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

Bater王阿仁,2005.7在文学城开始发表史记人物系列,陈平,萧何,韩信。。。
个人资料
正文

《史记》人物——仙人指路话张良(2)

(2006-06-29 10:33:09) 下一个
(2)褐衣堕履石圯下

张良‘居下邳,为任侠’,就是很讲个义气、爱打个抱不平,加之天资聪颖,很快就引起了周围的人的注意,是金子么,搁哪儿都免不了发几下光的。

这块金子发的第一束光是救下了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在逃的杀人犯项伯。项伯这个人,头脑比较简单,武侠小说看得贼多,满肚子都是受人点滴之恩当灌水相报、为朋友该两肋插刀云云。这不,自己的一哥们喝花酒的时候,与另一个纨裤争风吃醋,咱老项一激动,在那纨裤肋上狠狠插了两刀,犯下死罪。自然,吃官司坐牢俺是深恶痛绝的,干脆去仗剑江湖、潇洒走一回。

跳进了水里才发现江湖险恶、远不是那么浪漫旖旎,动不动就以身相许的美艳侠女一个没见到,想和他断背的络腮胡子倒碰上一打,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更要命的稍不留神就得被官差逮捕归案。天幸碰上了张良,张哥的水平自然比老项高了不只一个档次。跟着子房,再也不用饿了喝风、困了宿露,于是这老项对小张的感激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决心为了张哥再插谁两刀。后来在鸿门宴上,项伯力助沛公脱险,即为此也,后话。

这块金子发的第二束光是吸引了一位隐居于此的世外高人的眼球。老头儿身怀奇术,欲觅传人,然世间碌碌,智者难觅。这姓张的外乡人倒是根好秧子,只是聪明有余而隐忍不足,遇事爱出头,殊非保身之道,连那赵家的狗都要多看他两眼呢,真传给他,恐怕等不到施展小子已然翘了辫子了,唉...再等等看吧...

张良也在为自己的锋芒毕露付着代价,毕竟是大秦公安部发了红色通缉令的,姓名可以改,可这个口音却在时刻揭发着这位其实是第一代移民,好几次被移民局抓住都差点被引渡到那个壮士身边以验明正身,亏得自己的急智,更亏了通缉令上那幅画像与自己的外貌差了十万八千里,才终得湿着裤裆子逃脱。

几经波折,张哥终于认识到夹着尾巴做人的重要性,提出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临时生存纲领,自行在手心里用针纹上一个“忍”字。后世纹“忍”之风,概始于此焉。

那位世外高人发现咱张哥的尾巴终于夹起来了,估摸着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为防意外,老人决定最后面试张良一次。

一日张哥信步溜达到一座石桥(圯)上,心里还在琢磨那壮士平日里在三分线外投铁棰都百发百中,为何当日站罚球线上却把铁棰扔副车上去了。就见‘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直眉瞪眼盯着张良,毫不客气发号施令:“小P孩儿,下去把老夫的鞋子拣上来!回头看什么?说你哪!”张哥故态萌动,怒从心起,‘欲殴之’,一握拳头手心有点疼——敢情纹伤感染,至今未愈——倒提醒了张良,手心里可纹着个字呐:“忍住啊,这糟老头吃了苦头,保不齐又去举报本公子如何如何...得,就算俺当把敬老模范好啦!”

乃‘强忍,下取履’,谁知老头儿得寸进尺,曰:“给老夫穿好!穿呀,你倒是穿呀!”张良肚里自有骂字经出版发行,却少不得在“忍”字经的光辉指引下,‘因长跪履之’。老头儿‘笑而去’——得,这等无理取闹他都能忍,面试PASS!

张良看着老头儿远去的背影正满头雾水,那老头儿又圈回来了,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曰:“‘诺’。老丈既有言相教,适才却何以离去?”老头儿哈哈一笑:“岂不闻人有三急乎?”笑声中一身褐衣飘然而去。

张哥倒想看看这老头儿臭鞋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遂于‘五日平明’登录上线,那老头儿的头像早在那儿闪烁着了。张良正要打招呼,老爷子扔下一句话:“‘与老人期,后,何也?’您嘞,‘后五日早会!’”,就怒气冲冲地下线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逼着公鸡早早打了鸣就摸到了桥上,‘父(老头)又先在’,不等张良发送任何信息,那边发过来一句:“‘后,何也?’你小子,‘后五日复早来!’” 人这边打好了一句话正要发送,那边头像已黯然无光矣!

张哥心话:“搞什么玄虚啊?本公子倒要看看这破ID后面到底藏着什么私货!”于是又过了五天,张良干脆不卸冠带,全须全尾站在床上等到二更半就往桥上摸,终于赶在老爷子之前亮起了小鬼脸。‘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这老小子终于满意了!

老人往怀里一阵猛掏,‘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张良还想问点别的,老头儿止住他:“啥也莫问,放心,绝对正版!十年后你一准儿发!‘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老夫的马甲啦。”‘遂去,无他言,不复见’。张良‘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相传十三年后,已辅高祖刘邦成就大业的留候张良,‘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恭恭敬敬扛回家进香上贡。‘留侯死,并葬黄石’。

黄石公授书一节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其可信度历来存疑,更有人言其实为张良随沛公后的自我包装。然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这一段的逃亡生涯,迫使张良完成了从一个“任侠”到一个“忍”者的过渡,所以后来张良处事,总能冷静思考、理智抉择,而不是头脑一热,就要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其二,张良在下邳这段时间,发奋苦读过,冥思苦想过,其后来的智谋即源于这一段时间的求索及思考,至于读的是《太公兵法》也好,《九阴真经》也罢,已经不重要了。

---------------------------------------------------------------------
附《史记》原文: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後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原文发表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