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又不闲

年近不惑,忽然惊觉身边友人夫妻或离婚,或激战。费尽口舌劝下来,到底只是一席话,多数仅起到耳旁风的作用。有一天拿起笔想写下点什么,却不知觉写了十万余字,心想,这下总是说过了吧!
博文
(2010-11-01 11:23:08)
《二十四》春节过后大家纷纷返回学校,又一个学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高含这个学期可不轻松,离五月考GRE只有几个月了,他日夜苦读,分秒必争,务求一步到位,顺利达到目的。这天是星期六,他和小林在阶梯教室一直坐到十二点,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想起去食堂打饭。他们一块出来,边走边聊:“那什么,高含,我听说首都体育馆今天有个科技展览。要不下午看看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11-01 11:21:54)
《二十三》一九九五年,高含念大三。清华是五年制,还有两年他就该毕业了。是继续读研呢?还是毕业工作呢?高含心里已经开始算计了。他其实还有一个念头:出国!那个年头,‘出国’还是莘莘学子的优先考虑。要早知道中国经济之后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只怕不会那么削尖了脑袋往留学的路上钻吧?不过,那些留在国内终年腐败的同学们,体型倒是或多或少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11-01 11:06:48)
《二十二》初春,天气回暖,杨花开始打苞,不知哪里吹来一阵风,把地上细细的沙尘吹起来,迷了人的眼睛。高丽推着车从菜市场走出来,单脚踩上踏板,一杨腿跨上车,往父母家骑去。“妈!我回来了。”高丽进门把包放下,拎着塑料袋走进厨房。“哟,今天买的什么?”高妈妈看见女儿,放下菜刀,过来帮高丽将塑料袋里的东西拿出来。“买了条鱼,等一下鱼头炖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0-11-01 11:05:41)
《二十一》马静站在公司门口等好友金研。她是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修长的身材,肩上挎一个LV的坤包,头发有几绺染成时髦的金色,白净的皮肤,一双水杏眼在精心的描绘下,让那张本来平板的脸陡然变得生动起来,就算她没有十分的姿色,顾盼流连之间,竟是风韵撩人。她在等人事部的金研。金研从大厅跑出来,挎上马静的胳膊,两人朝公司斜对侧的咖啡屋走去。“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11-01 11:04:07)
《二十》虽说九月间天已转凉,但太阳照样热烈,它抱着你,舔着你,烤着你,吸着你。让你头晕,让你出汗,让你抬头往上看时白晃晃一片真奇妙。苏推着割草机,不停地腾出一只手来檫脸上的汗。这座美丽的房子,闲闲地坐在一边看时自然是风韵卓然,这可爱的院子,那样宽阔怡然,但割起草来,嘿,这草坪他妈的怎么这么大!一辆出租车在门口停下来,高含付钱下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11-01 11:03:11)
《十九》上海,这颗东方的明珠,这座当今世上与‘驰骋风云’一词相连的城市,披着厚重的浓雾,让那座具有时代标志的东方明珠塔灰尘满面,若隐若现。黄浦江黄泥滚滚,一位名副其实的黄肤美人。它又是那样众目所属,孕育着多少人的黄粱美梦。这个妖冶艳丽的东方贵妇,它风情曼妙,显山露水,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三教九流,要搏击长虹,一展身手。高含下了飞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10-29 09:19:04)
《十八》高含一夜恶梦连连,一会是大山压顶,一会是洪水猛兽。一阵‘叮铃铃’的电话声把他吵醒,他冷汗淋漓,脊梁冰冷。爬起来想要去接电话,想想又躺下,他敢肯定是明亮打来兴师问罪的,他懒得接。然而那电话声却不依不饶,一遍又一遍地响。他万分恼怒地拿起电话,没好气地说:“什么事啊!”“高含,你吃了火药啦?这么大火性!”高含一个激灵,赶紧坐直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0-10-29 09:18:28)
《十七》“我觉得”或“我认为”这种字眼在某些情况下是相当可怕的词汇,它们的负面性弄不好会给听的人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首先,在两个人的对话中,这类词汇常常能打断说话者的思路,使之到最后往往忘了自己想说什么来着。这也就罢了,不过是少说些话。更可恶的是,“我觉得”,“我认为”又是那样的强行切断主题,扼杀说话者的自主性,混淆他们的思考路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10-29 09:17:47)
《十六》苏踏进家门就将手里的行李往地上一扔,往沙发上一躺,嘴里喊着:“累死了!还是家里好。”高含把余下的行李一件一件搬进来,走过来坐在苏身边,拍着她的腿说:“等一下我去放热水,我们洗泡泡浴。”苏嘿嘿笑:“听起来不错,不过你不许动手动脚。”“那要看啦,我的手脚有时候不大听大脑指挥。”蜜月啊!苏休完假回公司上班,满面含笑,同事们见面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10-29 09:16:52)
《十四》苏几乎一夜未眠。她早有思想准备,知道婚姻这个方程式并不容易解,可却没想到一上来就出了难题,她几乎开始怀疑自己的信心。对高含的妈妈那样说话,她不能赞同,但是理解这种思想在中国老年人脑袋里的根深蒂固。她自己的父母是超前开通的人,妈妈为了事业,生下她以后就没再要小孩–但像妈妈这样的也并不普遍,她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