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亲多次讲述的一个故事:平凡的父亲(2)

(2025-10-20 13:49:00) 下一个

2025年10月21日    父亲多次讲述的一个故事:平凡的父亲(2)

父亲的一生,一如他的名字,善良,敦厚,朴实;父亲的名字,不仅蕴含着爷爷奶奶对子女的期盼,更是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绵绵不断的厚望。每个家族或多或少,或显或隐,都有其传承的独有家风,也许刻在了基因里,也许流淌在血液里,或许书写在家训里,或许传递在故事里,一代代。来来去去,生生死死,留不住的是色身的皮囊,永存的是血脉里的情愫。

父亲曾经讲述过一个祖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在父亲还健在时,特意再次讲给我的儿子听,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明白,这不仅仅是家族传承的故事,更是祖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物质财产终有期限,精神财富却可流传。故事是这样的:大概是父亲的姥姥爷爷辈,家道还不错,出了几个读书人,其中一位才学八斗,某年去参加县试,在赶考的路上碰到一群蚂蚁,本想绕行一走了之,却想到,蚂蚁在路上不免被来往的行人踩死或车辆碾压,于是,小心翼翼地捧着土,连同那些小蚂蚁,将它们移至路旁的安全地带,方才放下心来,急匆匆地继续前行。这位祖先并非迂腐得脚不沾地,怕伤了蚂蚁,只是有缘遇见了一群小生命,不忍伤害,恻隐之心起,尽心而为之。话说,后来这位祖先在考场上发挥得还算顺利,只是在一关键之处,举棋不定,就在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之际,突然一只蚂蚁出现在卷纸上,爬到了某个字上不动了,恰恰就是蚂蚁这一点化,犹如神来之笔,让他茅塞顿开,最终考取了县试前列,算是超水平发挥了。若不是父亲亲口道来,还以为听了一个聊斋故事,依然清晰记得,父亲在讲述时脸上的神情,他的微笑里洋溢着淡淡的自豪,末了,不善言辞的父亲总结道: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得,尽量多出好心,多做好事,老天爷看着呢!

真的是,善恶一念,念念回响。什么是善良?

善恶一定是伴随有概念和体验的。我看到一个孩子摔倒了,我心疼,我上去把他扶起来,这个举动,这个恻隐之心,叫“善”。并不是我有意为善——你饿了,我给你买个面包,我觉得我帮助了你,那个不叫“善”,那个叫“义举”,“义气”的“义”,那个叫“义举”。善,一定是建立在无所求的基础之上的,那个叫“善”。一颗柔和的心,有一个恻隐之心,那个叫“善人”。一个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的这种恻隐之心,这个叫“善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明了的土垚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对的,老人也是宝, 哈哈,你好聪明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老人的话多听多受益。
我看到手捧蚂蚁,就想一定会留下蚂蚁在身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