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寒珠昀

一夜凌寒雪,结束了。很美的晴天,母亲看到了;一剑薄昀刺,散开了。雪后的太阳,父亲感动了。……我来了。
正文

寒昀日记 8 古典“美人”何日舞在共和?

(2006-06-04 05:42:53) 下一个

清朝的宫廷戏,在国内真是越演越烈,难得回国一次,打开电视机,出现的是那些剃了半个光头,后面挂着大辫子的帅哥和老帅哥们。两句对白过后,不耐烦地切换频道,却又见黄袍加身,满殿臣服,高呼万岁,一面是战战兢兢把奏折启,一面是高高在上挥笔一勾。。。。君王梦?捍卫帝国制?我们那不愿意被埋没的奴性总等待机会表演?

我怀念起那个没有再被允许播下去的《走向共和》。

如果说借古喻今,那么看更真实的《走向共和》难道不比什么膜拜封建君王制来得更好?我们被奴役的“下人”思想何日才能真正被彻底解放?

孙中山是伟人,一个在思想上真正的伟人,一个在获得了革命胜利后全身而退,无私将手握的权力交由他认为更适合的人的伟人,这一点足以与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媲美。只是孙中山先生看错了人,一个仍然梦想继续奴役所有国人的人,一个以做统治君王为人生目的的人,一个背叛共和理想的人。袁世凯将中国处于婴儿时期的民主共和扼杀了。

忽然想起今天的日子是多么的敏感,我在这样的日子这么写,,,,说实在的,我对64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当时刚刚初中生的我,处于上海,小小的世界看到的却是一些闹剧而已。

说一件真实的事情好了:当时我们班的班主任是一位教政治的老师,在64已经影响到工人正常上班的时候(不太记得了,好像那个时候交通系统因为学生游行而被迫停止,妈妈也因此有两天没去上班。),……

写了一半的时候,朋友call in,说我该温习历史才胡侃,原因在于孙先生的退出和孙、华两位的可比性。

那就重新先表一下孙文先生的辞职。很多资料一句:孙中山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临时参议员提出辞职……简单概括这个被迫的压力是由于立宪派和其他旧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以及革命党人的妥协态度。

但根据这段历史:“1912年1月22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声明,如果清帝退位,清王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自己将辞去临时大总统,并推举袁世凯担任。2月13日,袁世凯即通电“赞成共和”,并誓言“永不使专制政体再行于中国”,孙文遂辞职。3月6日,南京参议院决议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遂在北京宣誓就职。”来看,我还是认为,孙文先生更多的是因为错信了袁世凯及其政府而已,他在根本上,还是因为视共和、视民主为大,只要有更稳定的实现民主、使当时的中国走向真正意义的共和的渠道,用他这个总统去换,他是甘心愿意的。所以我说他无私,在于他对权力和自身利益的淡泊。

要说孙、华不可比,那么最根本的我认为是在军事力量上,不知道我那位朋友怎么认为。一个是奉其一生为了实现中国摆脱封建王朝的统治走入民主共和的革命伟人,一个是带领美国走出英国的殖民阴影,胜利完成独立梦想的伟大军人,他们都有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斗争精神。我特别前面说孙先生能与华盛顿总统相媲美的,正是这种精神。在我心中,如果说中国曾有一个能够做到华盛顿总统那样开创主动让权,从无把持政权不放,不做国王,不当独裁者的人,舍孙先生其谁?

扯到这里,我的那个六四淡色的记忆在孙、华二人面前变得更加渺小而不愿再提及了。我只能说,当时一整天在路口陪着奶奶焦急等待失去联系的父亲能够安全坐火车从广州返回上海的时候,我相信我懵懂无知的心灵希望的是:那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清朝帝王戏,在当初看《雍正王朝》这些年后,还能让我看一眼的,就是那些美人们了。现代的女性,穿着古装,娴静、美丽,但塑造出的古典美人,看来势必不适合在共和时代“揎拳舞袖”的。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