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紫藤阁

想在这儿开辟出一小块地, 撒上些种子, 抽出黄黄绿绿的芽, 以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还有那偶尔瞬间的心灵颤动
正文

东游记

(2006-12-22 15:04:01) 下一个
10月份有次机会去杭州开会. 其实这会议不咋的, 不过想到可以顺便回趟家, 就不care它的quality了. 再说了, 反正旅差费由会议报销, 干嘛不去呢.

临定票前突发奇想, 何不趁此机会去日本一游呢. 想想也是, 小家伙明年5月份就要出生了, which means, 我和LG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赶紧来次最后的疯狂吧, 下一次的family vaccation还不知会是在哪个猴年马月呢.

因为一共也只有2个星期的假, 除去开会的3天, 路上的3天, 也就没剩几天可以挥霍了. 排来排去, 只能匀出2天时间给日本, 那还是建立在我和LG一回上海便各回自家的前提之下. 不过这样也好, 因为在日本停留时间不会超过72小时, 便省去了签证的麻烦. 好象只须在日本机场申请个shore pass便可以了.

订完票后, 便开始恶补有关日本的旅游知识. 因为时间有限, 于是决定这次只在东京转转, 等下次有机会再去Kyoto了 -- 虽然听说它比Tokyo更值得一看. 本来还想参加一个什么富士山一日游的, 可一来时间太紧, 二来也怕太累着了自己, 万一出个差错, 丢了孩子, 那可了不得了. 还是乖乖地在东京市内转转吧.

MIT BBS上有关日本东京旅游的精华版中有不少好东东, 其中很多是学生们趁假期回国, 或度假后返美时在东京短暂中转时写下的游记 -- 所以它们的time frame大多也是2-3天, 正符合我们的行程. 事情一下子就变得简单起来. 我先将这些游记细细读过一遍, 然后进行精简归纳综合, 便轻轻松松地炮制出了我们2006东京2日游的完全计划. 至于LG, 他负责预定东京的hotel -- 那其实更难, 因为我俩完全没有概念哪是哪. 最后在Expedia上看中一个叫The B Akasaka的hotel. 因为据介绍它地处比较繁华的Akasaka市中心, 离Chiyoda line 的Akasaka Station只有5分钟步程. Traveler review上还给它4颗星呢. 更重要的是, 它离六本木(Rippongi)也不远 -- 而六本木据说是体验东京最热闹的夜生活之处.

9月30日, 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我和LG起个大早, 匆匆收拾完最后的行装, 将屋里屋外细细看了一遍后, 便高高兴兴地锁上门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因为心情不错, 再加上对东京两日游的殷切期盼, 所以在飞机上的12个小时还不算过得太煎熬. 期间还乖乖地每隔2个小时起来活动活动筋骨, 弯弯腰, 踢踢腿什么的.

到达东京成田机场是10月1日下午2点半. 先申请shore pass, 由American Airline的一个漂亮日本小姐过来给我们填了两张表, 检查了一下我俩的AP (Advanced Parole) 便OK了. 好玩的是, 我们原本填了那 The B Akasaka做为我们的临时居所, 谁知那小姐非要我们把它改成一个什么airport hotel, 因为按规定我们持shore pass的不能离开机场. -- 傻不傻吧, 我们去东京花钱, 他们还不乐意?

终于入了境, 已是一个小时后了. 先去ATM取了足够多的日元, 然后赶紧去买到市区的火车票. 找到售票处后, 旦见墙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类车票信息. 柜台前则坐了一溜穿着五颜六色制服的售票小姐. 要不是事先做过研究, 俺俩一时半回还真闹不清该买哪种票, 做哪趟车呢. 为图省事, 我们把10月3日一早回机场的票也一起买了. 买的是京成快铁, 好象比较贵, 不过比别的line会快一些.

经过检票口, 正准备下楼梯时才陡然发现忘了寄行李了, 两个大箱子呢. 于是跟检票人员啰里啰索解释一通, 成功撤退. 然后气喘吁吁地赶到4楼. 找到问讯台后, 那小姐却先斯里慢条地问我们下趟航班去哪里. 我当时心里还直犯嘀咕, 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不过嘀咕归嘀咕, 俺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她我们后天回上海. 谁料她之后的回答却让我俩倒吸了一口气:"你们下次的航班是从terminal 2起飞, 这儿是terminal 1, 所以我建议你们去那儿存行李". 接着她详详细细地告诉我们怎样下到一楼, 再从哪里去坐机场的shuttle. 十分地有礼貌, 可是我俩却是十分地沮丧, 怎么这么折腾啊. 不过事后想想心里还是十分庆幸, 现在折腾总比回程时慌里慌张地折腾好吧.

终于到得terminal 2, 寄上了行李, 已是快5点了. 天哪, 我们两个大活人在东京这个成田机场已转了快3个小时了, 真是够创历史记录了. 又费了一番口舌向检票员解释为何我们的票上已被打上孔之后, 才终于得以坐下来喘口气喝口水了. 唉, 这番折腾的.

终于上了车, 此前的兴奋早已跑得光光. 疲倦和睏怠转眼袭来, 我进入昏昏沉沉的睡眠状态. 待到列车进入市区后, 我才稍稍清醒了一些. 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 鸡皮鹤发的, 打扮得倒十分入时, 还戴顶小沿帽. 正研究她呢, 她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只手机来, 上面挂满了叮叮噹噹的卡通饰品. 一七老八十的老婆婆和一串五颜六色的卡通饰品? 好象十分地风牛马不相及, 够逗的. 谁料更可乐的还在后面. 一阵音乐响起之后, 她旁边坐着的那位彪形大汉从屁股兜里提溜出一手机, 天哪, 赫然又是一簇各式各样的卡通挂饰. 一五大三粗的男子, 揣着一串可爱的Hello Kitty? 真是不可思议. 难道在日本真的是不管男女老少, 人人都有卡通情结? -- 这好象比较怪异.

在东京站下车已是万家灯火时分. 天气不太好, 下着毛毛细雨. 我们开始商量去哪里果腹. 抬眼望去, 前面就有好几家面馆, 闪着湿漉漉的霓虹招牌. 路过一家叫"中国料理"的, 橱窗里的蜡制品看起来鲜活鲜活的, 颇为诱人, 于是拐了进去. 上了二楼, 见墙上有图文并茂的菜单, 还带中文的. 琢磨半天, 要了一碗担担面和一碗酸辣面. 那酸辣面的味道还真不错, 事实上回想起来那是我在日本吃过的最有味的一碗面条. 不过那碗担担面, 却不咋的, 酸不酸, 辣不辣的, 无精打采地浮着一层肉末.

吃完饭后, 问路坐地铁去hotel. 因为事先打印了去那的路线, 倒没走冤枉路. Check in 的时候不幸被告知没有non-smoking room 了. 想想有意思, 在美国订hotel, by defaul, it's a non-smoking room, 而在日本, by default, it's a smoking room. 房间在15楼, 进去一看, 果然如traveler review中所说的, 比较小, 但一切布置得很紧凑, 装饰得又很moden and stylish. 那床和枕头看着松松软软的, 洁白干净, 非常tempting :-).

房间里有股烟味, 所以俺想都没想就打开窗户透气, 结果引进蚊子若干, 无故干扰了我是夜的好梦 -- 可谁能想到都15层了, 蚊子还会在这活动呢. 对了, 不是人人都说东京很干净吗? 怎么还有蚊子?!

匆匆翻出洗涑用品后, 便急着想去尝试那被好多travelers 赞扬的"amazing shower". 其实这卫生间倒是挺宽敞的, 窗明几净的, 里面还有一次性的牙膏和牙刷. 更surprising的是那toilet has heated seat. 其实不久之后, LG还研究出它有洗屁股和烘屁股的额外功能 (请原谅我这儿粗俗的用词吧). 暖暖的一股水 (按标识可分"小流"或"大流") 射过来帮你清洁, 起初会吓一跳, 习惯了倒也觉得挺舒服的. 嘿, 日本人还挺懂享受的嚒.

接着发现这bathroom和床之间只用一道玻璃墙隔着, 虽然它的下半部分是毛玻璃的, 还是觉得怪别扭的. 怎么这样的设计呢. 不过后来在上海住一家新建的外国连锁酒店时发现也是这样的格局. 那家甚至更离谱, shower和床之间整个就隔一层明亮的玻璃墙, 所幸还外带一百页帘子. 难不成这是当前最流行最前卫的设计? 咱老古董一个, 怕是赶不上这时代的潮流了.

好吧, 再回到那"amazing shower"来. 这shower的 fixture确实比较powerful. 顶上一个大蓬头, 中途又有很多开关, 用来控制中部射出来的各路水柱的大小和方向. 另外还带一个可手持的喷头. 简而言之, 用这套行头, 你可以毫不费劲地把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洗一遍, 冲一遍.

洗完澡出来, 每个毛孔都舒展着, 打个哈欠, 好舒服啊. What a long day today! LG已经炮上两杯热腾腾香喷喷的herbal tea. 注意了, 这次的热水可不是用coffee maker烧出来的, 那房间里有一把特高效的电热壶, 这又是和美国hotel的一大差别. 我们后来在上海和杭州住酒店时, 发现他们也都用这样的电热壶. LG用了后特中意, 回美国后马上在Amazon上买了一把类似的Electical Kettle :-).

喝完茶后, 我把自己扔进那堆温柔之乡, 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2006 年10 月 2 日

凌晨时分, 被LG在对面床上的辗转反侧声吵醒. 这个可恶的臭家伙. 肯定是被时差闹的, 还是象我这样没生物钟的好. 可恨的是他后来居然又沉沉睡去, 倒是我却一直睁眼到天亮!

7点左右, 实在忍不住了, 我把他拍醒, 还振振有词, 因为鱼市赶早不赶晚! 是的, 我们今天要去筑地市场, 俗称鱼市. 据说那是日本最大也是世界位列三甲的海鲜批发市场. 当然啰, 我们的兴趣可不是那鱼虾的批发, 我们是谗着那号称是最新鲜的sushi而去.

天公不作美, 淅淅沥沥地下着雨, 还刮着风, 就觉得有点冷. 我们出了筑地车站, 辩明方向后, 两人合着一把伞往鱼市走去. 走近一看, 倒有点失望, 没别的, 就是一特大杂货铺呗. 一家连一家的摊位, 卖着大同小异的海货, 干的或湿的, 外带一些小零食小糕点什么的. 顶上的支蓬滴滴嗒嗒地往下淌着水, 到处是一股腥腥的咸湿味, 我俩就更没心情多转悠了. 于是专心找sushi店. 路过一家看到里面坐了不少人, 觉得或许不错, 于是推门进去.

因为听说孕妇吃生鱼片不好, 于是只好在菜单上找别的. 里面的服务生不会讲英语, 倒是那位面对我们表演的sushi师傅会讲两句.  没有我想吃的Udon面, 于是要了他推荐的一个tempura海鲜拼盘. LG则点了一份sushi 套餐.

上来满满一盘tempura, 其实就是油炸面粉裹着的蔬菜和海鲜, 比如胡箩卜, 黄瓜, 小墨鱼, 虾, 什么的. 我没有胃口, 觉得挺油腻的, 剩了大半给LG. 又单独叫了一碗miso soup, 强调要sea weed, 不要shrimp. 不过汤端上来后挺失望的. 里面没有我喜欢的那种切得细细的豆腐丁, 而只有一团一团的sea weed.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碗普通的绿色紫菜汤, 远不如我在LA 或NY喝过的miso soup. 至于LG的sushi, 还行吧 , 不过就那回事, 并没有吃得"齿颊生香" :-). 而且那sushi师傅一会儿用手抓饭团, 一会儿又用手去抓别的东西, 也不洗, 觉得挺脏的. 总之, 这顿早餐是吃的又贵又不落胃. 出来后看到有些店铺卖着很香很诱人的各色糕点, 实在很谗, 可肚子已经被那碗汤给填满了. -- 后悔呀后悔.

离开鱼市,  按照预定的计划, 我们漫步朝滨离宫廷园(Hamarikyu)走去. 这时雨已经停了, 空气很是清新, 所以那15分钟路倒是走得十分愉悦. 进了园子, 冷冷清清, 几乎就我俩两个游客.  这个宫廷园原是日本历史上的德川将军的家府 (The family garden of the Tokuguwa Shogun). 中间经过了几代人的兴建和修缮才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庭院里的甬道是用那种细细的黑色碎石子铺成的, 踩在上面, 发出细微的crack声, 给人一种庭院深深的幽静感. 我尤其喜欢那两边的路灯. 方方正正的用细细的竹条编成的一个个灯笼, 很有艺术性的低低地垂挂着, 和周围的园景十分相衬. 我们其实来的不是时候, 繁华已经落尽, 而秋叶尚未变红, 所以正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季节. 唯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草坪中时偶闪出的一丛丛艳红色的花, 蓬蓬松松地开着, 很招摇, 也很夺目. 桂花却正是季节, 星星点点地缀了满枝, 随着清风送来阵阵幽香.

整个院子的点睛之作该是那道九曲桥吧. 桥的一端是一个tea house, 另一端搭了一个凉亭, 延伸到桥心, 还从梁上垂下郁郁葱葱的藤蔓植物. 大概是曼陀萝吧, 那种夏天时开满桔红色小喇叭花的植物. 对了, 值得一提的是, 这池子里的水是从东京湾引进的, 所以池中有不少海水类生物. 桥边的石基上也趴满了那种细细的贝壳海藻, 就跟在rocky beach见到的一模一样.

这院子的另一大特色是松树. 人说"梅以曲为美", 不料在这儿却成了"松以曲为美" -- 或许这便是日本园林的特色? 一株株松树, 被修剪成各种各样的奇怪造型. 那种蓬蓬圆圆的象伞盖一样的造型自然是最最普通的; 离奇的是那种把粗粗的松树干也整出九九八十一弯的造型. 然那些松针却依然兀自挺直向上, 所以远远望去, 整一棵树就象一极度扭曲的被折磨得不成模样的人在绝望地向上天乞求哀嚎, 看了别提心里有多别扭了. 我是无法欣赏这种"扭曲"的美的. 高大挺拔的松树, 多阳刚, 多明朗啊. 比这强多了.

期间天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还渐次大了起来. 我们只好跑去躲雨. 那其实是个很普通的亭子, 别致的是它四个屋檐上各自垂着一串长长的铜铃, 一直快触到地面. 再走近仔细一瞧, 嘿, 那不是铜铃, 而是一只只铜制的千纸鹤, 展翅欲飞的样子. 有意思. 坐在亭内的长条凳上, 看着被烟雨朦胧的园景, 望着随风微摆的千纸鹤吊串, 我静静地享受着这一个初秋的午后.

院子游得差不多了, 我们决定从这儿直接搭乘游船去浅草寺(Akakusa). 船上的游客竟然还不少, 都兴致勃勃的样子. 因为早知途中会经过12座风格不异的桥, 我便选了一个open seat. LG怕冷, 兀自躲进"玻璃房"去了:-). 船启动后, 先在海湾上晃了一阵, 让我们远远看了一眼"Rainbow bridge", 然后进入了"Sumida River", 之后一座连一座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桥接踵而来, 让人目不暇接, 确实是另一类的风光. 红的, 黄的, 绿的, 蓝的, 这些艳丽的色彩以及它们深深浅浅的组合用在桥上竟丝毫不让人觉得粗俗, 反而倒是给这个灰色的都市平添了一番色彩. 很想知道这是哪位设计者的创意.

到了浅草寺的渡口后, 肚子开始叽哩咕噜起来. 于是拐进一家面馆按图索骥叫了两碗凉面. 味道还不错, 比早餐强多了:-).  之后信步走到雷门. 迎面就是一触目惊心的大红灯笼, 上书"雷门"两大字. 门前人声鼎沸, 熙熙攘攘地象正月十五闹花灯:-). 进去后一看, 更是一番热闹的场景. 一道长长的街, 两边是各色小摊, 卖着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和工艺品. 这下我可开心了, 一会儿跑到这一摊摆弄摆弄那些琳琅满目的卡通挂饰, 一会儿串到另一家看各类糕点美食. LG只好紧紧相随. 这摩肩接踵的人流, 万一走丢可就傻眼了. 禁不住眼馋, 我们买了一袋新鲜出炉的人形烧(味道还不错), 以及好几大包各类米果糕点. 其实还没看够, 可LG硬是把我给拉走了.

然后便到了浅草寺. 我以为多大呢, 就一庙带两翼, 里面也没什么, 远远比不上杭州的灵隐寺. 不过比较有特色的是进庙前要先在一个水池里净心净手. 我也就装模作样地跟着依葫芦画瓢. 有人还围着一个大香炉往自己身上使劲地撩烟, 不由让我联想到"沾仙气"这一词:-). 这俺就免了吧.

进庙后转了一圈, 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在LG的拾掇下抽了一个签, 说是个吉签. 签语为: "残月未还光, 樽前非语伤. 户中有人厄, 祈福保青阳". 呸, 就这还叫吉签呀.

出了庙我俩又四处走了走, 跟水里的红鲤鱼打玩了一会儿, 便决定坐地铁去银座.

到了东京, 自然是要去银座(Ginza)了. 不过真到过了, 也没觉得怎么样, 不就是另一个Fifth Avenue么. 高耸入云的建筑, 加高档的商店而已. 进去逛了一个department store, 忘了它的名字了, 也没特别impressive, 就是昂贵的商品加精致的摆设. 不如出来看街景.

正值下班之际, 所以时不时地能见到一堆堆穿着黑色制服的年青男女嘻笑着从身边走过. 很有意思, 全是一色的黑, 连深浅都没有, 难道他们都是同一公司的职员? 看上去他们都兴高采烈的样子, 聊得也很起劲, 大概正在讨论去哪个bar喝酒吧? :-)

LG很想去看场show, 于是找歌舞伎厅. 可是向日本人问路真是费劲. 满大街找不到几个能讲英语的. 后来我索性把"歌舞伎厅"四个字写在纸上, 问人时就指着它. 这下好使多了, 在无数人的左指右点之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剧院.

很不巧, 下一场表演要在2个小时之后. 可是又不甘心, 于是四处转悠着看墙上的海报. 看不懂其内容, 就转头去看演员介绍. 咦, 怎么搞的, 怎么全是男的呀? 一个个涂着惨白惨白的脸, 描着眉, 点着唇, 象京剧似的. 其实我很想看的是"艺伎回忆录"中的那种艺伎表演, 而不是一群男的在台上乱舞. LG也开始打退堂鼓. "走吧, 走吧, 反正看了也听不懂, 不如去六本木见识一下所谓东京最繁华的夜生活".

有一篇游记中形容说"一到六本木, 人就一下子被卷入繁华当中. 象个乡下人似的, 眼睛如何也不够用了"; 另一篇更夸张, 说"满眼都是宝马奔驰". 所以我就是带着这些瑰丽的想象去期望六本木的. 结果自然是大大的失望. 整一个很普通的城市夜景么. 论热闹, 远远及不上夜晚时NY的时代广场. 霓虹灯吗, 可能只能跟上海的黄浦路相媲美. 都哪里impressive了? 想是这些写游记的同学们都是窝在UIUC之类的偏远学校读书吧:-).

我俩无聊地沿大街走了一会儿, 然后拐进一条侧街, 发现两边全是餐馆. 当然啰, 万变不离其宗, 面条和sushi是所有餐馆的永恒主题. -- 真是十分没有特色. 走了一会儿, 抬眼看见一座铁塔, 在灯光的辉映下, 四平八稳地坐落在天际的某个角落. 觉得很远, 又很近. 大概这就是游记中所指的"东京铁塔"吧, 没想到竟在这儿给碰上了.

走累了, 天又开始滴起雨来, 于是匆匆扒下两碗面, 算是晚餐. 回hotel时路过一家grocery store, 进去买了一些水果, 蛋糕和牛奶, 作为明日的早餐. 对了, 早听说日本的水果很贵, 果不其然, 两个苹果就要500日元. 不过街上到处都是的自动售货机中卖的饮料和水倒是极便宜.

2006 年10 月 3 日

闹钟准时在7:30响起. 今天的行程也是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可不能睡懒觉, 于是一咕噜爬了起来. 匆匆咽下早餐后, 出发去明治神宫. 今儿个天公终于作了美, 放晴了.

所谓明治神宫, 其实就是明治天皇的陵园. 他在位时皇后常来此避暑, -- 就象当年的慈喜太后去颐和园消暑一样. 怎么说呢, 和中国那些皇陵相比, 这明治神宫便是显得十分古朴简素.  没有雕梁玉砌, 没有琉璃画栋, 有的只是白墙青瓦, 和古老高大的木拱门 (又称大鸟居).  不过这素瓦素墙在四周高大参天的古树隐映下却自是显出一份凌凌然不可亵渎的威严肃穆. 从入口到神宫要走好长一段路. 路虽然很宽, 可静悄悄地走在密密匝匝的千年古树林中, 间或闻上一两声鸦叫, 却不由得让人觉得有点阴森森的.

到了神殿, 没多少人. 空落落一个大院子, 有几个穿着白衣红裙类似朝鲜服的姑娘们在那儿扫落叶. 有几个偏殿, 里面在卖着类似浅草寺里的护身符之类的东西. 远远望见一棵大树下密密匝匝地挂满了小东西, 不禁有点好奇. 走近一看, 原来是成串成叠的小木片. 每片上面写满着各人的美好祈愿, 五花八门, 什么文字的都有. 闲着没事, 读了几页,被逗得笑出了好几回. 有小学生祝自己考试满分的; 有儿子祝妈妈越长越漂亮的; 有老人祝孩子们健康快乐的. 当然更多的是祝全家幸福平安的. 我俩也跑去买了一页木片, 想了想, 把全家老小甚至连肚子里的小东西都祝福了一把. :-)

之后我们决定去宝物殿看看, 有点好奇会是些什么"宝物". 又是走了好一段路才到. 不巧这天"宝物"们休息. 不过看看墙上贴着的介绍, 似乎就是一些皇室成员们用过的东西和穿过的服饰而已. 这些当然属"珍贵物品"一类, 不过堂而皇之地将其冠为"宝物殿" 似乎有点太过夸张. 冲其量, 也就一展览厅而已.

附近的草坪上有很多学生模样的人东一堆, 西一堆在排演话剧. 时而大声疾呼, 时而低声呢喃; 时而欢笑, 时而哭泣, 冷不丁地把我吓了一大跳.

离园之前, 我们又去一个souvenir shop 转了转, 买了一桢墙上挂的布贴画. 里面是一位盛装的少女, 穿着艳丽的和服在翩翩起舞.

下一站是皇宫. 有游记说不值得一去, 没啥新鲜的. 不过既已来到东京, 不去一下皇宫就有点象到了北京不去天安门, 到了华盛顿不去白宫一样, 未免有欠完美. 反正也是顺路.  日本的皇宫当然不及天安门艳丽招眼. 没有赤红金黄, 没有红旗招展, 更没有伟人的挂像. 它的主调依然是白墙黑瓦, 只是多了一些装饰性的飞檐. 隔着一条不宽不窄的护城河, 坐落在一道高高的坝上. 房子虽然朴素, 却是十分庄严大气. 尽管周围就是喧闹的车流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它却能独守一份古老的高贵和典雅, 有点"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 相比之下, 天安门便稍嫌闹腾和花哨, 所幸多了那么一份喜庆.

皇宫前面有一大片广场, 错落有致地植了很多松树, 都被修剪得矮矮的, 带着磨菇云似的伞盖. 这个整整齐齐的松树园看起来倒挺赏心悦目的, 比起那滨离宫廷园那中的以曲为美的松树可是强多了.

下一站是去见我们读研究生时的一个老同学. 约好在东京站中央出口处会合. 将近10年不见了, 自是十分兴奋, 有说不完的话题.

饭后我们信步走到上野公园. 进去就是一个荷花池, 铺天盖地的荷叶将整个池子遮得严严实实, 不留一丝缝隙. 想夏天荷花盛开时应该是很美的吧. -- 不过相对而言, 我更喜欢那种"疏落有致"的美. 荷池对面有一幢白色的建筑, 造型比较古怪, 凹凹凸凸的象是搭起来的积木. 据说那是一家很有名的酒店.

之后斜插公园, 来到东京大学的一个入口处. 和同学告别后, 我俩便在校园内晃悠. 我生性比较喜欢逛大学校园, 可对于这个东大, 说实话, 失望极了. 我俩转悠半天, 没见到任何有特色的建筑, 或者说这是一个没有特色的校园. 所有的楼都显得十分陈旧, 却不给人古朴或古老的端庄严肃感. 此外是肮脏. 好多楼墙上都有明显的水污和锈迹. 校园内亦不见有大片的草坪或小片树林让学生们嬉戏玩耍休憩聊天或阅读. 同学说东大的两大标志是"钟楼"和"赤门". 于是先找到钟楼. 这是一栋浅棕红色的建筑. 石头砌成的门. 主楼并不高大, 看上去一点都不impressive. 也没有任何装饰性的雕刻. 楼顶上镶着一座钟. 挺现代化的那种, 本以为至少该是挂钟吧. 楼前有一小块圆形草坪, 却长满了杂草, 让人惨不忍睹. 若说是特意设计成这样, 杀了我也不相信. 大楼门紧闭着, 里面黑乎乎的也瞧不见什么, 于是很失望地离去.

之后穿过校园, 来到"赤门". 唉, 就是一普普通通被涂成红色的门呗, 远不及北京天坛公园的那两扇镶满铜钉的大红门气派. 我甚至连照张相的兴趣都没有. 该不会它背后有一段什么历史或可歌可泣的故事吧. 要不然, 这一红色的门怎就成了东大的标志? 回头得去google一把.

满怀失望地离开东大后, 我们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秋叶原, 也就是俗称的"电器一条街". 其实我们也没什么要买的, 无非去凑个热闹. 秋叶原果然十分热闹,街上熙熙攘攘的, 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 许多都是外地游客, 挺多中国来的:-). 那时我已经累得不成样子了, 于是找了个地儿坐下, 让LG自个儿逛去, 本来就是他想来的嘛. 过不了5分钟, LG回来了, 说走吧, 回去了, 没什么可看的. 我偷眼一瞧他那样儿, 嘿, 敢情无人陪, 没兴致了. 好吧, 好吧, 那俺就舍命陪君子一把吧. 于是找了一家店, 跟他从一楼转到五楼, 倒也开了一些眼. 首先是日本本土产的冰箱上那琳琅满目的抽屉. 注意, 我说的不是冰箱门内的抽屉, 而是直接从外面拉的抽屉. 每一格都被设计成放置专门类食物, 比如蔬菜, 水果, 饮料, 鸡蛋, 肉类,鱼类什么的, 真是新鲜. 分门别类当然卫生,不过若让我这么一个常常有点absent-minded的人去用这样的冰箱, 估计也得拉完所有的抽屉才能找到我要的东西 :-). 也有美国产的冰箱, 偌大的个儿, 厚重敦实地立在那儿, 和纤细苗条的日本产冰箱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挺逗的.

另一个让我大开眼界的是他们的toilet section. 各种高科技被用来了提高toilet的智能性和舒适度. 比如那自动开盖功能. 一旦马桶感应到周围有人, 它的盖儿就会自动弹起. 这功能冷不丁把正东张西望的我吓了一大跳. 想想日本人那小小的生活空间, 这马桶盖岂不得一遍遍地开启关合?--因为它可测不准你究竟是进bathroom去刷牙洗脸, 还是真去上厕所. 说实话, 光这么想我就觉得挺累的:-).

转悠了半天, LG相中一只casino的手表, 我则买了一套挺cute的茶具, 还有一个可挂车玻璃上的"交通安全"符. 然后满意地打道回府.

因为是在日本吃的最后一顿晚餐了, 我们很想吃点特别的. 可满大街除了面馆, 便是sushi. 我俩都想吃鳗雨盖饭, 却不知哪里有, 也不知该怎么问. 徘徊良久, 最终还是进了一家里面看起来挺热闹的面馆. 老板递上菜单, 却没有彩图插页, 又没法跟他讲英语, 只好硬着头皮辨认那些平假名. Fortunately, 认出几个"辛"字, 觉得可能是指"辣"的意思, 便欣欣然地点了两碗各带"辛"字的面条. 另外又要了一份"野菜"和"饺子"做为side dish. 面条上来后, 把我俩骇了一跳. 一人一大盘子的凉拌面, 干干净净的, 上面什么调料都没有, 这怎么吃? 正发愣间, 侍应生又给我们一人端上一碗混混沌沌的汤. 哦, 明白了, 原来是让我们自己混合着食用啊. 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汤, 有辣味吗? 好象有, 好象又没有, 挺怪的一种味道, 总之很难吃. 尝尝LG的, 跟我的也没差. 硬着头皮挑了几筷面条后, 再也吃不下去了, 只好独吞了那三五个饺子. 唉, 早知道逞什么能啊, 还不如指着别的食客的面条点呢, 好歹我知道那面条里会有清汤和蔬菜.

老大不高兴地回到hotel, 喝了一杯牛奶, 啃了一个苹果, 又嚼了几块米果后才觉得好些. 于是打起精神收拾行装, 明儿个得一早起床赶飞机回上海呢. 啊, 想到明天就可以见到爸妈了, 不由得真正高兴起来.

-- The End

后记: 大概因为同属东方文化, 这趟日本东京之行丝毫没有带给我们任何预想中的enjoyment. 普普通通的城市风光, 乏善可陈的饮食品种, 不起眼的园林皇宫, 还有不会讲英语的东京人. 很多人都说东京十分干净, 这我也没太强烈的感受. 大概因为我住在NY Westchester County 吧, 我们这儿山清水秀的, 到处都干干净净 :-). 另外, 所幸我们还识得汉字, 所以凡事能猜个五六分准. 如果换作一位外国人来东京作自助旅游, 那准保只会玩得更狼狈. 日本人该挺崇欧美的吧? 怎么就没几个人会讲几句英文的呢? -- 这我可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东京的地铁系统确实是十分发达. 新, 而且四通八达, 比NY的强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