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博文
(2018-03-12 08:04:09)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什么是“道”?孔子未说,后儒烂用。道家干脆说,“道可道非常道。” 儒道和起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大家都在说,又谁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为保护幼崽,公牛敢顶狮子。这是生存本能,这就是自然之道,否则物种就会灭亡。道是有的——个体的生存;“义”是有的——种族延续;为了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11 05:29:1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尧观舜,“听其言观其行”,经过一定时间试用,才算了解。 观过,易偏,例如:樊迟问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迟走了。孔子说人家是小人。如此轻率评价,是不对的。 后儒之过,在于自小开始识字,学的就儒家的东西,遂自认是儒党,不敢言孔子之过矣。孔子教人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10 07:05:03)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仁者”相当于人中龙凤,必然罕见,可是不见“好仁者”,这就成了大问题,因为仁者只可能从“好仁者”里出,十个“好仁者”也未必出一个真仁者,不“好仁&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09 07:04:1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儒家的“君子”是理想的人,“至善”是理想的人格。孔子的思想核心即是教人如何成为君子,他目的在于治世。然而,君子跟“治世”没有直接关系。君子可能被饿死&mda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08 06:38:17)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一般把这句话理解为:有志于仁的人不会去干坏事。老师这么讲,学生这么记。 但谈到管仲的时候,孔子的看法有所变化。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07 06:55:52)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我们都愿意爱好人,恨坏人,可是理想的事,并非一定能实现。从圣人的一生来看,他吃亏就吃在“过于理想化”,以致仕途受挫,被排挤出鲁国政坛,之后踌躇满志地满世界找工作,人家对他一般都敬而远之,遇上不敬的,惨到连饭都吃不上。最后明白了,理想不能当饭吃,还得回归实际,当老师收学费,而且“束脩&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06 06:35:35)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句话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有关联,孔门弟子编辑《论语》,却将它们分开来,真可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也。 首先,承认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乃人之本性,则“不以其道得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05 06:08:34)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择不处仁”非所愿,钱不足也。我希望住好区,但房租还是主要因素。 谁都愿意住安全的地方,好的环境,是以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而不投奔穆斯林兄弟国家。周敦颐自夸说“出淤泥而不染”,那是不得已,非自然选择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04 05:40:24)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看不下去,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又曰“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说些气话,还是得忍气吞声。 中华文化中的“忍”传之孔子。空言无行,亦传自孔子。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03 07:36:47)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因爱其人而及其乐,这种爱屋及乌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首先,韶、武非舜非武所作;其次,乐师水平不一,或可说某人某次演奏某乐尽善尽美,换个时间地点,演奏效果很难一样。孔子觉得尽善尽美,大师可能觉得还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三者,个人癖好不同,所喜欢的音乐也不同。孔子喜欢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