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北楼(原世贸中心一号楼)911纪念馆全景图。 三年前在华盛顿特区参观了新闻博物馆Newseum。里面有关911的展览,唤醒了我的记忆。 说起来我只是在世界贸易中心附近上班,谈不上死里逃生,我自己也是定义为有惊无险。但那天真是吓得不轻,以为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特别是想到年幼的女儿,心中的痛不堪回首。所以我一直拒绝回忆911那天所经历的。在Newseum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因为最高法院拒绝暂时紧急阻止其实行,得克萨斯州州今年5月通过的SB8法案于9月1日开始生效。该法案禁止孕妇在怀孕6周后做人工流产,哪怕怀孕是因被强奸或乱伦造成的也不例外。至于6周这个时间限制有多不合理,从目前德州90%以上的堕胎都是6周之后的就可见一斑。事实上,绝大多数孕妇在6周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怀孕了,自然就没有机会在此之前做出要不要堕胎的决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7)

周二(8月31日)传出消息,联邦药品管理局(FDA)疫苗办公室主任玛丽恩·格鲁伯(MarionGruber)将于10月底退休。她的副手菲利普·克劳斯(PhilipKrause)将于11月离开FDA。据熟悉他们情况的人说,他们离开的原因之一是对拜登政府最近宣布美国成人应该在接种第二针疫苗8个月后再接种一针强化疫苗感到不满。在美国,是否应该接种疫苗由FDA和CDC负责,而不是行政人员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知是以前没留心还是这世道的确今非昔比,反正现在似乎每天都有谣言在传播。最近几天比较流行的有两个:(1)13个在阿富汗捐躯的美国军人遗体被运回国,拜登没有去迎接。(2)拜登在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时,当着所有人的面睡着了。 尤其让人“信服”的是,这两个谣言都有百闻不如一见的“真相”:第一个有图片,军人遗体到了,却没有拜登去迎接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周四(8月26日),美军正在进行人员撤离的喀布尔机场周边发生了两起恐袭爆炸,造成13位美军死亡,也造成至少百多个阿富汗人死亡。据最新消息,总死亡人数已过200。在美国试图结束这场持续了20年的战争之际,在所有士兵都马上可以回家的时候,发生了美军在阿富汗战场自2011年以来最高的单日美军死亡,也是整个阿富汗战争中最高单日死伤,实在是特别令人痛心。美国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拜登周五(8月20日)在白宫宣布,将把美国人和阿富汗友人一起带回家。(美联社网站截屏。) 拜登的阿富汗撤军出师不利,喀布尔机场一片混乱,出现了很多非常难看的画面。关键是,拜登对美国扶持了近20年的阿富汗政府和政府军严重估计错误,以为他们至少可以抵挡塔利班一个月,没想到几天时间就连首都也沦陷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周三晚《纽约时报》对阿富汗撤军的最新报道:“拜登说如果撤离行动需要,美军可能会停留更长时间。”(《纽约时报》网站截屏。)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就一个惨字了得!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悲惨景象都出来了,包括扒着飞机的起落架升空,然后活活摔死这种闻所未闻的事情。举世震惊! 都说拜登没做好。的确,这个毫无疑问,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因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大概是一个月前打算针对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写一篇文章,主题是拜登撤军的决定非常正确。拖到这个周末才开始码字,发现原先收集的材料几乎都用不上了。哪怕早一天写都还不是这样的。 周五的消息是美国驻喀布尔大使馆工作人员被告知开始销毁敏感材料,为可能撤离做准备。周日上午已经是所有人都或被撤离,或在机场待命,随时准备撤离。 几天前美国军方和情报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5)

在美国养孩子的一个“福利”就是跟着孩子从幼儿班到高中毕业走一回,比较具体地了解了美国中小学教育。 不是说华人家长都注重教育吗?我在跟着孩子一路走过时自然没忘记审视美国教育的点点滴滴,也免不了对中美教育做比较。可以说,感慨不少,其中有吐槽,有惊喜,更多的是认可。 今天将我的个人感悟做个零碎总结。先声明一下,此文内容是反映对教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因为河南水灾,那天看见一文科普如何救治溺水者。会点进去读是因为文章的标题就让我大吃一惊:“抢救溺水者先「控水」?不控可能还有救,控了也许就完了……”我们从小获得的知识就是要马上控水啊,居然错了? 简单来说就是,溺水者最严重的问题是缺氧。如果溺水者还有意识有呼吸,保暖和陪伴安慰即可,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如果溺水者无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