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浏览自己在文学城的博客主页【Y自然流露Y】,才发现不经意间于此驻扎十余年上载博文过千。回顾这些年来的写的“玩意”,大多是有感而发、随性而书。题材涉猎比较广泛,纯属自然流露。博客成文后与大家分享,我很少会回看过往的博文。至于文字是否流畅,段落是否清晰,前后文是否紧扣主题,从未认真揣摩或被人指正。多年下来,文如当初,自己写得自在[
阅读全文]

近来朋友聚会谈论最多的是养老送终,前者所言的是文革后早几年上大学的一批人,开始渐渐退休步入了养老阶段;后者是指这批人的父母年事已高,无论现代医学如何发达,自己如何养生也慢慢撒手人寰。两者不期相遇,成为近些年老友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退休养老是自己的事,易于定夺,而远在国内的父母,到了这个岁数身体再好也难逃几个基础病,更甚的是卧床不起,[
阅读全文]

看近一期【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问台上女嘉宾“你们什么时候挣得第一桶金?”,镜头随后扫向24位嘉宾,我细看发现不少女孩纷纷举手,让咱多少有点吃惊,感情来这的都是有钱的闲主,怪不得有些女孩在节目一待就是大半年,原来不缺银粮。接下来孟非就点了几个漂亮嘉宾作答,有说”上大学时半工半读在校门口开了复印社,半年下来回本有一笔不少盈余,挣[
阅读全文]

我们成长的年代,赶上十年制义务教育,那会多教少教对学生们来说无所谓,因为孩子们的未来是"上山下乡"根本就不学,十年十二年没有什么区别。那时大人上班搞革命,晚上听到最高指示上街游行庆祝,所以根本无心打理子女。同学们上学放学一个样,四处玩耍才是真。倒是与现在十二年学制一样的初中亦是三年,现回想起人生的这个阶段,都是鲜活的记忆,因它也[
阅读全文]

面临退休之时,会有很多想法,至少可以圆一下在早九晚五上班没有时间和经历做的事情,然而从这刻起,也是人开始渐渐变老之时,过往丰富的人生趋于平淡,原有的繁复的生活走向简约,积累起来的物品穿着少有再用的衣裤不得不断舍离,downsize是不得不要面对的选择。
疫情几年以来在家工作,我多多少少体验了退休的可能状态,同时也清理了不少放置角落多年不碰的东[
阅读全文]

今年初春我回国探望老妈,正值中国步ChatGPT后尘搞出了个类似的东东,政府及坊间热闹的不亦乐乎,网络上新闻上充斥中国AI将领导一切的报道。各级领导张嘴闭嘴AI,甚至乡镇干部也大谈特谈AI如何指导乡村建设,电视上各类节目不甘落后,连【非诚勿扰】也搞个“智能”姑娘PK,不久前还看到国内报道什么机器人参加马拉松....总而言之,人们的闲谈领导的套词不带上AI[
阅读全文]

近来朋友聚会,见到一久未谋面的哥们着实让我吃一惊,原来胖呼呼的身形一下子fit,是减肥还是生病?于是就好奇问如何锤炼成的?他说一没刻意减肥二没强身练体,一年来主要受有“三高”太太的影响调整饮食结构之故。现在一日三餐正常进食蔬菜肉类,少吃碳水化合物,晚餐基本就不吃粮食,久而久之肠胃适应,多余的脂肪就不翼而飞-:)听其一解释,让咱放心[
阅读全文]

人一生难免会在言行或行为中伤害他人,然而这种伤害往往也会伤自己。虽然可能一时感受不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内心的小我会导致自我内疚和自责。那么自己伤害自己又如何呢?这里指的并不是自我伤害,因为自我伤害是一种有害的应对情感痛苦、忧伤、愤怒和压力的方式。这里所提到的“自己伤自己”通常发生在无意识的瞬间,毫无预警地发生,通常感受的[
阅读全文]

之前说过,去年回国闲暇之际咱游遍北京城内的大小公园【回国,发现北京最有生气之地】,悠哉悠哉地重温了儿时行走过的足迹,感触最深的是现各大公园颇具园林风格且十分人性化,是游客和当地居民休闲娱乐之宝地。起初咱去公园靠公交和地铁,均是单一的家至公园两点一线之游。后来手机绑定上国内不同的app可以扫共享单车,发现骑车前往公园一路上可以体验不一样的风[
阅读全文]

前两天看到一篇介绍某著名企业家成功的故事,文中提到父母对其的培养教育及身体力行的影响,随后一张多年前在天安门拍的全家福插图让我突然有一种特别的感触,倒不是照片拍的有多好,也不是照片上人如何,其实之前类似照片阅过无数均无感,而此时此刻让我想起去年回国两次去天安门的经历....
去年金秋回国赶上国庆,那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摆上了花篮,我知道老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