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追求文化繁荣、科技创新, 看 传承与改革

(2014-10-21 23:35:53) 下一个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几个问题:一是我们文化的扩张力,二是我们的科技创新,三是否定与被否定,四是传承与改革

文化的扩张力

历史上中华文化是很有传播力的。不仅蔓延了几千年,也渗透到很多地域。不过,与现在西方文化比起来,就不能抗衡。这和我们一个多世纪的国力有关系。但仔细想想,还是文化本身的扩张力不够有关。

历史上,从秦定六国看,那不是儒家思想的胜利。赢政死得太早,严格说秦帝国太短命,我们不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非儒家思想的扩张力。从汉尊儒开始,你只要看看,没有一个朝代是扩张着的。跨度打,是别人打进来。过了若干年吸纳成中原文化,新的皇帝做到守土就是好统治者。这类思想延续至今。你看军旅皇帝的老毛打藏南,不管何由,不占马上退回来;小平打越南,也是不占马上退回来。这里包含的都是守家,守成的文化。

从小的看,例如文学城讨论美国的华人IT人就是在给白人印度人打工。其实这里就有一个文化的守成和非扩张性问题。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越雷池一步。这是不可能有大创新的,只能是修修补补。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现象,80年代,有很多学理工科的改学经济了,学文了,像唐敏,左小蕾都是那个时代的。还有刚去世的陈子明,学的生物,却去搞经济改革和评论。但看一下在硅谷的IT人,有几个能放弃码工去学管理? 我知道的是,更多的是放弃了学文的历史而走进了码工的行列。这说明了两点,我们要为基本的活着而打拼;我们为一种安逸的生活而放弃追求。

有了这种很普遍的现象,要走上管理,走上CEO,就是多么的遥远。这就是现实的文化和文化的现实。这里面就是文化扩张的缺失:缺少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的拼搏。

科学的创新

我注意到华人作的那个OLED。为什么得不到那个诺奖。这里就是个机理创新的问题。如果把LED看作玻璃媒介,那OLED就是有机玻璃媒介,可以弯曲。但这种弯曲媒介是现成的,不是原创。这就表明,我们的创新不够,只是“改革”,不是革命。当然,作为改进,有时候也可以“一抹相承”而得个奖。

在创新的问题上,我还发现几个问题,都是平时讨论时发现的。一是建模问题。我们的文化教育里根本就没有这一章。社会实践里没有假设,例如,假设把铁路全关了,那国家的运输是什么样的情况。这就要建各种模来推演。这点我们很缺乏。文科是这样,理工也是这样。没有最基本的建模,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还有一个逻辑问题。除了学数学、哲学、电脑的人之外,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二段逻辑里条件语句的作用:IF-THEN。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非欧几何就是一条假设的改变而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假设就是Case1, Case2, ...., Case n,对每一个假设Case i作不同的解释,每个解释要清楚;这就是各个击破。学会假设是创新的基本手段基本素质。

再一个是坚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必要谈。老外比我们更能坚持,就是认死理。在完成建模之后,就要花很大的耐力,在模内逐一建立演绎系统的每个元素和构件。这比写一部小说的工程还大。我很佩服那些三个月不出门,坚持画一幅油画的作家,那就是在一个模板上建(画)自己的系统,体现的是一种坚持。上山下乡被很多人不齿。我下过乡,建过渠,挑过粪,翻过砂;也是在下乡时接触到了臭老九的苏联数学物理书,这是我考大学的楼梯。时至今日我都觉得,下乡让我一身受益。如果再来,还是希望孩子们能自觉地去农村过几年再深入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里再说一下文学城的原创,很多网友坚持写小说,写得很好,有的还拍成了电视,传播很广。而更多的是浮躁,不能原创。但能坚持跟贴发评论其实也是一种坚持。对繁荣一个摊子(坛子)不可或缺。

否定与被否定

我们一直在谈改革,改革就是否定过去。当然是部分否定,不是一刀切。所以我从来反对否定一切的观点。

否定里面还有个创新的问题。不破不立吗。推倒旧的容易,建一个新的很难。这里有个很长的铺垫磨合期。像老毛,打破旧世界之后的十年,还没建好一切;而改开都35年了,还有很多事没改好。所以说,建一个新系统是很不容易的。

否定还有一层,就是“被否定”的问题。我们去否定别人,又被别人否定,在科学的演绎里多的是。否定被否定是科学的进步。但现在社会里有个怪现象,不能质疑改革。当时,保守势力横行,要冲破阻碍,谁不改革谁下台,那是历史正确的。但现在,改革都35年了,还要说“谁反对改革谁下台”,那就是现实错误了。不能质疑改革是不科学的。改错了的就该改回去。这就是基本的“否定的再否定”(否定被否定)的原则。这是基本的科学思想之一。

传承与创新

中国的儒家文化曾经很强大。时间这一维已经证明了。我们要传承自己文化好的方面。不用怕会回到封建。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是要复兴到古希腊的宗教思想上去,结果复兴出了自由、民主和科学,而不是复回去了。因此,我们讲恢复传统,也不是完全回到封建,你也不用担心它会回到封建。现在,资本主义复辟了,部分的封建精华也应该要复辟。复辟的过程就会创新出新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在今天的空间来说,还是有局限的。在与西方科学思想的对垒时,经常败下阵来。一种文化要在全球的空间具备极强的渗透力和扩张力,就是我们常说的软实力,应该要具备几个要素:

首先是个独立性的系统,科学里就是建个公理系统,然后推演出大量的定理、结论,就成了一门科学。文化也是这样,有自己的一套公理基础,这就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基础部分。然后外延出自己的文化“圈”。中华文化是具备这种独立系统性的。

第二个是独特性。科学里说,系统A可以推演出B,那B只是A的外延,不是独立的系统。美国文化很大一部分是欧洲文化的外延,但美国文化有一个全球“独霸”的思维,这是它的独特之一;还有主动吸纳部分,我做不到,我就把你买进来,把科学家吸进来,这是美国文化的另一特点。这就保证了她的创新力的可持续性。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独特性。虎妈教育,就是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现代表述。传承了两千年。

第三个是一个文化的扩张性,就是走向世界的主动性。我们的文化不具备“称霸”思维,这对一个文化扩张和走向世界不利。所以我们两千年走过的地域,还不及西方文化只用了几百年的冲击域。

第四个是包容性,就是我们说得有容乃大。我们的中原文化容纳过西岐文化(西周),容纳过北疆文化(隋唐),容纳过蒙金清,现在正在加速容纳西方文化。我们很能吸收外来的。多被融化了,汉化了。

第五个是开放性,兼容性,就是常说的开放性平台。要容许别的文化在自己的平台上流行,不拒绝因种族不同的习俗,要向全球文化开放。这一点是很重要。在兼容他族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构建出一个更广泛的大家都比较舒服的平台。例如现代的联邦概念,就是一种开放性的兼容性平台。例如我们的周朝的天子朝廷也是一种兼容性平台。他和秦的封建统管一统天下不一样。

这些是我最近考虑的一些不成熟的基本问题。希望有人能深入讨论和研究。

---------
附录:

10月15日,习大平第一次跟文艺工作者搞座谈。他讲了很多话,好的坏的;还为见了两个网络作家而引起全球的讨论。这里主要涉及到几个问题:1)目前浮躁的文艺现状,2)历史上的文化成就,3)中华民族在历史有有地位有影响,不是因为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3)写史剧,别胡编滥造。4)军旅作家不写军人与战争,穿军装浪费军费干什么。5)表达社会的正能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舌尖上的世界 回复 悄悄话 先试试定义'中华文化',再试试定义一下'盎格鲁文化'。如果中华文化就是儒家,盎格鲁文化是谁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