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
2008 (1)
2013 (86)
2014 (110)
2016 (55)
2017 (77)
2018 (80)
2019 (90)
2020 (50)
2021 (93)
2022 (71)
2023 (64)
***我们的法兰西—瑞士之旅(14)***
此次旅程的Day 11,2014年9月29日,星期一。
一座城,在光阴与光影的雕琢与酝酿中美成一首诗、一曲仿佛是竖琴弹奏出的舒心而流畅的仙乐;依山傍水,山麓青葱,风光旖旎,小城中的建筑格局古雅宁谧,如镜的湖面上一群群真的天鹅每天都在出演着动物世界仪态万方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这便是被誉为瑞士“旅游首都”的小城卢塞恩(Luzern,Lucerne)。
据记载,早在罗马时期,卢塞恩只是一个有几户人家的小渔村。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发展到中世纪便成为一处颇具规模的城镇。早期,为了给过往罗伊斯河(Reuss)和卢塞恩湖(Lake Lucerne)上的船只导航,那里曾建造过一个灯塔,卢塞恩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因为Lucerne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光”。而后,这座美丽小城的光彩不仅映照着城里的居民,更吸引着全世界观“光”者蜂拥而至,为她的美丽赞叹不已、心帜飘摇。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曾在《卢塞恩》游记中写道:“卢塞恩的这片水,这群山,这蓝天,给我的是那样强烈的美的刺激,我全身蔓延着神秘的焦虑,某种杂乱的、不可名状的感情,以至于使我想抱住她,紧紧地抱住她……”
一座城市永不褪色的动人魅力,不可能仅仅由于景物天成,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文明优雅的人文氛围必是重要的成因之一。
2014年秋季,我们夫妇和一伙朋友有幸零距离见识了这座瑞士名城,这座被众多世界级别的诗人、文学家歌咏赞美过的传奇之地。
当天,我们一行人正午以后离开白雪皑皑的少女峰,便马不停蹄地驾车驶往卢塞恩。抵达小城时近日暮,径直觅到著名的跨湖廊桥附近泊好车,我们步履匆匆地沿着湖岸赶去与廊桥相会。
逐渐西斜的太阳收敛了白日里咄咄逼人的灿烂,光线呈现出柔和温暖的橘红色,为卢塞恩笼罩上一层薄纱般的朦胧,看上去更具缠绵诗意。湖岸酒吧与餐馆摩肩接踵,且多数店堂内客人廖落,人们都选择坐到露天遮阳伞下的桌前,沐浴着金色斜阳,一边小饮或品尝美食,一边不舍美景。湖中成群游动的天鹅发出憨憨的叫声,沿岸街头飘浮着阵阵食物和咖啡的浓香,给人带来微醺的醉意。我发觉,湖畔坐着的人们,望向天水之间的眼神似乎荡涤净俗世的欲望和压力,显得悠然又安详。此刻在湖边倘佯的我,心底忽然泛起一种怀旧、或者是怀乡的惆怅,不觉忆起儿时在故园北京,和小伙伴们无所事事地荡舟北海白塔下、颐和园知春亭畔的情景,也是纷披着橙黄金红的晚霞,也时值清风拂面秋高气爽……人生的际遇难料,命运之舟载着我们漂泊流浪,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从故乡到异乡。儿时遥不可及的周游世界的梦想,如今竟然轻而易举就在我们的足下。
步上长长的廊桥,视觉过一会才适应桥洞里突然暗下来的光线,仰首依稀可见廊桥顶部有一幅幅描述17世纪卢塞恩事态人情的绘画,历时久远,色彩已然斑驳。
横跨罗伊斯河面的卡贝尔廊桥(德语Kapellbrücke,英语Chapel Bridge)全长204米,建于1333年,距今已有七百年历史,是欧洲最早的木质廊桥,曾被在1993年发生的火灾毁坏,后被重新修复。木廊桥外侧布满了艳丽的鲜花。廊桥对面有一座八角形水塔(德语Wasserturm,英语Water Tower)昂然伫立,高43米,建于13世纪,像一位身披铠甲的高大武士守护着小城的这一方宁静。卡贝尔桥和八角形水塔是卢塞恩城内最著名的地标。
美丽的时光稍纵即逝。走下廊桥,我们随意找了间餐厅果腹,当然也选择在室外落座。眼前的风景如此秀色可餐,口中食物是怎样的味道反而被忽略。不知不觉中周围就暮色四合了。
街头澄明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投射在湖面上大片的光斑不断被风吹出层层皱褶,空气里也增添了更多凉意。婉约静谧的卢塞恩湖,远远近近、重重叠叠的山峦,高高低低的楼群,从明到暗,逐渐被夜色隐没。
别了,赏心悦目的卢塞恩。说不定将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想念你了,再来与你约会。
******上文by逍遥白鹤,以下照片拍摄者均为逍遥白鹤夫妇******
我们从少女峰驶往卢塞恩的途中所见......
横跨罗伊斯河面的卡贝尔廊桥:
湖畔众生相:
憨态可掬的天鹅们:
我们就餐的餐厅和部分美食(瑞士的物价较高,特别是廊桥附近,一瓶水都要卖5个欧元呢):
敬请各位朋友继续关注我们欧洲游记的更多精彩!
这不奇怪,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无时无处不是利弊、荣辱交织存在。作为祖国的外交官、作为我的好友家庭party上的贵宾,我尊重并且欣赏他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与才华。他的政见我不一定都赞同,但我内心深处祝福和期冀我的祖国方方面面越来越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牢骚太盛防肠断,我们不讳言缺点遗憾也不应对中国这些年取得的正能量的成绩一概否定吧。
你好,对不起才看到您的留言。是金子总会闪光,杰出的人物和才华自有公论,诺贝尔奖少数评委评出的结果永远无法取代或囊括全世界所有读者的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