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几个朋友聊流行音乐。为现今流行音乐的堕落叹息之余,大家都为“什么是好的音乐”争论不休。一首好歌到底好在哪?谁也说不清楚。
“反正好听呗。”我的看法是,一首能带来回忆的歌,就是好歌。听到一首歌,脑海里会自动浮现某年某月某一天。当时的场景记得分毫不差,
斯人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歌声中又重新经历一遍往日时光,这就是好歌。真正的经典[
阅读全文]
中国人看广东人的感觉,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全世界看美国人的感觉–首先进入脑子的是“暴发户”三个字。“暴发户”往往和“没文化”携手而行,一如“游民”往往“无业”。一个硕士博士成了千万富翁,人们认为理所当然。大字不识的人一夜暴富,寒窗苦读的人如何受得了?
广东人大字还是认识的,只不过他们对写字没兴趣。与中国绝大多数父母逼着孩子念书不同的是[
阅读全文]
春节将至,我已经十多年不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了,但并不可惜,听说越来越难看。倒是网上每年关于春晚假唱的争论,让我回味无穷。歌曲是用来听的。曾几何时,中国的戏园子里哪有什么麦克风?背景声音是观众咳嗽擤鼻涕和电风扇的吱吱声。全靠着角儿们提着丹田气面不改色唱足一晚上,什么声音也盖不住他们的绕梁之音。到了节骨眼儿上那一嗓子,观众更是大[
阅读全文]
“食色性也。”这是最直接最朴实的人生观。人的一生所作所为无非是和饮食性生活有关。“为共产主义奋斗”–归根到底是让人人吃饱穿暖,一饱暖就会思淫欲。然而中国人忌讳谈性,认为性是肮脏的,在父母子女之间更是不能讨论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子女问。父母在尴尬的微笑中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医院里抱来的。”“叫花子给的。”“垃圾堆里刨出来的!”[
阅读全文]
糖谁没吃过?物质生活普遍丰富的今天,糖已被列入健康杀手,医生建议少吃,最好不吃。爱惜身材的女人们,更是谈糖色变。而在物质匮乏的儿时,糖是凭票才有的,精贵得很。糖果更是奢侈品,平常很少吃到。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类。小时候在机关幼儿园,每天晚饭后发两颗水果糖,按今天的说法应该叫甜品。名曰水果糖,实际上跟水果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是焦糖制成,[
阅读全文]
“遇见旧情人
人丛内眼光接近
欲语终无言
唯凭眼睛探问
面对旧时人
离情正想再问
又见身旁人
盈盈笑殷勤
......
怕令你突然失态
我蓦然转身
静静在街角下
偷偷看你走近
只见旧情人
回头望四边远近
就似找从前
从前别了的人
来亲。”这是一首邓丽君的老歌,广东话唱的,不算她的经典,熟悉的人不多。旧情人谁没有?歌里[
阅读全文]
这篇文章是写给吵过架的人看的,绅士淑女们不必看下去,免得玷污了您的眼睛。既然选择看下去,不要指责我品味低下。正如拉屎放屁,科学的解释头头是道,研究一下无伤大雅,掌握一二有备无患。号称一辈子不吵架正如号称一辈子不撒谎,不能说没有,但是我没见过。既然没有成佛成仙,凡人之间总会有冲突。有了冲突重则你死我活,轻则打嘴仗,即是吵架。吵架没有[
阅读全文]
东方葬礼说来说去,我只去过中国的。西方葬礼说来说去,我只去过美国的。这个题目大了些,我没资格讨论东西方,应该叫作“中美葬礼的不同”。鉴于有关中美的话题总是惹来爱国与否的争议,唇枪舌剑,只差没有打起来。葬礼已经让人丧气,索性还是保留原题吧,大不了是讨论翘辫子的事。中国的葬礼,我参加密度最大的是小时候,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时没有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