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團子
本來是為了老北京炸醬麵去的,沒想到在印著彩圖的菜單上看見菜團子,一碟四個,圓鼓鼓的,土黃色;頓時湧起那年去東北旅遊,在長白山下初嘗菜團子的歡喜。
菜團子在大陸東北農家飯桌上常見,是菜餚,也是主食,就像包子;但我説它是包了菜餡的窩窩頭,因為菜團子也是用棒子麵,就是玉米粉做好蒸成的。它有窩窩頭獨具的玉米甜香,吃在嘴裡又多了菜[
阅读全文]
菜色獅子頭
這個菜名很別致吧?常說面有菜色,是指人的健康出了問題;如今竟然用以形容獅子頭、這耳熟能詳,吃過無數次的名菜,不由你不佩服海派菜顛覆傳統之勇於創新。
儘管清燉蟹粉獅子頭與扒燒豬頭、拆燴鰱魚頭並稱揚州三頭,上海人還是喜歡吃紅燒獅子頭。或說,紅燒獅子頭無非是紅燒大肉丸,但它用肉講究肥三瘦七,還必須細切粗斬,而且要文火煨燉至[
阅读全文]
最近在聖蓋博市的北方酒樓,吃到時尚的東北特色菜:筋頭巴腦鍋。
筋頭巴腦是甚麼?這四個字就挺具特色了。
如果看過電視劇《闖關東》,也許還記得劇中人潘五爺說他最愛吃筋頭巴腦。他是這麼說的:八歲我就跟我爹闖關東,你知道那時候我最想吃的是啥嗎?‧‧‧醬牛肉‧‧‧最愛吃醬牛肉的啥地方嗎?‧‧‧筋頭巴腦。這筋頭巴腦是[
阅读全文]
過年吃喝,一直熱鬧到新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都吃湯圓,湯圓有甜有鹹,江南蘇杭一帶把鮮肉做餡的湯圓叫鹹湯圓,有別於甜甜的芝麻湯圓、豆沙湯圓或是桂花酒酿圓子。照傳統習俗,舊年的冬至前一晚或當天早晨都吃湯圓,送舊迎冬;一般人家多半吃甜的,可是客家人過冬至一定要吃鹹湯圓。到除夕吃年夜飯,客家人年菜裡也總有一道鹹湯圓,元宵節更要吃熱[
阅读全文]
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記述周恩來款宴外賓,一道清湯白菜,引起賓客從看菜單的困惑,面對它的驚訝,到入口的喜悅,而周始終不發一言,讓高超的中華廚藝征服了來自英國的客人。
我想,這道菜就是炆津白了。
宴客菜單是英文,倒是頗為傳神,可以想見吃慣牛羊肉的洋人在宴席上的神情笑貌。這個故事流傳開來,清湯白菜成了名菜,並且發現這道清湯白菜,[
阅读全文]
我剛才發現立魚的英文名字錯了,
應該是Tilapia.
華人超市有活立魚,
也有TilapiaFillet.[
阅读全文]
喜歡吃川菜水煮魚的,不可不嘗冷鍋立魚。千萬不要為冷鍋而困惑,以為是立魚生吃;才不是呢,套一句有趣的口頭禪: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冷鍋立魚之麻、辣、燙、香、鮮、嫩、軟、滑,比水煮魚有過之而無不及。原來是把立魚斬件,加上佐料燒好,盛在一口冷砂鍋裡上桌,砂鍋雖冷,魚卻滾燙,乃有此衍生自冷鍋魚的菜式。
冷鍋魚自成都、重慶而北京、上海[
阅读全文]
不知道從那年那月開始,牛肉捲餅在這裡成了食尚,聖蓋
博谷大小城市專賣北方麵點的館子,幾乎都有牛肉捲餅,連某
些以菜餚為主的餐館,菜單上也少不了,甚至於還列為主廚推
薦,譬如聖蓋博大道的紅葉食府。還有山谷大道上的許留山,
原本主打冷飲,現在加上本色美食的店名,號稱供應手工刀削
麵,彩印菜單上,卻也有牛肉捲餅照片,看著令人垂涎。<[
阅读全文]
最近在超市看到蔬果攤架上陳列出Artichoke。這種翠綠瓣多如鱗,密密匝匝緊裹着呈圓錐形、比拳頭還大,下面帶有切剩的短梗的,是Artichoke的苞蕾,既非葉叢也非果實。當年在巴黎小住,第一次發現這种從未見過的Artichaut,問陪伴才知道英文叫Artichoke,說是法國人的珍品,義大利人的最愛,地中海地區盛產,在歐洲尊稱「蔬菜之王」。我聽了自然食指大動,留有深刻印象。[
阅读全文]
羅蘭岡太平洋廣場有過一家皇燕坊,是上海菜館,每次去那兒,必點冷碟糟鴨舌和糟毛豆,吃來開味。酒糟入菜號稱上海本幫菜的特色,但糟鴨舌在清朝乾隆年間,已盛行於揚州、蘇州。曹雪芹寫紅樓夢,在第八回提到賈寶玉喜歡吃,來自江南的薛姨媽把自家糟的鵝掌鴨信,弄給他嘗嘗;鴨信就是鴨舌,方言的說法。江南人家常吃糟鴨舌,至少已有兩百多年歷史,非同一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