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市场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主线:中美关系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AI芯片出口限制放松。这不仅仅是一次“产业链松绑”,更像是一场关于全球市场信心的预期修复。芯片之上,是估值,是增长,是金融市场对未来风险的再定价。
从这个切口入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近期科技板块,尤其是半导体、AI和量子计算相关个股的火热,以及市场风格在2025年中的某种悄然转变。
“芯片松绑”只是开始,释放的是更大的宏观信号
7月初,美国有意放宽对中国高端AI芯片的销售限制,这一消息不仅令英伟达(NVDA)与AMD等芯片巨头的估值水平再度跃升,也让整个半导体板块一扫前几个月的疲软。
然而,它的背后,其实牵动的是更大范围的博弈缓和信号
中国是美债的主要持有国之一,芯片松绑意味着合作氛围趋稳,也可能为后续在美债购买、进出口贸易谈判等方面创造更多空间。
一旦全球贸易环境改善、关税风险缓解,也将有助于抑制输入型通胀,为美联储未来的政策留出更大的腾挪空间。
因此,芯片行业的强劲不仅是一个行业事件,更是一个宏观信号的落地,市场开始重估风险与机会。
基本面稳健,美股牛市虽慢但稳
虽然很多人担心美国高利率周期迟迟不退,但从企业层面来看,情况远不如悲观:
美国银行最新财报显示,自4月以来信贷需求明显回暖,消费端与中小企业贷款恢复较快。
GDP增速与企业营收依然保持温和增长,这意味着即使暂时不降息,企业本身也没有出现严重问题。
换句话说:美联储不急着降息,是因为经济也不差。
这反而强化了市场对美股基本面的信心,尤其是AI相关公司的业绩兑现,更是成为推动板块轮动的“业绩引擎”。
小型科技股:剧烈波动中的机会之门
大科技稳定,而小科技股才是热钱最爱的游乐场。
量子计算公司RGTI近日宣布其模块化36量子比特系统达到了99.5%的保真度,一天股价飙升30%;
CRCL则因稳定币法案利好迅速大涨;
无人机、火箭等细分赛道,也在“法案扶持+事件驱动”中迎来脉冲式拉升。
这种模式在过去数周内不断上演,消息+估值+市场情绪共同推动,形成了“小而快”的赚钱效应。
但也需要警惕:波动越大,风险越高。不建议用期权赌动向,拿正股+纪律仓位才是应对震荡的良策。
板块轮动已启,风格切换需提早布局
近期阿斯麦(ASML)财报不及预期带动部分半导体回调,很多强势股如美光(MU)、迈威尔(MRVL)、ALAB等已提前完成调整。
这也正是重新布局的良机:
资金从高位热门芯片股逐步切换至前期强势但已充分调整的“科技次新股”
如APP、OKLO、TEM、HIMS等,有稳定的增长逻辑,一旦市场风格再次切换,弹性十足
此外,网红经济、医疗科技、新能源细分龙头也具备中期布局价值。
核心在于:顺着趋势走,但别追最热的位置,调整到位、基本面稳固的小盘股,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
接下来切记!!!
持续追踪中美政策面的互动节奏:从芯片到金融、从美债到关税,政策每一小步都可能影响局部行情
优化仓位配置,适度分散风险:高波动时期不宜重仓单一赛道,需保持流动性
提高执行力,严守纪律性,震荡年更考验心性,仓位管理才是最终决定收益的关键
关注公司基本面与“事件驱动型催化”:特别是财报季与法案推进节点,是判断潜力股的关键窗口。
但别忘了:风口总在转变,赚钱靠的是冷静与提前布局。
在大行情来临前,做对准备,在风口之中,保持理智。这样,即使建国先生发了推,也能稳坐钓鱼台,静候涨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