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Maria是我参加志愿者组织后遇到的第一个学生。这个志愿组织旨在帮助乌克兰人在线学习外语。其初衷是为了让乌克兰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战乱期间,依然坚持学习一门外语,保持与外面世界的交流与联系。
志愿者导师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不同背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英语国家的母语者,亦有不少退休人士。而以学生身份来到这里的乌克兰人,以成人为主,其中许多是目前战斗在前线的士兵。他们在战前可能是大学生,可能是艺术家,可能是作家,或商人。。。也有仍旧留在乌克兰或在其他欧洲国家以难民身份生活的普通乌克兰平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受过比较好的教育。
一般,我们是经过配对方式,根据双方提出的偏好,结成一对一的师生对。也有小组形式学习,满足希望系统学习英语的需求。实际上,对大部分所谓的师生对,与其说关系是导师和学生,更不如说是学习搭子或聊天搭子。作为志愿者,心里都怀有同样的信念:我们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帮助他们学习了多少单词、语法,而是在正常的交流中传递外界的支持,安抚他们饱受磨难的心灵,舒缓战争带来的压抑情绪。
在这样的期待下,我与Maria成功配对。我在偏好设置中明确表示,我不是native,只是在英语环境中生活多年的华裔;因此更倾向于进行日常口语练习等。Maria战后到了斯洛伐克,并很幸运在那里找到了工作,她是70后,战前在乌克兰是大学老师和软件工程师,她有一定的英语基础,阅读和听力都不错,但是口语很差。我们因此成为非常合拍的一对。
在成功通过面试,加入志愿组织后,导师们会收到一份温馨提示提醒导师在与乌克兰学生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譬如不要刻意提到关于战争的话题,避免涉及政治话题等等。
我和Maria的线上交流就这样开始了。一开始,我很谨小慎微,避免触及任何与战争、俄罗斯相关的话题内容。然而,随着彼此逐渐熟悉,聊天也逐渐自然流畅。虽然我们尽量不触及那些话题,但如果涉及到,我们都能很平静的应对。
我们的谈话话题非常广泛:比如她感冒了,我们会谈论当地的医疗保健、就诊和药店等;我谈及外甥的大学申请,又会谈到欧洲和乌克兰、斯洛伐克的教育体系、升学途径等。由于年龄相仿,我们还会谈聊到各自的职业经历,比较不同国家的就业环境。
谈及学习外语,她问我会说几门外语。我告诉她后,自然而然的问她,你呢?她回答到,乌克兰语、斯洛伐克语、一点德语,和俄语,但是我从来不说,你知道原因。
我们还聊到帮一只猫找领养,意外的发现我们都是动物热爱者,都曾经养过巴哥。俄罗斯全面侵略乌克兰后,她和丈夫搬到了斯洛伐克。为了把她的宠物巴哥带过去,她往返乌克兰和斯洛伐克好几次,历时几个月终于准备好一切入欧盟的文件,最终开车历时十几个小时把巴哥带到了斯洛伐克。不幸的是,今年早些时候,巴哥因病走了。她后来在斯洛伐克的一个动物救助中心申请领养另一只巴哥。起初她对领养充满了期待,还向我展示了那只巴哥Carrot的照片,并详细介绍了领养流程的各种安排。可惜,几周后,她很失望的告诉我,她的申请未获通过。我很不解的问她为什么,一开始她并没有说很多,但在我的连续提问下,她逐渐讲述了整个过程:为了成功领养,Maria每月向救助中心捐款,提交了各种资料文件;经历了电话面试和家访后,她提前准备了各种礼物,等待去救助中心与Carrot的第一次见面;但在被改期了2次后,她终于去到了领养中心,却未被允许进入领养中心的大门,只是在大门外短暂的和工作人员牵着的Carrot见了一面。Maria是一个很有教养的知识分子,说话很有分寸。之前我们也曾聊到过她在斯洛伐克的经历,了解了斯洛伐克人对乌克兰人的感情和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她在讲述申请领养Carrot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时,我没有听到一个抱怨的词,但却能深深感受到她内心的失望,以及可能因为难民身份引致领养失败的无奈。
我们的线上会议通常是每周1次,但她为了更多的练习,后来增加到1周2次。她是典型的学霸和高度自律的人,即使是在乌克兰期间,都从未错过线上约会。由于她母亲已年过八十,仍留在乌克兰。每个月她都要驾车回乌克兰探望母亲。每趟旅程大多需要20个小时,其中在边境上过关就需耗费几个小时。所幸她母亲所在的小城靠近西部,目前情况相对安全。临近圣诞节,我们聊起了节日计划,她告诉我,她打算接母亲到斯洛伐克度过节日。如今乌克兰已经十分寒冷,加上俄罗斯近期不断袭击乌克兰发电厂,导致电力供应紧张。即使是在她母亲所在的西部地区,也因为空袭而实施每天大约4小时的断电,有时在早上,有时在晚上。想象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寒冷的冬天,独居在黑暗和没有暖气的环境中,该是何等的困难。Maria曾偶尔在谈话中提到她的儿子。虽然我对她儿子的情况非常好奇,但是我自始至终都没有问起过。
与那些流离失所、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抗争的乌克兰人相比,Maria现在的境遇要相对较好一些。我和另一个志愿者聊天的时候,就听他提到他的学生,一个生活在基辅的年轻人,为了安全,经历了频繁的搬家;他们的线上会议也经常因为空袭而中断。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志愿组织中有两位曾经是前线战士的学生牺牲了。网站上还刊载着他们用乌克兰语和英语创作的诗歌、散文。我忍不住将其中的几篇翻译成了中文,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他们的文字,让他们为自由付出的一切,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