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制度视界 史识即兴随笔

邹英美美德, 制度文明笔记,海外原创,即兴随笔,笔落于Lake Michigan与The Pacific Ocean之间。
个人资料
博文
《文明系列制度心理篇》 犬儒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中国青年的情绪结构,以乌克兰与日本为例 导言 在今日的中国舆论中,一个显著的新现象正在出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单纯的悲观,而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制度情绪:犬儒主义。 这种犬儒主义并非简单的骂人,而是一套世界观。它的核心信念是弱国无主权、制度无意义、规则无价值、合作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制度技术篇》 NVDA的制度垄断: CUDA、Blackwell与美国国家战略的三层绑定 导言 判断一家企业能否成为文明级制度节点,有三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掌握一种不可替代的生态语言 第二,它必须控制一个全栈技术节奏 第三,它必须被国家战略正式吸纳为结构的一部分 英伟达已经满足三项全部条件。 这不是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制度金融篇》 OPEN三权证事件:美国股权分配制度的另类窗口 导言 金融制度的核心,从来不是价格,而是国家如何通过规则把资本引导到它希望的位置。价格只是一层表面,制度结构才是推动资本运动的深流。2025年11月的OPEN,不是一家普通公司,而是美国在利率拐点、房地产再定价与散户参与机制之中,进行的一次跨资产制度实验。三组权证同时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制度金融篇》 数字币暴跌后的制度秩序 比特币、以太坊与川普时代的金融重构 一、导言:暴跌并非意外,而是制度信号的集中兑现 比特币在11月21日跌至8万美元附近(盘中最低约80,745美元),较10月6日的历史高点126,000美元回落超过35%。24小时内,全网爆仓规模超过10亿美元。以太坊与绝大部分主流数字资产同步下挫。 但这并不是一次单纯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托底工程卷》 托底工程制度词典(正式定稿29条) 含《现代国家的结构定义》前置章 【篇首提示】 本篇为《文明系列托底工程卷》的制度基础层,收录托底工程最核心的二十九条制度概念。它们构成现代国家诞生所需的最低制度底盘,也是理解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何以跨越出生线,而中国在1943至1946错失窗口的结构性语言。 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托底工程卷》第三章 制度产床的关闭:为什么中国大陆比日本、韩国、台湾晚出生30年 一、导言 制度的诞生具有物理性质。 一个现代国家要站起来,不靠集体主义口号,也不靠少数精英的个人意志,而靠财政、司法、治安、行政与外部安全这五面承重墙。 这些承重墙决定国家能否长期稳态,能否吸收危机,能否让社会能量持续积累,而不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制度岛链篇(第六章)》 中日外交风暴与岛链制度的再定位 从高市早苗到美国国务院的主动表态 导言 每当东亚出现外交风暴,外界往往以舆论、民意或个别言辞的角度观察事件。然而,在制度层面,这些风波其实是深层结构的外溢,是岛链国家在面对不稳定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调适其安全、经济与国家生存策略的体现。 高市早苗在国会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制度地缘篇》 美国的三种战争记忆:俄乌停战的制度原型 一、导言 战争不是由枪炮决定,而是由制度决定。 当俄乌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美国内部出现了新的战略判断:这不是一场可以通过军事力量解决的冲突,而是一场必须通过秩序重建来结束的战争。 所谓的俄乌和平二十八点计划,无论最终细节如何,最核心的逻辑只有一个: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制度金融篇》 CRCL的价格地图: 锁定期、机构建仓与数字美元前端的制度波段 导言 CRCL作为数字美元前端接口企业,在制度意义上远不止一只新股。它的价格轨迹,是美国在数字货币时代重建货币入口时,被公开展示的一次制度重定价过程。 自2025年6月5日IPO以来,CRCL从30多美元一路冲高至接近300美元,再回落至约70美元。短短数月,估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明系列制度金融篇》 稳定币的战争:为什么美元必须拥有Circle 导言 如果说20世纪的金融史,是中央银行与美元体系的故事;那么21世纪的金融史,就是数字美元与稳定币制度化的起点。 Circle并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币圈企业,而是一家正在帮助美国构建下一代数字货币体系的制度型平台。股价从299跌到68,看似是一场崩盘,但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