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普梅打鸟偶遇高手

(2025-11-18 09:48:52) 下一个
开普梅(Cape May)是位于新泽西最南端开普梅半岛的海滨小城,以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美丽的沙滩和各种美食闻名,是夏天度假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候鸟大西洋飞行路线正好经过这里,开普梅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鸟类爱好者的天堂。

根据若妮儿提供的情报,我按图索骥,来到了开普梅Point State Park。果不其然,这里真有一个由蔡司赞助的观隼大会(Hawkwatch) —— 说是观隼,实际上是观隼为主,不管什么鸟都来者不拒。主办方还专门雇了一个观察员,统计飞过的鸟的类别和数目,每天在网上公布。观隼大会从9月1号开始,一直到11月30号结束,这期间各种各样的隼和别的候鸟,从北方的加拿大来到这里,都会在开普梅稍事停留,养精蓄锐,再一鼓作气飞越特拉华湾(Delaware Bay),继续它们往南的迁徙。

观隼大会就设在停车场的东头一个木头搭的平台上。我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了,我找了一个空档,跟比我先到的一高一矮的两位打招呼:“你们介意我把相机架在这里吗?” 意思是我不会挡住你们的视线吧?他俩异口同声地说,“没事没事,我俩只是在这儿瞎聊。”

我在这边架好了相机。再看这两位,高的大概有55岁到60岁,白净,偏瘦,看起来很沉稳;矮的稍年长,大概有65到70岁,胖胖的,红红的脸膛,显得和蔼可亲。他俩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还时不时地用挂在脖子上的双筒望远镜观察四周。

只听矮个的跟高个的说:“哎,我这条老寒腿啊,每到冬天就跟我捣乱。我的医生说我最后可能好歹要挨上一刀...", 忽然他指着正前方天边的一个小黑点,对我说:“快看,那是一头白头鹰,正朝这边飞过来”。我赶紧瞄准,取景器里小黑点越来越大,果然是一只未成年的白头鹰。手指按下快门,心里不禁对老头刮目相看。
 
又过了一会儿,我自己也拍到了几只鸟,有游隼(Peregrine Falcon)、白尾鹞(Northern Harrier)和红尾隼(Red-tailed Hawk),还有两只众目睽睽下秀恩爱、遭到群鸭嫌弃的天鹅。
 
这时又有一头少年白头鹰从空中飞过,我一边收入囊中,一边问胖老头:“这只鹰有没可能是刚才那只,转了一圈,又飞回来了?“ 他想都不想就说:“不是的,刚才那只才一岁多,这只鹰有两岁多了。“ 我半信半疑:“哇,你就这样瞟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年龄?"
 
他顿了一顿,解释道: “先前的那只,头部和尾巴仍是深棕色,翅膀也只有零星的白色,嘴也是黑的;而现在的这只呢,头部、尾部还有翅膀上已经开始出现明显斑驳的白色,嘴巴也开始变黄。还有现在的这只飞得明显要稳多了。” 我心说真有这么牛?我看见瘦子频频点头称是,也只好跟着表示同意。
 
不久后胖老头站起身,跟大伙儿告别。似乎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跟他熟络,有人还开玩笑地叫他阁下(Your Excellency)。
 
我跟瘦高个感叹道:“好像这里的每个人都互相认识啊,真是太酷了。” 他轻描淡写地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叫Clay Sutton,他就是开普梅本地人,在这观鸟恐怕有50年了,在新泽西乃至全国观鸟界也是小有名气。他早在80年代就写了一本书,《Hawks in Flight》,现在在阿妈送上卖的已经是第二版了。”
 
我暗自思量,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时又有几只小鸟从眼前飞过,因为我的心思全在隼啊鹰啊这些“酷”鸟的身上,对这几只鸟儿视而不见。这时瘦高个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觉得你应该把这几只鸟儿拍下来,这是白鹮(white ibis)。” 我赶紧对准白鹮拍了几张,问道:“哦,我在别的地方见过不少鹮,这几只有什么特别吗?” 他说:“你原来见过的恐怕都是彩鹮(glossy ibis)吧,白鹮最北就到这儿了,它们一般不会再往上飞了。
 
回到家以后,我在谷歌的搜索栏里打了white ibis range(白鹮活动范围)几个字,跳出来的地图上,果然最北的一点就是开普梅 (来源:https://www.allaboutbirds.org/guide/White_Ibis/maps-range)。
 
这时我才想起来忘记问瘦高个的名字。
 
-----------------------------
1. 开普梅观隼大会平台一角
2. 少年白头鹰1
3. 游隼 (Peregrine Falcon)
4. 白尾鹞 (Northern Harrier)
5. 红尾隼 (Red-tailed Hawk)
6. 百鸟嘲讽
7.少年白头鹰2
8. 白鹮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