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BeautyinAutumn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父母和青少年孩子间的问题...2014的第一次聚会

(2014-01-15 07:57:27) 下一个

刚过去的周末,我们共同成长小组新州北区小组聚会,谈的话题就是Issues(问题)

为了避免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讨论会开成相互之间的声讨大会,我给孩子们和父母们规定,在说出问题之前,请先说出对方的好处来,也就是先感恩再谈问题。

父母们在一起讨论,每家其实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至少我们都同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被孩子挑战,有时,可能是我们为人父母者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有时是孩子们急于脱离父母的约束和管教,要想两方面都步调一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步调不一致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问题就出现了。

孩子们对这样的话题都很投入。在家,大多数孩子都是被父母管束着,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有些欲罢不能了!孩子们在地下室里讨论,我去看了两次,领头的孩子都告诉我还没结束了,每个孩子都有话要说。

当父母和孩子们汇集到一起互相交流时,我们看到大多数父母说到与孩子间的问题都出在管教孩子的读书功课和游戏方面。从父母这方面讲,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上进心不够,学校的家庭作业做完就万事大吉了,有些父母会为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之外的功课,孩子往往不是敷衍了事就是变相抵抗,这似乎是最普遍的父母和青少年孩子间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在我孩子小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事情,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功课。孩子小,会听话的去做,但是从他们内心讲,并不乐意去做,可能为了取悦父母,也做了。现在我回头想,有多少功效?真是天晓得!孩子读中学后,基本上这样的额外功课没有了,美国的中学里的功课的量也很有限,我们做父母的尤其是华人父母总会觉得不够,但是,现在回头看,之所以老觉得不够,跟我们自己的固有概念有关系,跟孩子的学习和后来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一直说好的大学(名校藤校),作为父母是无法把孩子推进去的,所以我反对所谓的“推妈”“羊妈”的说法!老实说,孩子的智商在那里,孩子的兴趣在那里,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在那里,不是你推或者放就能怎样的,孩子自己能到哪个程度就让他发展到那个程度,如果一个孩子能硬让父母推进了他自我能力难以达到的学府,其实就算幸运进去了,也是会很受罪的。但是,教育孩子为人处事上,我们为人父母者都应该以身作则,并且做个推孩子向善和上的推手。

也就是说,在学习上,为孩子创作我们尽可能做到的良好环境,然后该让孩子独自面对的就应该那么做,而不是把我们的习惯和思维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

我们从小的教育体制和环境造就我们相信题海战是对的,我们从小相信勤能补拙,我们被教育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

我和一位母亲聊天,她说她曾经跟一位美国老师谈及我们中国人的这句古训: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那位美国老师对她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这句话并不一定正确的。因为,美国人崇尚引导孩子的兴趣,如果,一个孩子的数学老不及格,在这方面没有兴趣,我们却不断地给这孩子找家庭教师逼他学数学,让他题海战练习,孩子肯定痛苦万分,这对孩子的自信心和成长都没有帮助!如果,这个家庭能不再逼这位在数学上跌倒的孩子一定要在数学上爬起来,而是观察到这个孩子可能喜欢音乐或者表演,忘掉那该死的跌倒的地方,引导他在另一个地方爬起来,他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这个在哪里跌倒,就到另一个地方爬起来,给了我崭新的思维!想想我们很多时候都固执地认为我们的某些观念是真理,其实并不是如此啊!

还是那句老话,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与他们的兄弟姐妹不一样,跟我们做父母的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在兄弟手足间相互比较,也不应该拿我们的孩提时的经历来要求孩子。

当然,说说容易,做起来却是不容易!就说我的儿子吧,他大学第一学期只拿四门课,到了学期进行了三分之二了,还把一门电脑程序课给扔了,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教训他,那话自然也就是用自己的经历来说事儿:想当初我读大学,一学期拿六门课!我也是在美国读的,所以别跟我说不一样!我还一周打四天工,养活自己的同时还得积攒下学期的学费,我可没有父母帮我付学费!你现在倒好,学费我们帮你付了,生活费所有都不用你操心,一学期两万六的学费,你只学四门课也就算了,到最后还要扔掉一门,你知不知道一门课值多少你父母的血汗钱,你自己算算!

估计孩子从来没那么想过,我那么一说,他也倒是不响了,算算他扔掉父母的的六千块钱,哪还有辩解的余地。

其实,后来我冷静下来也觉得没有必要老拿自己的经历跟孩子说,毕竟,时代不一样,条件不一样,说了也不一定就能理解。倒是我从侧面体会到美国教育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完全的引导性,没有任何的强迫性。

就说这电脑基础课吧,我读本科的时候也拿过,我那是八十年代后期,美国大学里的电脑还都是最早的那种苹果牌的Mac。我一个学文的,对这种两进位制的电脑程序可以说是学天书,可我还是咬紧牙关撑了下来,老教授也让我过关了。 这是我们这辈人的看法,只要你下苦功下死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吗!可儿子不这样想!他觉得拿一门电脑基础课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事实证明,其它三门课每周他只要化一两个钟头就能轻松学下去,而这门功课他每周花超过十个钟头,还很累人,就知道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潜力也毫无兴趣,所以就毫不犹豫扔掉了!在我看来他大学第一学期就学了三门课,他自己却认为拿了五门课,知道了自己对电脑程序不感兴趣,还拿了一门医学院配置的实验课。我说那医学院的实验课是没有学分的,不能算,这可能又是我们这一辈的想法,有学分的才值得学,足够的学分才能毕业吗,这也是我们从小被教导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他觉得学分不学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兴趣和他enjoy!

看到区别了吧!

再说回到我们青少年小组的讨论上来:有位父亲和女儿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冲突,父亲是位很有责任心,敬业、忠厚老实,对长辈和老人非常尊敬的人(这是他妻子的原话)。从小家境非常苦,他经历过艰苦的农村生活,作为长子,早熟、内敛。也因为此对人对己都要求严格,所以家里那个自由散漫的女儿就怎么都看不顺眼,女儿个性也强,父女俩一顶牛就不欢而散。这天晚上,当平常那个总跟爸爸过不去的女儿站在众人面前,先说了对父亲勤奋负责的感激之后,才说出与父母之间沟通和看法上的相异……那晚,那位父亲感动地对我说,他没想到女儿一切看在眼里,原以为糊里糊涂的女儿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这件事对我感触也很深,很多时候,我们光顾了指责对方,把对方的缺点无限地放大,致使双方以为在各自的眼里都是一无是处的,其实,爱是需要说出来的!夫妻间需要相互说爱意,父母和子女之间也需要相互表达爱的感觉。

我们这一辈人很多人都有遗憾,遗憾自己的父母跟我们的关系不够亲密,中国人的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都得各有其样,端着拿着,不轻易流露内心的感情,其实那是违背人性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能还能很自然能表达出那份爱,亲吻孩子拥抱孩子说我爱你,并不少见,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举动是不是都被争吵、指责所代替了?我记得读过一位生长发育期的美国少女写的文章,她困惑随着自己身体的变化,似乎父亲一天天与她疏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背她抱她亲吻她,她很失落!其实,很多孩子都会这么想:是不是我长大了,父母对我的爱就不一样了?当然这是成长过程中的相互调整,但随着肢体接触的减少,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继续从语言上表达对孩子的爱意,也能够减少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在这方面的困惑。 

总之,还是那句话,如果想跟你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如果你不想看到你的孩子过于“叛逆”,那么试图跟孩子有一个亲密的关系吧!孩子的功课也好、学习也罢,都不如跟你有一个亲密良好的关系来得重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NCJCC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太好了! 有很多现实的例子可以从中学习。那位爸爸的感动也让我感动。

祝海云全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能早日看到海云编写的电视剧!
whitefang 回复 悄悄话 太棒了! 也想过组织类似的活动,但始终没有付诸行动。觉得小孩子反感。 敬佩一下你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