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听一段文字,
听一首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等待的童话》文:桔子诵:Bobo
我的奶奶是北方一座小城的乡绅的千金,自小在私塾读了一些书,抗日战争的时候随母亲到舅舅家避难,期间战火不断,天天都在上演生离死别,横行在街上的日本兵每天在狞笑中屠杀着中国人民,奶奶的母亲和舅舅一家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害的,恐惧的奶奶躲在一处破烂的炕洞里一天一夜不敢出来,后来被一位国民党军官发现,救出。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23-05-07 07:39:02)


《侯银匠》文:汪曾祺诵:Bobo
白果子树,开白花,
南面来了小亲家。
亲家亲家你请坐,
你家女儿不成个货。
叫你家女儿开开门,
指着大门骂门神。
叫你家女儿扫扫地,
拿着笤帚舞把戏。
……
侯银匠店是个不大点的小银匠店。从上到下,老板、工匠、伙计,就他一个人。他用一把灯草浸在油盏里,又用一个弯头的吹管把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陈泥鳅》文:汪曾祺诵:清印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作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文:汪曾祺诵:清印
我的家乡有“吃晚茶”的习惯。下午四五点钟,要吃一点点心,一碗面,或两个烧饼或“油端子”。一九八一年,我回到阔别四十余年的家乡,家乡人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一天下午,“晚茶”是烧饼。我问:“这烧饼就是巷口那家的?”我的外甥女说:“是七拳半做的。”“七拳半”当然是个外号,形容这人很矮,只有七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当岁月途经过往》文:聆听心语诵:晓峰
若思念太长,我们是不是该把心事放一放,将久违的心情,在周而复始的日子里沐浴阳光。那些红袖添香,蝶柔霓裳,依旧馨香于光阴的路上,缓缓生长。那些红烛剪影,花灯染香,仿佛还在追忆着风清云淡中,醉心的过往。
每一次季节轮回中,那些若隐若现的思念,那些桃花半盏的清欢,那些烟火琉璃的往事,仿佛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3-04-28 15:10:58)


《药》文:鲁迅诵:姚锡娟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深刻相逢淡然别离》文:婵若兮诵:江小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已不记得何时于一个秋意阑珊的午后,邂逅这首《送别》,此后,我便再也无法忘记。这首曲,散发着一股流年的暗香,岁月的味道,深沉而又清淡地诠释着尘世间种种离愁别绪,哀而不伤。又似一位面目沧桑,历经风霜的孤独老人,安然地站在足迹斑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加缪”舅舅》文:敖玉琴诵:麦恬
我舅舅长得有点像加缪。如果舅舅还活着,在那天我表妹的婚礼上,他一定是一边忙碌,一边和半老徐娘们打情骂俏的那个人。
我觉得,加缪的好看在于:头发少,鼻子高,嘴里从来以各种角度咬着一支烟。这三点都被生长在长江三峡一个小乡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的村民,我的舅舅所奇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老人与海(片断)》文:(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诵:陈红
那老人再一次扛起他的桨,朝海边走去。
已经八十五天了,一条鱼也没有打到。
“我好像已经老了,开始背运了,可我的胳膊倒还是有着劲的。”
他慢慢地升起那张补过的旧帆,那帆看上去就像一面永不失败的旗帜。
“太阳升起来了,耀眼的阳光已经把我的眼睛刺痛了一辈子。我感到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3-04-14 07:09:34)


《写字》文:梁实秋诵:陶然
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体系当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大艰苦。
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的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这样的恶作剧还不够,有的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