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话“中国制造”

(2007-07-15 11:50:45) 下一个

“中国制造"真的出了问题?到处在沸沸扬扬的,尤其港台和海外的中文媒体人极尽能事,大肆宣传报道。“中国制造”是个国家商标,是世界流通中的一个标识。其好与坏,自由大伙评说,没人可以不让人家说。然而自由世界中媒体的渲染,有时候无中生有,有时候以点盖全,多数时间是标准不一。舆论对市场的影响真不可低估。

树大招风吗。“中国制造”牌子大了,极为流通了,被人家品头论足的机会多了。好与坏,本来就像五谷杂粮各有所爱。你北方人馒头做得再好,人家南方人就不觉得那能上台面。然而自个不爱自个做的产品,那可是世界上少有的现象。

----当SONY生产出平面CRT,当三菱生产出单枪彩色显像管,每个日本人,尤其是海外的日本人都以卖"国货”为荣,很少看到海外的日本人卖“他”国生产的东西。
----当三星、LG生产出LCD、硬碟机、光碟机、内存,很少看到哪个海外韩国人会买“Made in Japan"和"Made in China"的东西。
----反观我们国人,一切以卖外国货为自我身份的象征。在海外买“中国制造”似乎挺丢“脸“的。

这说明了什么?

一是我们的民族心理不正常,崇洋媚外还在自己的小心窝里根深蒂固。这大该不是我们这代人可以抹去的。

二是我们的国货确实还没有到世界级的“优质”水平。不说技术是否先进,我们的“工艺”确实还没有到那种“精益求精”的地步。

三是我们还没有瑞士手表军刀那样的信誉品牌,还没有德国奔驰宝马奥的那样的驰名商标,还没有日本轿车、三菱重工、SONY电器、三星电子那样驰骋全球市场的实力。

四是我们海外华人自我消费民族大型产品的能力还极低。当那些奔驰宝马的营销员全以华裔面孔出现的时候,一代代华人也加入了支撑那些固有国际品牌的行列,谁还会刻意去扶植一个新兴的民族品牌。

你说,“中国制造”真的有那么差?

中国每年出口的货物达上万“种类”,其实也就那几种之中的几个品牌出了问题,腌蛋,漂白粉丝,牙膏,狗粮,真的没那么邪火。当然面对产品质量,尤其食品药物的质量,那是人命关天的。不仅要严格检查,严格控制,而且应当发现一家造假就关掉一家;对于那些有意掺假的不法商人,那和杀人犯无二致,当以痛击严办;对于牙膏那样的成份问题,则是技术过失。错了,就要改;改了,就好了。

奔驰够牌子了吧?它的第一款SUV,ML300和ML350,有几部没问题?宝马的高档车750,又有几辆不用返修?SONY的电池又有几款敢保障?这些驰名的品牌况且如此,也没见那家华裔媒体反复地报道过。尤其咱华人消费者,开个有问题的奔驰ML或有问题的宝马750,还真当个宝,为了面子,为了虚荣,又向谁抱怨过“我的奔驰有问题”“我的宝马老返修”。你说说,中国牙膏上百种,一个出了问题,就都有问题?怎不见你对奔驰宝马大惊小怪?买东西要小心是没错,但不要一看中国制造就神经质。(一个在宝马奔驰工作过十几年的高级经理跟我说:“你是明白的,越是高档的,越是名牌的,问题就越多。有了这个认识,就不会期望太高,出了问题,也就不会太失落”。这段话让我受用了十多年。)

当然,中国产业从无到有,相比德国日本的生产和工艺,我们还是刚刚起步。我们的“精度”确实还差得远。无论我们如何辩解说词,我们的产品还定义在“温饱“阶段。不论从个人、公司和政府,对生产和出口还在重视“量”高过追求“质”。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所产生的低级产品不仅充斥中国,而且逐步地涌向了世界。

一个前辈跟我说,看一个工厂的产品质量,只要看它生产前线上的员工的态度是否认真就够了。是啊,当一个人还在为温饱捞一碗餐的时候,为应付而了事,他怎么可能把自个手头上的活干到最好呢?这个好,是严格的好,不是敷衍了事。如果每个画图员能把每条线画对,每个数据员能把每项数据核实清,每个工人能把每个螺丝钉拧好,每个包装员能把每个标签贴正,每个人都能认真地"尽职尽责”“尽善尽美”,到了那时候,我们的产品真的就是国际高质量品牌了。

现在,这一代人还太浮夸,还不能静下心来尽心尽力做一件哪怕是小小的极为认真的事,律己还没得到律人的程度,因此,“中国制造”的包装内还不可能有世界级别的品牌产品。然而,从华人媒体的批评,也算是一个改进的良机,至少已经明白地告诉世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质量”的重要。在大浪淘沙的市场规律下,精品汇流,糟粕沉去。不断进步中的中国,在这种一片批评声中,极有希望一下子将出口的“中国制造”加以发展、控制和提升。 就像我们这些“中国制造”的人一样,“中国制造”的产品一定会遍布全球,即使不是最顶级的品牌,可也是不错的料/东西。这种趋势,恐怕谁想挡也挡不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老板娘就是厉害,一言中第。

中国把国有企业的49%“送给了”老外,搞所谓的中外合资
就是这回事,人家帮他打国际市场,自个在那瞎折腾,

我在“出口退税”的文章中已经一再呼吁这些不合理。

但咱中国的老板明白了这一点,中国品牌就国际级了。

联想在全球折腾了10多年,花了5到十亿的学费,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品牌,杨远庆尽管背折腾了个半死,但也终归走出了一片天地。

海尔,TCL的李东升,长虹,都还有太远的路要走,
老土他炕上的 回复 悄悄话 这种现象与咱的企业家有关,我们目前的水平是注重生产而没有能力做市场,好多国际品牌都是在国内生产加工的,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达到国际水平,但那是通过洋人的包装,质量监控来实现的.
咱自己的企业很少独立开拓国际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某种意义说是眼光短浅,把产品卖出去就实现目标了,管他什么长远利益,各公司的出口部门关心的是销售额和短平快效果,有谁愿意为下一任铺路呢?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营销定位不同.中国货一向是靠价格占领市场.成本被外商压得太低(也因为自己之间恶性竞争),质量当然上不去了.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制造”要提升,那得从提升我们自身开始.
每个人自己都能认真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再
“尽善尽美”。 各家各户,各行各业用诚信可靠相互
合作支持来做“中国制造”的铺垫。 有这样的信心吗?

必须得有,不然,就没法越来越好.

惠兰 回复 悄悄话 倒不见得都是“崇洋媚外”,我从前除了香水之外全都用中国产品,后来出国许多东西买不到就转用洋货,现在再回头来用“中国制造”,发现质量和服务都比较差些。当然,我相信“中国制造”会越来越好。
慧慧 回复 悄悄话 再去洗衣机那里看了一下,原来是Samsung,俺真糊涂...
慧慧 回复 悄悄话 说实话,俺买电器是非买日本滴,新买了一台LG洗衣机觉得还凑合。
不是俺崇洋媚外,是俺对中国制造缺乏信心(做东西的人的素质)...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相信“中国制造”会越来越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