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个人资料
梧桐之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5-11-25 07:42:14)

美国南方出版社与我,与我们 退休在家,登录文学城,把在微信同学圈发的几篇短小故事发在个人博客上。再然后进入论坛,与大家混个脸熟,互动起来。读者基本上都是善人,尽量给予鼓励支持。唱戏唱得再好,得有人喝彩,才唱得带劲,网友的鼓励是俺的动力。于是,就开始深挖细找脑海深处记忆中的人物,以极简单的写作方法,如同画家的素描,勾勒出故事轮廓,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王阳明 少年奇人
奇异开端,寓示圣贤之路。 王阳明,原名王云,1472年,明成化八年,生于浙江余姚“瑞云楼”。出生前夕,其祖母曾梦见祥云送子而来,因而得名。奇特的是,他五岁前始终不语,直到一位过路道人轻抚其头,称“好个孩儿,可惜一语道破”,祖父遂悟“云”字泄露天机,于是改名“守仁”。从此,孩子开口说话,天赋卓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孔子 文案:梧桐之丘图案:AI生成 孔子被尊为“圣人”,是文化界的共识,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流传千古,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这部汇编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基本、最可靠的文献,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他编撰的“六经”是理解孔子生平与思想最权威的来源。“六经&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2025-11-18 13:38:25)
《中国两个半完人》 孔子、王阳明、曾国藩 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半完人”指的是中国文化界对三位历史人物——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尊称,其中孔子和王阳明是两个完整的“完人”,而曾国藩则被认为是“半个完人”。这个说法源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标准,孔子和王阳明都兼具了这三个方面,而曾国藩在某些方面达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2025-11-16 17:21:46)

南大食堂古时候,在鼓楼老校区,南大有四个食堂,几个系合用一个,第五食堂是同学们对街面一家面馆的戏称。女生宿舍大楼南面的后门向左拐,上几个台阶,进入这家面馆,一毛三分钱一碗,三两青菜面,白面绿菜叶,色相极好,面条摆放的像梳子梳过一般,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周末同学们出去逛街,自然列入休闲项目之一。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我们外文系、中文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我们人的审美是天生的。一个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婴儿会选择面善之人,对恶丑之人会被吓哭。闻到香甜的气味会发笑,闻到恶臭会哭,躲避。这是人的天性使然:恶恶臭,好好色。(恶(wù)恶(è)臭(xiù),好(hào)好(hǎo)色)。一个人的外在相貌是由其内在的品格、心境和思想所决定的,例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形容有修养人的貌相:一是外在相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民主党候选人佐兰·马姆达尼在民调中领先于安德鲁·科莫,尽管在选举最后几天公布的多项民调中,他的领先优势波动较大。大多数调查显示,马姆达尼至少领先10个百分点,一些调查甚至显示他的领先优势更大。提前投票数据显示,选民年龄可能比以往市长选举更年轻,这可能对马姆达尼有利,因为他在年轻选民中支持率很高。共和党候选人柯蒂斯·斯利瓦的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3)

中国掠夺性政治制度之下的经济宽松 技术与开放让中国踏上了快速经济增长之路。正如我们在下一章还会讨论的,这种增长是发生在掠夺性政治制度之下的——尽管它们已不如文化大革命时期那般高压,且经济制度正变得部分包容。但这并不应降低我们对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之激进程度的认识。即便没有改造政治制度,中国也确实“打破了旧模式”。与博茨瓦纳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4)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2015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山东大学李增刚汉语译本有关中国方面的论述几乎全部删掉,或者根据需要重写。 对照原著发现,译文的“对《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评价”打乱了原著排列顺序。第二,译者李增刚在《译序》中并未提及他是否与出版社联系,获得同意后,才着手翻译。然后,译者把原著第244页以后的插图挪移到《译序》之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人说,老了,身子毛病多,这是自然。 但是,人的求生欲很强,而且还追求舒服。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生必死这个自然,他们要反自然而行之。 身子有毛病,当然令人很不舒服。但是如何对待,大有差别,一是认知差别,二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的行为差别。 常见的,努力跑医院,看医生,稍微不舒服就怀疑有大毛病。当然,网上和医生会说,别以为小毛病没事,在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