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家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家乡味,家乡菜,好吃嘴的动力。自制的川味香肠还得等几个星期才能尝鲜。LG耐不住了,买了块牛肉,卤了、烤了、炒了,香喷喷的麻辣牛肉干举世无双,绝美!
这是LG二十多年前孤单躺在离成都十万八千里的床上,强忍着唾液满腮,冥思苦想“牛肉干是怎样做成的”所取得的真谛。尝试了几次不同的方法,居然成功了。等我带着儿子全家终于团团圆圆生活在一起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民以食为天,四川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吃香喝辣是必须的。
记得出国没几年,一家人实在太想念川味香肠了,于是特别开车到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华人杂货店,还找到了老板问有没有川味香肠。老板娘感觉我们好像从来没吃过香肠似的,解释说香肠只有这一种味道,香肠都是广味的,很好吃的。悻悻然只能买一包广味香肠凑合了。 妹妹和小姑子出国时,刚好是春节前后,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那时成都不能直接出国,取道北京是唯一的途径。我乘火车离开成都的那天,一家人送我到了成都北站。婆婆几乎终年不出学校大门,今天也和家里人一起来为我送行。火车开动了,儿子高高兴兴地给我招手再见,还来了一个飞吻。我的眼睛模糊了,列车渐行渐远,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等视力恢复后,才知道邻坐是两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到西南拍摄有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那时成都不能直接出国,取道北京是唯一的途径。我乘火车离开成都的那天,一家人送我到了成都北站。婆婆几乎终年不出学校大门,今天也和家里人一起来为我送行。火车开动了,儿子高高兴兴地给我招手再见,还来了一个飞吻。我的眼睛模糊了,列车渐行渐远,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等视力恢复后,才知道邻坐的是两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到西南拍摄有关长江上游水土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990年11月,蓉城晚秋的凉意让全家福丰盛的晚餐给烘托得热呼呼的。桌上摆满了特色的四川家乡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川汤圆子……,婆婆为我出国留学攻博饯行。脱去了外衣,穿着妈妈手织的红毛衣,坐在婆婆为我准备的席桌边,膝上搂着三岁的儿子。
不大的客厅兼饭厅今天给挤得满满的。有八十多的老奶奶,上辈的公公婆婆和三姨,还有同辈的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1990年,经过了各级领导和各种管理部门的审批,一个个的红色印章,一条条的批示意见,自费留学英国的护照签证终于都办好了。父母舅舅弟弟妹妹们帮忙换了一些英镑,作为路途和出国应急之用。当时中国要求出国所带的外汇必须要有中国银行出具的外汇携带证才能随身带出国。于是,我和先生一早骑车从学校进城,去了位于成都市中心蜀都大道的中国银行。 我们把车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4-07-01 01:17:55)
洋插队二三十年了,尽管当时不知道哪儿是“广阔天地”,也有自知之明不会“大有作为”,只是看着在国内读博士的哥们姐们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吸引我继续苦读的欲望,出国溜达溜达倒还有点意思。于是去学英语,考托福挤阿二一。找了几个国外大学试着碰碰运气申请读博士和奖学金。完全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运气,更不会有类似“扎根一辈子”的丝毫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4-06-26 21:11:14)

《浣花》 成都的浣花溪以杜甫的“两支黃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闻名。此处的浣花既是朋友的会所,也是呼应“农家女”。浣花溪的传说却是.... 有位农家女在溪里洗衣。一位生疮的僧人要她帮洗弄脏的袍。农家女洗衣的时候,每一个泥污触水便变成朵朵浣花飘浮水面而得浣花溪之名。 今年的端午,跟了一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6-26 20:37:54)


《铁血》
冰封铁土锁生机,金戈盔冑掩热血。岁月浇,沧桑溉,终有破土蒂自熟。
嘉宾:用这画来配我的诗,所谓诗表情画写意。
本来这首诗是想表达我们对文学的萌芽被现实冰冻,然后又被职业和生存固锁。但是只要你热爱她,岁月的沉淀只会附予她更多的生机,虽然来的晚些。
后来看到Aragorn的这幅图,觉得这诗也挺配的。特别是手握寒剑,忧虑,执着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6-25 20:50:24)


不是我们无根,只是选择了随风飞翔,asfarasthewinditselfreaches-看世界。
也不是被拔起,只是哪儿都能把根扎,aslongasthesoilexists-都是家。
同生处,共成长,带着一样的响往追风逐日-天高任你飞,海阔凭我跃。
也许我们,留足同一片绿地,那就一起用梦想点缀大地。
也许我们,只能是隔山遥望,无言的一泯便是万千言词。
也许我们,碧海蓝天各一方,但我知道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