI-IV-V 的进行方式,而是别出心裁,进行大胆的探索、革新。
在和弦的运用上,他们突破了流行歌曲以"自然音和弦"为主的传统,广泛运用各种类型的"变体和弦"。如《永远的草莓地》中的第一段(例32)。
较多地使用变体和弦,会使音乐的调性发生游移,这种调性游移的和声手法在大型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用得比较多,但是在结构短小、曲调简单的流行歌曲中却是极为少见的。
"披头士"还善于将各种非"功能"性的调式化和声语汇用于创作中,使作品的和声呈现出丰富、清新、奇特的面貌。如《为凯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的第一句,除了IIm、V 两个和弦属于C大调,其余三个和弦均来自同主音小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