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入驻秦地,实在是太喜欢关中这块地方了。也难怪,‘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再加上秦后宫的佳丽三千,任谁也舍不得拱手让人不是?于是乎刘邦也不知道听了哪位狗头军师的馊主意,‘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打算堵住函谷关,不放别人进来染指这煲靓汤。这可惹急了本来是沛公哥们的项羽,函谷关一战,刘邦被扇了个满地找牙,刘家军遭到自组建以来第一次完败。项羽终于拥兵入关,自封西楚霸王,大刀一挥,把天下化整为零,分封十八路诸侯! 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巴、蜀、汉中在当时都还是兔子不拉*屎的荒蛮之地,明眼人自然一眼就看出项羽这厮那一脸的阴笑:“嘿嘿,给你刘三这几块边皮角料,我我让你吃不饱穿不暖,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在分封大会上,刘邦慑于霸王之威,强装笑脸委委屈屈接受分封,回来的路上一想起手下那帮出生入死的马仔,心里头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满不是味儿:“他妈那个蛋,这让本公怎么跟手下诸‘公’交待呀?大家伙跟着俺东拼西杀,到头来就为了去那荒无人烟的地方代替兔子拉*屎么?...说不得,只好演演戏了,且看看俺手下这帮弟兄的反应再说,嗯,就这么办!” 刘邦一回到营帐就把一批高级将领召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一边骂三字经,一边通报了项羽分封的惨无人道,末了还情绪激昂的高呼:“项羽这厮欺人太甚!本公‘欲(与诸公)谋攻项羽’[注],弟兄们抄家伙,这就一块儿去抽他丫的,大不了鱼死网破、玉石俱焚、同归一尽...” 呵呵,生怕大家真的抄家伙出门,赶紧捎带上“鱼死网破...”云云提醒大家,现在去和项羽死拼哪,一定死得倍儿难看! 周勃、樊哙等将领自然也听出了老大的话外音,‘皆劝之’,劝是劝了,可对将来到底该怎么办却是张飞穿针线——大眼瞪小眼,难道真的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么?巴、蜀偏僻,人烟稀少,没了老百姓供咱们剥削,别人不来打咱们,咱们自己先一个个饿了个英年早逝,总不能靠樊大胡子整天价猎杀野狗来养我们吧! 关键时刻,萧何不能再自顾自品茶了,站了出来,力主暂时忍辱负重,接受鸡肋,移民巴蜀,开发大西南!‘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虽说汉中之地目前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可在那儿当个穷老大,也总比现在去白白翘辫子强啊,不是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吗?蜀中虽穷,然土地肥沃,不过是因为人口不足尚未开发罢了,‘臣愿大王王汉中’!———注意,第一个称刘三为“大王”者,萧何也! 一看大家伙还是满脸旧社会提不起胃口,萧爷也不竟慷慨激昂了一把:“咱们‘收用巴、蜀’,‘养其民以致贤人’,弟兄们自己先憋着点勤俭一些,优先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制定优惠政策,休养生息;拥有了民心,有本事的‘贤人’就容易被吸引过来;只要有了能人,我们就可以‘还定三秦’,然后‘天下可图也’,到那时诸位就可以放开肚皮腐败,要补上这一段拉下的亏空,不费吹灰之力!” 萧何为政的本事,那是有目共睹的,他既然说愿意去治理巴、蜀,自然大有指望,至少肯定是不用为米袋子发愁了;躲过了今日这番风口浪尖,他日杀将回来,吃香喝辣,未必遥不可及。于是乎来了个角色大变脸,大家伙一起反过来劝刘邦入蜀称汉王! 看看刘三这耍无赖的水平,明明是他在项羽面前装了回孙子,回来这出戏一唱,一来充了把好汉,保住了作为老大的颜面;二来摸清了各位将领的心思,争取到了大批愿跟随入汉的高级将领;三来把主张入汉的责任转移到了诸将头上,等过到那边,谁也休想因为待遇差闹情绪,因为...因为是你们自己要来的啊!———呵呵,高明!有一套,是块做大事的料,萧爷眼光要得,硬是要得! 然而大家都忽视了萧爷的另一个话外音,萧何强调,要还定三秦、争霸天下,光凭在座的这群地痞流氓是不够的,还需要另招‘贤人’!言下之意,咱们今儿混到这份上,毕竟还是兄弟们缺少盐分,咸(贤)得不够!萧爷虽然没有明说,其实已然认识到现有诸将军事天分的不足,要不然函谷关一战,能让人揍的这么跟三孙子似的?从此萧爷开始留心咸菜(贤才)的发掘,从而直接导致了一代兵仙韩信这根超级咸菜的脱颖而出,后话。 既然大家都同意辅刘邦称王,那就赶紧整编动身吧。第一步是给马仔们授衔,前已提及,汉王对这些侯啊爵的,从来没当多大个事,于是乎叽里卡嚓就派出一大堆高帽子,一串侯啊爵的把诸将摆得服服贴贴,虽然暂时看不到实惠,那也能先拿这虚名过过干瘾,再说这些名头就象汉王打的白条,等条件改善了,老板得兑现的。 小子我以为这次弟兄们加官晋爵,汉王唯一认真的就是封萧何为丞相。鉴于汉王的个性,其前后封过的丞相至少有一个班,韩信、樊哙等都曾经挂过丞相之名,但萧何处在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历时最久,从刘邦初为汉王,一直到萧何去世,都不曾有人越过萧爷,这足以昭示刘邦对萧何与众不同的器重了。 汉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汉都城南郑。这一番长征,可让兵将们见识了什么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姥姥的,见过偏僻的,没见过这么偏僻的!由于环境恶劣,汉军的士兵和下层军官普遍对前途丧失信心,‘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一路上动不动就有几十号子人不见了踪影,汉王也无可奈何,只好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溜去吧”来安慰自己。 到达南郑安顿下来之后,萧何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研究从咸阳搬过来的那些图书,主要精力自然是在琢磨巴、蜀、汉中以及三秦之地的地理人文,琢磨如何使这片封地上的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琢磨如何把三秦这片乐土纳入汉王版图... 这一天萧何正在研究这一片地方的MM们为什么即漂漂又能干,简直能和诸“公”一样当壮劳力使,听见外面一声震耳欲聋的马厮,就知道是夏侯婴这厮到了,哼哼,每次都说是拉本相出去兜风健身,还不是为了让我帮他遛那几匹从秦宫搞来骏马?别人骑马上就知道狠抽鞭子,不如俺这副好脾气!这扣门精,霸着这么些好马,宁可请人帮着遛,赠给本相的偏偏是他淘汰下来的老货,还不是以为俺不懂养马?幸亏俺不好那口儿,俺脾气好,不和这厮计较。反正俺想这些MM也想得头昏脑胀了,那就和你出去换换脑子吧。 一边想一边扔下图书低着头往外走,还没出门呢,却和风风火火往里闯的夏侯婴撞个满怀,差点就玩个四脚朝天,还好夏侯婴手快,才一把给扶住了,此公如今不叫“夏侯司机”了,受封“太仆”,称‘腾公’,其实还是汉王的司机!这腾公顾不得问丞相肋骨断了几根,就眉飞色舞直嚷嚷:“丞相,我发现个人,来劲!来劲!” 到底这夏侯司机发现了何人,又为了何事而来劲,且看下回分解! [注]萧何劝刘邦就汉一节引自《汉书》,《史记》中缺。 原文发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