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
2008 (1)
2013 (86)
2014 (110)
2016 (55)
2017 (77)
2018 (80)
2019 (90)
2020 (50)
2021 (92)
2022 (71)
2023 (64)
2024 (63)
2025 (2)
2011年7月7日
游轮停泊在史凯威,阿拉斯加(Skagway,Alaska)
此季是本地多雨的时节,我们此行还算幸运基本赶上的都是晴间多云的天气。这一天早晨我们下船空中还飘着毛毛细雨,但日上中天以后雨伞就再没有派上用场。
以上两张片子是好友松平在港口为我拍的。
临近码头的山岩上涂绘了许多不同轮船公司的名称和标记。据说从第一艘在此到港的游轮请艺人为他们在山岩上绘画标记留念后,便开始了这个不成文的习俗:每艘邮轮首次停泊都要在码头附近的岩石上绘下一个图样。久而久之,这岩上的涂鸦也成了本地一景。我想,那个骷髅头肯定不是轮船公司所为,该是哪个艺术家的即兴发挥吧?据说,迪斯尼公司的邮轮今年才开通了阿拉斯加的航线,所以岩石上最近出现的标记就是迪斯尼邮轮画下的。(家中有小朋友的可以考虑选择乘坐迪斯尼号,船上有更多为孩子们安排的节目和活动)。
港岸上,一家简朴的海鲜小饭馆加酒吧。
走进小镇——
载游客观光的马车
大概这里是此地最繁华的商业街,几乎看不到现代化风格的建筑,漫步街头让人有时光倒流的错觉。
古董店橱窗里的手工银器。
据悉,这间“红洋葱沙龙”淘金时代曾经是此地生意最火爆的风月场所.....如今已辟为普通酒吧。店内有几位妆扮成旧日红粉女郎的导游女士,人家可都是良家妇女,扮成这样仅为给游客们展示此间的旧日风情,看客们可不要误会了往歪处想哦。
小姐姐们十分友好,并不反对我们拍照。
酒吧里的乡村音乐歌手。白天的酒吧没有几位客人,歌手的神情有些落寞。
我们几家朋友在小镇上合租了一辆旅游中巴。司机大叔兼职导游,一路行来不停地解说,详细地向我们讲述淘金时代这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真人真事,拓荒者们的许多经历恰如西部影片一般情节精彩曲折。这里的往昔为了金钱与势力,发生过无数场惊心动魄的争斗与火拼。这位司机大叔应该说是相当地尽职:
每当途经一处山间好景致,车子就会停下,给我们时间赏景拍照。
牌子上写着:欢迎来到阿拉斯加,这条大道通往科朗代克(Klondike)。如果有朋友从加拿大境内开车走此路过来阿拉斯加,这应该是你看到的第一个阿拉斯加欢迎你到来的标志!
山中那一缕缕细微的横线就是淘金者们修筑的铁路。
经过一段攀山越岭,司机兼导游大叔带我们来到一处山林里埋葬无家可归的淘金人的荒冢。只见寂寞林间,愁云惨淡,青草萋萋,石碑斑驳......
有的坟墓只树立了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木头十字架;有的,稍微隆重些有石碑和围栏。墓地写有每个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份,多数都不过四十岁左右。年龄最小的一个才十几岁。这块石碑前不知是哪位有心人栽种下一簇鲜艳的小花,绽放得正旺,在一片肃穆中是那里唯一的一束鲜亮。
大叔说,这些劳工大都死于疾病而不是劳累,这荒山野岭里缺医少药,得了病没法及时救治的人就只有等死。有亲属的死者们后来都被人认领,将坟墓迁回故乡了。这些剩下的、无人认领的便真的成了孤魂野鬼,永远也回不了家乡...
真可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我听的鼻腔发酸,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怜悯、许多惆怅。
其间有个小插曲,说来蹊跷。旅游至此,我发现我的傻瓜相机照满了,回到车上时想消掉几张可有可无的,好继续拍照。忙乱中竟然删除了我之前拍摄的所有照片!我的情绪顿时降到了冰点,一时无暇顾及车窗外的美景。后来,大叔讲述的精彩故事一个字也没进我的耳朵——这样的事故以前从未在我这儿发生过的。难道是我的拍照惊扰了墓地里的哪位魂灵?跟我开了个恶作剧的玩笑?这已是行程的第五天了,这个小相机里存有我自己拍的百多张照片啊!虽然我先生和友人们也拍了许多,此行不会没有影像记录,虽然我的照片都称不上摄影只不过是实况记录,那,这样的损失对我来说也是个非常大的遗憾呀,毕竟每个人的视角和关注点不会完全一样。
同行的好友松平酷爱摄影,他的摄影技术相当了得,高档相机的“长枪短炮”披挂了一身。他安慰我,不要动相机,也先不要再拿这个相机拍照了,回去后找电脑高手还有可能把deleted照片“捞”回来。不过,要是去专业店干这事大概要花费上百美刀。这说法无论如何让我存了一点点小希望。
结果,我回到船上侥幸一打听,船上的摄影点居然也有这项服务,仅收费$20元,我拍的照片几乎大部分都失而复得了!此是后话(提议,以后如果有朋友无意间犯了我这样的错,千万不要自己在相机上乱鼓捣,或继续拍照,事后可以请专业人士帮忙恢复你误删掉的照片)。
当年进山出山的小火车。小火车和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桓的铁路轨道是当年淘金人生存的命脉。
淘金者住宿的营地。这里是阿拉斯加最早发现有金子矿藏的地方:
我们如今只是舀一小盆沙子淘着玩玩。当年的从业者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那沙中沉淀出的片片碎金子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那都是照亮他们生命的光亮啊!
在这艰苦寂寥的大山里,也时有鸟鸣——
时有花香——
有忠犬为他们护院看家——
那天后来因为相机罢工,我没有拍摄那些淘金人居住的帐篷。帆布帐篷看上去相当简陋而低矮,那些局促的空间只能容下一个人钻进去躺着睡觉。
这里是当年淘金者们集会议事的场所。
游览完毕,我们就下山返回游轮。
我回舱稍事清洁、更衣。先生去船顶甲板上拍摄落日晚霞,竟“遭遇”了横贯海面的一道彩虹!
遗憾的是,他的相机没有鱼眼特效镜头,只能拍到彩虹的一半。海面上的彩虹太宽,普通镜头都无法拍全~
等我如约赶到友人有阳台的船舱,瑰丽的彩虹已经消散无踪。朋友说,他们也看到刚才的彩虹了,可惜被我错过。于是,他们为我拍了这张沐浴晚霞的照片:
我们和朋友在就晚餐的正餐厅里。
补充说明:见有来访的网友问白鹤,怎么出游搞得像时装表演?在游轮上,一周通常会有两个晚上是要求乘客们必须隆重着装的。而船上其他的日子,如果你去正餐厅晚餐或去剧院看演出,由于环境十分典雅,穿得过于休闲也是不够礼貌的,需要稍事打扮才得体,所以我们下船观光后要换身衣服才去餐厅用晚餐。当然,乘客也可以选择三顿饭都吃自助餐,那样整日穿拖鞋、短裤T恤的便装就没人挑礼了。
晚餐过后,在友人船舱的阳台上赏景,闲聊,对饮。
这该是雨天过后所谓的火烧云吧,熊熊涌涌,映红了整片西天。
谢谢浏览,敬请期待续篇的更多精彩!
握手,那我们很有同感啦。谢谢来访,新年快乐!
谢谢你在料峭的寒冬留下这般温暖的言语,很高兴和你分享我游历中的感受!:)
给菲儿请个冬安~ :)
呵呵,谢谢晓青妹妹跟读我的游记
你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