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白鹤的BLOG

日子是流动的河水,记忆是沉在水底的石头。
个人资料
逍遥白鹤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遨游德意志:法兰克福,古今交错光影鎏金(上篇)

(2025-05-22 22:06:40) 下一个

文字:逍遥白鹤

手机照片拍摄:逍遥白鹤夫妇

 

我们夫妇今春的德意志游历始于4月26日,当天午后我俩从芝加哥直接飞往法兰克福,于第二天早晨抵达法兰克福国际机场(FRA)。据悉,这个机场如今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在欧洲仅次于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和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排名第三位。

法兰克福虽然不是德国名列第一的城市,但此为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由于德国联邦银行(德国央行)及欧洲中央银行均选址于此,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经营德国80%以上的股票,多家大型商业银行总部也设立在这里,实质上已成为德国及欧盟的经济首都。法兰克福掌握了全德国乃至全欧洲的巨大财富,遂有“美茵河畔的曼哈顿”之戏称("Main"hattan或Manhattan am Main),分量非同小可。

江山锦绣、历史繁复、承载了太多悲喜往事的德国早就列入了我们的必游List,而促使我们今年成行的缘由,是我先生4月底受邀去法兰克福参加一个有三天日程的医学学术会议。我们顺便会后在法兰克福稍作浏览,然后租车自驾,奔赴名闻遐迩的巴伐利亚“浪漫之路“上的几个景点,最后走访了德国首都柏林。

不知是疫情的扰乱还是年纪的关系,我的拖沓习惯日盛。近年里的几次出游图文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干脆打入冷宫,加上有了可以顺手连发数图的微博朋友圈,旅途中随机分享了不少短平快的内容,博客游记便一拖再拖。实在惭愧,人家许多上着班的博主码字发图都比我这个闲人勤奋。承蒙有文学城的热心网友还惦念着我这块小园地,温馨留言问询我的近况,我实不该任由它继续荒芜,慢待了这里的老朋友们。今日始,我就趁热打铁、粗枝大叶地按地点分篇,分享一下我近期去德国游历一番的所闻所见。

我们在法兰克福住宿的酒店是NH Collection Frankfurt Spin Tower Hotel,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以搭乘到地铁,出行十分便利。这个城市地铁的标志是一个大写的U字,站台内设有自动售票机,触屏上可以选择英文。我们选购的是一日有效的车票,然后刷卡付款。德国的公共交通无人验票,据说是有专员抽查的,一旦捉到逃票者必予重罚。几天里,我们老老实实地购票,但从未遇到查票的人。从这点看来,德国民众的自觉意识还是很高的,否则公交系统不就成了赔本的生意了。

酒店的餐厅很气派,饮食品种也很丰盛,我们每天都曾在此享用早餐。

 

罗马广场(Roma Square):修建于中世纪时期,位于法兰克福老城的中心,是法兰克福现代化市容中唯一仍然保留着中古街道面貌的广场。广场四周景点环绕,北面是美丽的美因河,西侧为旧市政厅,东面不远坐落着高大的法兰克福大教堂。1944年,该广场受到盟军的猛烈空袭,几乎全部炸毁,战后经过重建又恢复了昔日的容颜。令人不由得钦佩人类奋力重建家园的坚韧。它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广场之一,每年圣诞节期间,也是法兰克福圣诞市场的所在地。

走出地铁站就抵达罗马广场的入口小巷了。

正义的源泉(Gerechtigkeitsbrunnen):修建于1611年,在1612年罗马皇帝马蒂亚斯的加冕典礼上,喷泉里喷出的是红白葡萄酒,普天同庆、与民同享。

在广场上表演杂技的黑人小哥。

广场周边遍布餐馆酒吧和各种旅游礼品商店。我很喜欢站在店铺门前的这个憨萌小熊。

我身后就是罗马人市政厅。

罗马人市政厅(Römer Rathaus):这三幢精美的连体哥特式楼房,呈阶梯状的人字形屋顶,别具一格。神圣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是皇帝加冕的庆祝活动场所。其皇帝大厅里保存留着52位皇帝的肖像,如今是法兰克福市长办公室的所在地。看到有衣冠楚楚的男女们鱼贯而入,我们俩也企图走进市政厅里面看个究竟。可是推开玻璃门就被里面的工作人员拦住了,说是当天有重大活动,不对游人开放。

步出罗马广场视野豁然开朗,清波荡漾的美茵河呈现在我们面前,河上通往彼岸的铁桥(Eiserner Steg) 赫然出现。这是欧洲第一座吊桥,也是一座步行桥,连接着市中心与萨克森豪森区。这座新歌特式风格的铁桥从1869年就开始修建,历经多番改建,直到1993年才形成现在的模样。桥栏杆上挂有许多同心锁,寄托着众多情侣永结同心的美好愿望。游人们可以沿着铁桥走到对岸,悠然欣赏美茵河两岸的秀丽风光。

 

歌德故居(Goethe-Haus):法兰克福是歌德的诞生地,这位德国最受景仰的人文思想家,他的名字与德意志文化的传承及传播紧紧相连。法兰克福大学即以歌德之名为大学命名,德国政府也在世界各地成立歌德学院致力于德语教学。歌德在德语文化世界具备国粹瑰宝的地位,让法兰克福这座城市始终散发着与有荣焉的光彩。

歌德出生的房屋位于市中心附近的格罗撒·希尔施格拉本 (Großer Hirschgraben) 街,建造于17世纪,最早于1733年由歌德的祖母购入。1749年,歌德在这里出生,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当时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

歌德从小对文学很感兴趣,但受到父亲律师身份的影响,16岁时前往德国莱比锡学习法学,曾在德国韦茨拉尔市的最高法院工作过一段时间。1870年代,他决定返回家乡专注文学创作,在这座故居中写下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戏剧《格茨·冯·贝利欣根》等。

歌德于1775年移居魏玛市,这栋房屋于1795年出售,此后多次易主,直至1863年由德国地质学家 Otto Volgar 设立的基金会购入。这座故居曾在二战中严重受损,后根据历史资料与歌德的回忆录进行复原。

20世纪初,该基金会新购入一处故居旁的建筑改建为歌德博物馆。1954年,歌德故居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这栋楼房共有四层,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为洛可可风格沙龙和音乐室,三层走廊上有精致的天文钟,四层是诗人的房间。在歌德诞生的房间里摆放着刊登歌德出生消息的报纸,房里大部分的家具都是复制品,仅有少部分的原件。

游客还可以看到位于二楼的歌德书房 (Goethes Studierzimmer),这里的布置依然保持了原样。 这位大师就是在这里创作了《葛兹·冯·贝利欣根》(Götz von Berlichingen)、《原浮士德》(Urfaust) 和《少年维特之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而厨房、起居室和会客室里的设施和家具都保持了后期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市民住宅文化特色。

走出歌德故居的小巷,不远处是一个十分宽阔的广场。现代建筑与古典楼宇在璀璨的阳光下交相辉映,景象巍为壮观:

 

我们随意走入广场周边的一个咖啡屋小憩解渴,发现这里的来客大都是年轻的时尚男女:

那就让我们两个“老家伙”也感染一下年轻人的时尚气息吧......

 

 

此篇内容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逍遥白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早,谢谢光临,敬你一杯卡布奇诺咖啡!我今年前几个月家中琐事和应酬活动有点多,没顾上常来更新博客和走访博友,空闲了赶快来补过… :)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赞美丽优雅的白鹤,好久不见!游记翔实,文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