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慌中度日
从第二天开始,梦洁按照温警官的要求,手机24小时屏幕共享,在微软的Teams上每两小时汇报一次自己的行踪。 比如668起床了,668出门上班,668到达公司,668吃午饭,668下班,668回家了,如此等等…
晚上则必须和温警官视频汇报。都是温警官先发一个短信说好时间,然后他会拨号过来,要求梦洁打开视频,但是他自己除了第一天梦洁报案的那一次外从来不露脸。
每次视频汇报温警官都会表现得极为关心,会问你今天怎么样?有没有特别的事情?有没有异常?安不安全?有没有想起来有什么信息要提供的?
第三天,温警官要求梦洁写一份自述,要描述事情的过程(从保险公司的电话开始),名字,地址,家庭情况,包括父母亲的信息,哥哥家庭的信息,在国内时的详细情况,在哪上的大学?为什么去美国,怎么去的? 到美国以后的详细情况,当时在美国和丈夫是怎么认识的? 经济来源是什么?主要支出是什么?个人信息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关系亲密的朋友?梦洁全都一一如实写下来了,朋友名字也提供了两个,因为这两个是经常跟她打电话的,他们的视频监视都知道,梦洁不敢不写。不过温警官并没有要求提供朋友的详细信息。
梦洁把自述传给温警官,温警官过目后说梦洁写的自述不过关,太简短了,没有检讨自己,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梦洁又花了一两天重新写,这次加很多自我批判,比如由于自己缺乏防范意识,让坏人利用自己个人信息去开银行账户,然后用这个账户去洗钱,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给多个无辜的家庭造成了伤害。经过温警官的批评和教育帮助才深刻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自己一定要协助公安机关,把坏人绳之以法。事情过后要把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传给周围的朋友。梦洁这次上纲上线自我批判,写了1000多字,总算是在温警官那儿过关了。
接下来温警官要梦洁列一个清单:包括她所有的银行账号,投资账号,信用卡账号等等。
梦洁听着有点不对劲,因为她有一个朋友也是被警察要求提供这些信息,后来发现是个骗局,当时还是梦洁提醒朋友这个是骗局。于是梦洁就给温警官讲了这件事情,质问温警官为什么要问这些信息?此刻的梦洁应该是清醒的,可是糊涂之处在于跟骗子讲道理。
温警官听完后暴跳如雷:你玷污了我的这一身警服和职位。警服可以作假、名字和警号都可以做假,但是警局可以作假吗?犯罪分子可以跟警员视频吗?(第一天报警的时候是在一个貌似于警局的办公室里)骗子这是在玩心理游戏,虚张声势,先发制人。
看到温警官发这么大的火,梦洁吓了一跳,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搞错了,冤枉他了?
温警官:既然你拒绝配合,那你就准备两套衣服,等我们专案人员随时来抓你归案。
说完温警官就把视频电话挂了。
梦洁听到会来美国抓她,被吓晕了,赶忙到微软Teams上给温警官发信息呼叫429(这是温警官的行动代号),说觉得不可理解他的态度,自己又没有说不配合。
温警官似乎冷静了下来,也上了微软的Teams回应梦洁,说没事。
温警官这欲擒故纵的玩法还挺熟练的。
温警官又回到要梦洁把她自己的财经信息列表传给他们,银行账号,是在哪个银行?多少钱?信用卡的话可用额是多少?所有的账号都只用给后四个数字。这是骗子们的另一个聪明之处,只要最后四个数字好像不是要窃取账号的信息,梦洁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梦洁有不少信用卡,所以她只列出了主要的几个,结果温警官说你还有好几个没有写上去,比如xxx,梦洁这才想起来她的手机是共享屏幕的,所有一切温警官都看得见,一个也别想漏掉。
因为所有的家产都报上去了,梦洁心里很害怕,还是留了一个心眼,赶紧把所有的银行账号和退休账号都改了密码。
温警官说他要整理这些资料,然后汇报上去,这样就可以开始调查了。
温警官又把田慧宇的头像和简历连同五六个犯罪嫌疑人的资料一起给梦洁看。问梦洁这里面有没有认识的?梦洁说知道田慧宇,温警官的声音一下提高了:什么?你认识田慧宇?梦洁提醒温警官是他以前给她看过照片的。可见审讯的时候七问八问的,总是要把你绕进去。
温警官最后说到他明天会去监狱提审田慧宇,看田慧宇有什么交代的吧。
梦洁从此刻起又担心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专案人员抓回中国。
未完待续…
我们要想的是在杀猪盘所有的各种骗局中到底有没有漏洞?应该都是有的,只是杀猪盘在利用人的一些弱点令其失去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