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天柱山之三:山顶及下山。
天柱峰巍峨挺立,云雾在山腰缭绕,胸中涌起畅快与自豪,又征服了一座中国名山。
天柱猫
渡仙桥
绝壁
双乳石
海狮
石桌石凳
青龙背:那是一道裸露的花岗岩山脊,修长而挺拔,两侧皆是深壑,风一吹来,心跳都会加快。山道狭窄,只能容一人缓缓前行,脚下的石板像刀削般锐利,抬头则见龙背直通云端。
炼丹湖:
卜居亭:“卜居”二字,取自“择地而居”“寄身山水”之意,既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象征淡泊明志、不慕权势。
凌霄松:常被视作天柱山精神的象征,体现了坚韧、顽强、不屈的品格。许多文人墨客借它抒发胸怀,把它与黄山迎客松、泰山五大夫松相提并论。
帝坐石:像皇帝坐的巨大龙椅。
李白题诗: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下山时,我们选择了百步云梯。这是一条非常有特色的路线,由天然石阶和人工修筑的险道组成,蜿蜒在峭壁之间。
天柱松:它根扎在裸露岩石的缝隙中,主干遒劲挺拔,向上高耸,与主峰相互映衬。树姿雄伟,枝叶繁茂,宛如擎天之柱,因此得名“天柱松”。天柱松不仅是天柱山松树奇观的代表,更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被誉为“天柱山精神”的化身。
擂鼓石:是一处极具趣味性的奇石景观。因其形状酷似擂鼓而得名。传说古时若有人敲击此石,会发出浑厚的回声,犹如击鼓,声震山谷。
古炮台:清末、民国时期,天柱山因地势险峻,成为兵家据守的要地。当地军防曾在山巅修筑炮台,以扼守进山要道。如今的古炮台,石基、台座依然保存,静静伫立在山顶。周围野草丛生,石痕斑驳,仿佛在向游人诉说当年的烽火岁月。
百步云梯:因为太险了,胆小的人只敢倒着走或侧身走。
这条沿悬崖修建的石阶如长龙般蜿蜒,70度坡度,异常陡峭,虽步步惊心,却让人体验到另一种紧张与刺激。让人既小心翼翼,又兴奋异常。
途中经过总关寨,只见寨门高耸,石墙坚固,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守关的威严与气势,让整个山林探险的历程更添一份历史厚重感。
回到山下,山风拂面,鸟语花香扑鼻而来,仿佛经历了一场险与奇的历险后,终于回到大自然温柔的怀抱。疲惫的身心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也为天柱山的壮丽与奇趣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天柱山风景绝佳,却游人稀少。奇松怪石、险峰峻谷的壮丽,甚至比黄山更胜一筹。只因同在安徽,才被黄山的名声掩盖;若置于他省,绝对会成为“顶流”景点。
早知有天柱,何必上黄山!
爬山消耗了大量体力,下山后我们找了一家土菜馆歇脚。四个人点了五道菜,再配上一瓶天柱山老酒,吃得盘干碗净,喝得酒瓶见底,疲惫一扫而空,只剩下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