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里居然有人说李杨获诺奖的排名(贡献大小)是由评委会定的,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2025-10-27 05:26:55) 下一个

不说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任何一个平台,要发表一个论文,他们看中的是论文本身的价值。你两个作者也好,十个作者也好,排名先后100%由作者们自己定,自已定,自己定!和评委会无一分钱关系!对论文的贡献大小,只有作者们自己知道,评委或编辑吃饱了没事干来管这事,要管他能管得着吗?!

李杨的获奖论文,版面上的排名李先杨后,说明是他们共同认可的排列。怎样认可的,只有他们二人知道。

共同作者发表论文,排名先后分两种:一种是贡献大的排前,贡献小的排后。还有一种常见的是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名。后一种往往是贡献不相上下,难分高低的时候的处理。

所以论文共同作者的版面排名先后,完全不能因此断定是谁的贡献更大。

而共同作者诺贝尔颁奖仪式,谁先上台,谁领奖,谁后上台,跟在后面,这个讲究就大了!

先上台的,而且是挥着手上台的,肯定意味着贡献更大。奖证不能同时发到两个人的手上,接受奖证的那位,就更是主要贡献作者了。

杨争的就是这个!!!

从杨的一生来看,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比忠厚的李心眼不知多到哪里去了。

他们的论文虽说得到诺奖,但高深精端,根本没有几个人会去拜读,那个版面排名,几个人看得到?看到了,也不一定说明排名在前的贡献就更大。而诺奖颁发仪式,那是公之于世,万人瞩目的场面,是有历史记录的。杨挥着双手率先上台,接过奖证,李像个小弟跟在后面,那就是向世界公示了:我老杨是这个论文的主要贡献者,李就像是个打杂的!

杨怎样说服李让他先上台,大家可以脑补,但李和杨闹翻,却肯定是因为这件事情。估计李年轻忠厚,被杨花言巧语说服了后上台。结果现场杨的表现,气氛,和后来的效果,让李觉得上了当,自己莫名其妙的矮了一大截,才和杨翻脸。

整个这件事,版面排名和上台秩序有矛盾,然后二人闹掰,是一条很清楚的线索。

至于那些说贡献大小是由评委会定的人,不是没上过大学,就是一辈子没发表过论文,不懂还瞎说。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