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罂粟花
(2010-11-11 21:54:25)
下一个
11/11这个日子,仍然让世上好多人戴上那纪念人类战争的罂粟花--- 就为了那死却的纪念。
话说英国的卡梅伦去北大演讲,正好赶上了西方的国殇,自然要戴上那朵罂粟花。据说中国一下子联想到了鸦片和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有关部门要卡梅伦除去那朵罂粟花。当然卡梅伦没除,没给中国面子;当然宗国也就不给卡梅伦面子,没给他那么多的定单, ......
一个家庭,兄弟几个为了财产大打出手,伤及性命。谁正义?谁赢了?外人看来,只是觉得这家庭的子女没教养、野蛮、两败俱伤,家庭的悲剧!
一个村庄,乡亲们为了浇地用水,几个生产队之间大打出手,伤及性命。谁正义?谁赢了?外乡人看来,只是觉得这个地方的人不理性、野蛮、两败俱伤,乡邻的悲剧!
一个国家,两党两派为了政权,几个军、几大战役的较量,伤及百万的性命。谁正义?谁赢了?外国人看了,只是觉得这个国家的民族分裂、派系林立、野蛮内斗、两败俱伤,民族的悲剧!
一个世界,几个国家为了自我利益和自己宣扬的价值,几十万大军、飞机大炮、导弹核弹、人类最先进最不文明的全都用上了,伤及百万的性命、千万人的生活。谁正义?谁赢了?外星人看了,只觉得这个所谓文明星球的物类太野蛮、太残忍、太血惺,两败俱伤的地球,人类的悲剧!
然而我们人类的精英们,却尚武战争以及它所谓的胜利:
--- 英国的卡梅伦去北大演讲要坚持它的原则,坚决不能不戴纪念人类战争的罂粟花;
--- 奥巴马在韩国龙山基地演讲,坚持认为朝鲜战争不是“为打成平手的死亡(Die for a tie)”,“朝鲜战争绝对不是没有胜负的战争,我们当时取得了胜利,现在仍然还是胜利者。”看来美国人赶走了一个共和的屠夫刽子手,又“换(CHANGE)”来了一个民主的穷兵黩武者!
--- 《大决战》、《淮海战役》,都在继续描写着三大战役的合理与正义,背景却是血腥、残酷和几百万同胞的血染山河.......
据说,在70年代,有人采访战神刘伯承对战争的回忆。他说,没有什么好回忆的,都是老百姓的血......
在80年代,军人作家张正隆写出巨著《雪白血红》,阐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壮、悲惨、悲剧......
在去年,名作家龙应台写《大江大河1949》,重复阐明的还是战争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卡梅伦、奥巴马在人类的操守和道德追求上不如战神刘伯承,也不及军人张正隆,以及没家的中国吉普赛人龙应台!在人类文明的反思上,罂粟花纪念的阵亡、牺牲以及胜利远不及人类现实思想的进步!
假如国内的新闻翻译成虞美人,也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纠纷了
而且它纪念的是一战二战后的死难者,而中国在两次大战都是英国的盟国
2)这些老兵的话不是在说他们的首要目的是纪念死者吗?
4)太缺乏常识这句是对“It is a shame for Beijing University to allow him to celebrate The War in that symbolic way"而言的(如果你再回去看看我的留言,是在引用了这段评论后)。我看过楼主几篇文章,知道你对加拿大的政治感兴趣,也知道你肯定听说过那首诗,只是我们的解读不同。但我敢说很多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或不想了解的愤-青或愤中年是不知道的,所以要拿出来引用。
西方的开放式思维也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考证基础上的。我经常看到有些博客作者犯些关公战秦琼类的错误,其实稍稍在网上查查就可避免。虽然我年年都会读到纪念日的消息,但不可能记住全部细节,所以要查Wiki来力图精确。而对于这种很大众的信息,我相信Wiki提供的细节应该是准确的,对于一般网络上的谈话,又不是写论文,我认为查查Wiki已足够了。当然你可以上加国和英国的政府网站来考证Wiki说的是否准确。另外,我这里的老师要求我们在引用别人的文章时,要说明出处和给作者一个credit,所以我得提Wiki,没有把"Wiki说”同“毛主席说”相提并论的意思。
另:中国在人人印用“毛主席说”的年代,还远没到13亿人。
7)你对人类的历史认识能不能超脱,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敢坚信你会超脱,因为你是有血性的人:你的邻居张家的老大和老二为了他爸的两百万遗产打起来了,一失手一,哥哥把弟弟杀了。第二天你起来跟自己的爸爸说:“残忍那!悲剧呀!这人(类)那”....
你没再去论证什么正义性,也没有试图再去为谁找出什么理由,....你在你老爸的面前只表达了一丝感叹,说不定还淌下了一滴泪,.....
1)两年前的今天,为了和校友辩论,不仅看过WIKI,看过有关的历史书章节,还和在真理广场留恋的老兵交谈过,也和现役华裔军人聊过,也和有关政论/争论节目的编辑记者交流过;WIKI的东西有价值,但是不全面,也有点渲染;不能作为历史原料来看待,至少我认为这样。
2)。包括一些老兵在内,他们都已经对历史超脱,他们不仅原谅了自己的敌人,而且敬佩自己敌人的勇敢和无畏牺牲。他们多数认为,纪念死者希望没有更多的死者,记住战争为了不让有更多的战争发生;他们很希望忘记这些战争,但死者的战友在梦里都让他们忘不了,所以他们对战争很矛盾。
3)。当过兵的人,才知道军人的天职,才知道他们从内心是如何的反对战争,这就是他们对现实的超脱
4)。我的文字很烂。但文章的第一句就强调掉了“花”与“死却”的关系,我不想只讲那是纯粹的“战争”; 第二,我不用“Reme... Day",而用我认为更自然的 Pop....day; ....
难道我的表达与WIKI不一样,你就认“评论太缺乏常识”?如果你觉得我也把WIKI一类的东西也POST一遍就是有常识,那实在不敢恭维
5)。我的观点是什么其实根本不重要。恕我直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类似你和HCC,英文都那么好了,为什么对原诗的最后一段不正视?学西方语言都那么彻底了,为什么没学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开放思维方式”,为什么还是WIKI长WIKI短的?(我们年青的时候,比你更会用这类语言:讲话中用的是“毛主席说”然后13亿人说一样的话,重复一样的观点)
6)。对不起,你的观点很大众很主流,我内心也很接受。但我的看法我继续保留,不希望你认同,我没有一丝的强迫。因为你认同了,你就失去了常识, 不是吗?
如果我不能像外星人般超然地看待历史,请原谅,只因为我是地球人,所以我无法像看待蚂蚁争斗一样看待我所在的民族,我所在的国家为生存为自由而战的历史。
对我来说,二战中盟军士兵的牺牲保障了我今天在加拿大的自由和生活。尤其是当时一些勇敢的加国华人子弟,虽然没有服兵役的义务(因为华人当时在加国是二等人,没有公民权利,也没有公民义务),却主动去参了军,因为他们的牺牲,战后华人开始享受了平等待遇。所以,我有意无意地美化记念日,也是因为自己所受的福荫而不能不有所感激。
如果硬要嚼文撅字的话,请看清楚,纪念日和这首诗并不是二位一体的。如果你去看看Wiki,就可以看到纪念日从最初就是纪念一战中阵亡将士的,在其后随着年代的推移,又演变到了纪念从一战后历次战争中死亡的军民了。而红罂粟作为纪念日的象征是从这首诗来的,但并不等于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纪念日的含义。而这首诗的广为流传更多的是源于诗里的伤感情绪,而且一般人对于“继续战斗”的理解并不等于去挑起战争,而是继续为信念(和平和自由)而战,为自卫而战。
Ignorance might be a better choice of word. It is considered rude to ask others to admit mistake in Chinese culture.
Some would rather die than admit since it involves pride (死不认错). Traditionally people would patch up prior ones with new ones at the expense of much bigger effort and energy (千方百计)starting from the very top.
So let's not to make it complicated. After all who are we to judge others?
That would definitely be you. Why don't you just admit you made a mistake? Was that so hard to do?
有人喜欢去还原原来的历史,看看什么样,或有不同的看法,参与美化的人或被美化了的历史所渲染的人,却相反不让人家去对原历史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人家无知与大义不道。这是什么学风、什么道理?其作为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
这里有两个层面:一是用抄来的人云亦云的想当然的理解来反对人家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理解;二是自己可以用今天的观点去理解过去的历史,却不让别人用未来的或说希望超脱的未来观点(之一)去解读现在、或现在这被美化(篡改)了的历史....
你说,到底谁Shame ?
"In Flanders Fields" was written almost 100 years ago. It should not be judged literally. The wearing of the poppy is not to glorify the war. On the contrary, it serves to remind people of the cruelty of the war.
HCC and 紫萸香慢 said what you wanted to say. 那就请你翻译一下原文的最后一段: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让我看看你想说什么
If you insist on calling other people dogs, then surely you don't mind me calling you "zWiserman Pig".
我第一次知道poppy day是在20年前,加中友协的白人大妈朗诵了这首诗,我是一句也没听懂。只好厚着脸皮让她老人家给复印了一份,查字典看了半天还是没懂;结果当然早就忘了。
前两年文学城的校友林贝卡有关的文章,我还是花费了半天才稍微晕知了点。不过“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老让觉得还是要人们“继续战斗”当然是“继续牺牲”.... 怎么也不能让我去理解出后人的那衍生出的美丽忠告....
今天您又post了这首诗,我想我还是看不懂了,因为我的眼睛早就花了....你的眼睛一定比我的好,因为你读出了我一直读不到的Veterans的那所谓深奥的、我类愚昧者怎么也看不到的价值....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谁?
只是文化不同而已,没有对错。
LZ想当然了,高尚的似乎活在太空里,但不要太久了。实际上LZ还是有所偏向的,不是吗?
我赞一个!
中国人牵强附会,竟然联想到了鸦片战争,真可笑。
有些人的思维真是奇怪啊。
Shame on you, 杨子. You should have checked on Wiki to find out what a Remembrance Day is for.
“It is a shame for Beijing University to allow him to celebrate The War in that symbolic way"
这个评论太缺乏常识。这朵花与鸦片战争一点关系都没有。11月11日是英联邦国家的纪念日(在美国叫“老兵日”?),是为了纪念战争(尤指一战以后)中牺牲的士兵和平民,并不是为了纪念战争甚至庆祝战争(胜利)的。它本身的意思已经有对逝去的生命的缅怀和对战争的憎恶,以及对和平的呼吁。当然,有时为了和平又必须用生命和鲜血去迎战,比如二战。
红戴罂粟花成为纪念日的象征来自一战时加拿大战地医生John McCrae在目睹了无数战士尤其是他的朋友的死亡后写下的一首诗"In Flanders Fields"。 在Flanders 战场和临近的士兵墓地上,红罂粟花遍地盛开,John因此写下了以下感人的诗句: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卡梅伦不除下罂粟花的举止是很有原则性的,如果他除了,无论从英国国内舆论和伦理角度他都通不过。订单虽然重要,但一战二战中死去的千千万万生命(包括中国抗战中牺牲的千万士兵和平民)也是万万不能忽略的。
This article only shows the author lacks understanding of basic history and British/Canadian custom. Again, I would urge the author to avoid making comments on persons and things that he does not understand.
能说出这句话,刘元帅就该坐十大的第一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