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闽南故事(20) - 英子嫁给了番客兄

(2012-09-16 20:11:08) 下一个
日本时,番边不能通信, 不能寄钱,更别说回来了。 1945 年, 日本败了。1947 年,1948 年, 番客们纷纷回来,有家的回来。年轻的回来娶某。

番客兄一回来,媒人婆把家里都塞满了。“作食兄,娶无某”。种田的哥哥呀, 娶不到老婆。都要嫁番客兄。那一年, 我们村的由连回来了。 英子家在西村。那时, 英子的阿公也从番边回来, 他赶到我们村看女婿。看到满意才做亲戚。

英子的老母也是嫁番客。 她在1927年 生下了英子, 后来又生下她弟弟。 她的丈夫在她24岁时再也没有回来过, 在番边另外成家。英子的阿公也在番边, 很有钱。英子的老爸是养子。英子的阿公有两个养子,都在番边,都在唐山娶了亲, 都没有再来。但是她的阿公寄钱回来, 家里名声很好。

英子步她妈妈的后尘,又要嫁番客。英子老母欢喜得很。“番边钱,唐山福。”,好名声, 她不以为苦。1948 年, 英子嫁给了由连, 嫁到了我们村。其实, 家里没有男人,苦得很,偶尔寄一次钱, 全世界都知道,还久久留传,好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1949 年头, 一年的签证到期了, 由连回了菲律宾。 他这辈子再也没有回来过。同年,英子的女儿阿华出生了。 解放后, 英子又抱养了一个男孩。母子三人, 相依为命。

由连家兄弟姐妹六个。由连是第二的。 他们一大家本都在番边。后来他的老母亲得罪人, 被人做“Kong”, 被人下了咒,傻了。她什么都不会,傻傻的,不懂事务,整天嘴里杂杂念。她应该是番人, 人白死死的, 跟闽南人的黧黑不同。由连的老爸就把她带回了唐山。他的老爸也是从我们这边去番边的。老大和由连留在了菲律宾,其他六个人都回来了。这都是日本前的事。 妈妈说, 番边人很爱给人做“Kong”, 如果得罪人, 很容易被人下咒。

回来的一大家, 有由连的老爸老母, 一个大姐,一个小妹。 两个弟弟, 安墩和乌番。安墩先娶了胖绒。由连回来娶亲时, 家里厝不够了。就出来典厝。典的是言志家的厝。就在戏台下,离我们家几步路。言志的丈夫赌博赌输了,只好典了厝。典了十五年。

那时没厝的人很多。典厝的人很多。由连一家本来住在祖厝。祖厝很大, 在番子楼那边,人也很多。他们典了厝, 全家搬了出来。英子嫁过来后, 小弟乌番后来也娶某, 叫柳子。

英子在我们村号由连英子, 以别于其他英子。英子头里和全家一起吃,后来自己吃。后来英子去了香港。 十五年后, 典的厝到期, 被讨回去了。 英子公公一大家又搬回一个祖厝, 不是原来那个。 那时的人无钱无地,无力起厝。后来,共产党才让人请地起厝。那也是八九十年代的事了。

我问妈妈说, 英子为什么会跟你当好朋友。她比妈妈大十岁。妈妈说, 因为两家都是华侨, 有点华侨钱, 可以一起去江头, 去厦门。别的人,手头没有现金,真是寸步难行。英子住在土地公边上, 离我们很近, 是厝前厝后。如果没有华侨钱,真是一文也无。

而且,解放后, 英子也分了一丘田。我们家也没有劳力。 英子的娘家在西村。外婆的姐姐家在西村。 到55 年合作化以前,有四五年都得自己作田。这时,英子的弟弟,或者妈妈家的表哥们,带了牛,犁, 耙,一起来。把两家的田犁一犁,甘薯压一压,走了。

到了55 年, 土地合了。变针车组, 英子和妈妈都在针车组车衣服。到了1958 年, 妈妈进了工厂。 英子和外婆一起在村里顾托儿所。这些组织后来都散了。所以,英子和妈妈一直很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