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美食教育

厨房,讲堂,世界各地游荡,之斜杠人生。
个人资料
博文

几乎横跨了古巴半岛从哈瓦那来到古巴第二大城市Cinefuego。来古巴一周后雨季开始了。老天说翻脸就翻脸,真比翻书快。一分钟之内可以从阳光灿烂到倾盆大雨。这是我们住家之一,也是在一家民居里,在一个叫新福埃戈的地方。这家民居临海,海里一起风浪,就有要把整个屋子吞噬的感觉。房间还挺文艺范的,也有一种很浓的怀旧情调。房间里虽然看上去还挺干净,可一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导言:古巴国家艺术馆,和古巴国家艺术中心是一个机构两栋楼,隔着三个街口,Floridida旁边的是fineart,三个街口以外的叫当代艺术中心—-其实大部分是modernart而非contemporary,大约百分之25到30是当代。当代馆一共两层楼,楼上大多是20世纪前半叶的,可以看见大多艺术家的绘画风格深受欧洲艺术各流派的影响。 昨天下午在市中心自由活动时间时去参观了一下古巴国家美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自由活动的几个小时,我们几个同学选择去著名的“名人酒店”喝几杯。位于哈瓦那市中心的古巴国家酒店,不但建筑本身满满的历史感,酒店也是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见证。高大的拱廊和内部的装饰充满殖民主义时期的风味。入住过这里的很多名人都得到过卡斯特罗的亲自接见,酒店内名人墙上挂满了世界各界著名人物的照片。卡斯特罗以这种方式和世界保持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的亮点是晚上到operacafé去晚餐。这个地方事实上是一个类似私人俱乐部的地方,不像一般餐馆那样全天候对公众开放。这个地方是一个充满艺术趣味,艺术活动(某种highculture)的私人空间。这家叫Opera的餐厅就是北京上海的文艺Cafe。除了做吃的,还给艺术家提供展览和表演场地。我对这些唱歌剧的艺术家感到好奇,想知道平时看他们表演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主事的l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Floridida因为海明威而人潮汹涌。真不知海明威当年来古巴到底是寻求什么?或只是为了逃避战争阴影?说到海明威又想提提卡斯特罗。卡斯特罗真是个人物,他以他的方式管理治理古巴同时又与世界各级军政人物,大艺术家等保持一种密切的关系。古巴摆脱美国后又借美国之力使得苏联撤走导弹,同时迫使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在美苏关系中古巴就是那个得利的渔翁。97年苏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其实古巴跟中国渊源很深,除了目前政治体制相似以外,它的历史和发展也与海外华侨的历史和发展联系很紧密。比如古巴的饮食主要是受两种饮食文化的影响:1是西班牙文化,2是中国文化。华人华侨对古巴的社会经济发展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哈瓦那唐人街。在进门的地方有比较年轻的荷兰同学一看是中国文化什么都还没看就不屑地说:啊中国的东西,没空调,没厕所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坐大巴大约7,8个小时来到了这家位于,只能说是inthemiddleofnowhere的农场A。之所以用农场A是因为我们后来又去了离A不远处的农场B。一路车开过去感觉就像在看一部80年代拍的有关于越战的电影,荒野,黄土,热带植物,不时见到芭蕉树,椰子树在黄土中茁壮挺立。这两家农场一荤一素---后面解释。农场A的大门就挨着大路,这是一家自己慢慢靠摸索做起来的农场,值得一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晚上的晚餐非常令人吃惊—没想到古巴有这样在巷子深处默默散发出食物的芳香的小餐馆。这家餐馆坐落于一片安静的居民区里,以改造古巴传统食品著称,跟我们常说的fusionstyle接近。他们一方面保持了很多的地区特色同时也从食材和口感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良。比如说米饭,豆子,土豆是他们的“铁三样”,肉一直都是主菜,不是烤就是炖,但经过改良的大肉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坐了好几个小时的大巴来到了大山深处Mr.Tito的农场。这片地在荒废了五十多年后,古巴革命成功,随着卡斯特罗的上台,古巴政府决定重振自己的家园,于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在这个区域内种下了集二十六个品种的八百多万颗树苗,重塑地区生态把荒山变成了今天的一片翠海,同时也给古巴其他地区做出了一个样板。1997年前苏联解体给古巴的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许多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晚上回到住处自由活动,我们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决定要出去找个好的餐厅好好吃点东西因为一天基本没有吃什么。离我们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家酒店叫COMODORE,在酒店大堂遇到一对从多伦多来古巴做生意的加拿大夫妇。男的在电脑上工作,女的百无聊赖地喝着MOJITO看见我们很热情,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周边不太远的就餐地儿。在她的帮助下我们找了一个的士司机,砍好价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