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立

阿立,杭州人,理工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硕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博士。 近几年在海外中文网写些回忆、随笔、游记和诗词曲,笔名杭州阿立。
个人资料
正文

湾区艺术家 抽象与具象

(2025-09-10 04:46:35) 下一个

湾区艺术家 抽象与具象

--2025旧金山的小日子系列114,de Young Museum 3

杭州阿立

2025年9月10日

书接上集:

美国原住民艺术展》: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9/6258.html

About Place: Bay Area Artists from the Svane Gift

关于地点斯瓦内捐赠的湾区艺术家

“关于地点:斯瓦内捐赠的湾区艺术家”是斯瓦内家族基金会(the Svane Family Foundation)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展览的第二部分,旨在纪念基金会丰厚的慈善遗产。他们对旧金山美术博物馆的重要贡献促成了44件杰出湾区艺术家的作品入驻。展览中的艺术家通过对地点(例如实体土地、遗产、想象空间或归属感)的不同探索,思考他们与环境的关系。

除了展现湾区艺术多样性之外,“关于地点”还成为深入对话的催化剂,探讨我们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以及对土地进行认真管理的迫切需求。通过对地点的细致探索,这些艺术家挑战观者重新思考他们与土地、历史和社区的关系,从而提升对维系我们全球生存之错综复杂环境的认识和欣赏。

如前所述,《迪杨博物馆》博文系列不再像《荣誉军团博物馆》系列那样烧脑研究,费时费力未必讨好。这次争取短小精悍,除了博物馆分门别类的介绍依然翻译and/or解释,其余大多数只求有图便有真相。

边走边拍:

奥克兰大火(Oakland Fire):

去下一个展厅。

Abstra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抽象与具象

本画廊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抽象艺术和表现性具象艺术(expressive representation)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时期,随着女性艺术家、有色人种艺术家和LGBTQ+艺术家的多元经历开始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和展览所接纳,西方传统艺术规范(traditional Western canon)也经历了扩张与瓦解(expansion and disruption)。

在二战后抽象绘画(abstract painting)的激进发展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进一步探索了材料和形式的极限。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具象艺术的复兴(resurgence of figuration)——部分原因是对抽象艺术盛行的回应,也因为具象艺术似乎更适合表达社会和政治批判。

随着第二波女权运动引发的重大艺术创新,激进团体开始更多地关注那些作品在历史上被忽视的女性艺术家。与此同时,长期被艺术机构排斥的有色人种艺术家恳请这些组织正视自己在这种历史性歧视中所扮演的角色。

与此同时,来自传统艺术体系内外的黑人流散艺术家(Black diasporic artists)巧妙地将积极的文化审视融入其作品中。一些人运用抽象主义,以诗意的方式重新阐释美国社会中一些最深刻、最持久的问题,而另一些人则创作了明确探讨流散与延续(diaspora and continuity)、碎片化与回收(fragmentation and reclamation)的作品。到20世纪90年代初,对身份认同的日益关注影响了博物馆和画廊展览的重塑,身处性别、种族和性取向交叉领域的艺术家开始因其对美国视觉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而获得认可,为美国博物馆的持续转型奠定了基础。

展品随手拍:

Black and White One-Stroke Waterfall黑白一笔画瀑布):

帕特·斯蒂尔(Pat Steir,生于1940年)

帕特·斯蒂尔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第一代女权主义艺术家一同崭露头角。作为重要艺术团体“异端”(Heresies)的创始成员,她挑战了该运动对具象图像创作的强调。斯蒂尔深受约翰·凯奇(John Cage)关于即兴创作和偶然性理念的影响,她采用了泼洒和滴洒颜料的创作方式,并在“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中找到自由,正如她所说。

斯蒂尔的“瀑布”系列始于20世纪80年代,源于她对日本木刻版画和中国山水画的兴趣。 《黑白一笔瀑布》充满姿态感和冥想意味(Gestural and meditative),其中心的垂直笔触融合了材质、技法和主题——倾泻而下的白色颜料仿佛翻腾起浪花,传达出一种置身于高耸瀑布脚下的震撼感受。斯蒂尔表示:“[这些作品]探讨的是流动,以及其他事物——瀑布、河流、海洋、暴雨和时间——所有以其他形式流动和回归(flow and return in other forms)的事物。”

Laure (New General Chart for the West Indies of E. Wright's Projection), 2021:

劳拉(E. Wright投影的西印度群岛新总海图),2021

费雷莱·巴埃兹(Firelei Báez)1981年出生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圣地亚哥德洛斯卡瓦列罗斯,母亲是多米尼加人,父亲是海地后裔。九岁时,她随家人移居迈阿密。巴埃兹的作品反映了她非洲裔成长经历,重现并颂扬了加勒比地区的历史。

这幅画的主人公名叫劳拉(laure),取自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的《奥林匹亚》(Olympia,1863年)中的黑人模特,她栖息在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作上。这幅画作描绘的是第一本英文版海图的复制品。这幅地图描绘了臭名昭著的三角地带,英国奴隶主们曾在那里行走。他们把英国制造的商品运往非洲,用这些商品交换被绑架的非洲人,再将他们奴役,运送到美洲,换取英国工厂使用的原材料。巴埃兹将地图巧妙地隐藏在华丽的构图之下,人物与风景仿佛交融绽放——这种视觉张力表明加勒比地区是一个自主的历史与文化身份的混合空间。

进入下一个展厅。

Figuration(具象):

二战、大屠杀和原子弹爆炸——这些灾难性事件给数百万人带来了身心创伤——之后的几十年里,艺术家们面临着一系列存在主义问题:艺术是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以及人体是否是一个可行的艺术主题。在旧金山湾区,许多此前曾信奉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将人体重新作为探索和表达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载体。

湾区具象运动(Figurative movement)于1949年末或1950年初大胆开启,当时还是加州美术学院(后来的旧金山艺术学院)年轻教师的艺术家大卫·帕克(David Park)将他所有的抽象画作都扔进了伯克利市的垃圾场,从此转而以具象绘画(represen-tational mode)为创作模式。帕克是众多湾区艺术家(其中包括埃尔默·比肖夫、琼·布朗和理查德·迪本科恩 among them Elmer Bischoff, Joan Brown, and Richard Diebenkorn)中首位将抽象表现主义的姿态笔触与具象主题相融合的艺术家。

梅尔·拉莫斯(Mel Ramos)、拉里·里弗斯(Larry Rivers)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波普艺术家(Pop artists),借用了市场营销和流行文化的主题、风格和技巧,以探讨诸如名人效应、偷窥癖(voyeurism)以及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等现代生活问题。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取材于大众,揭示了图像塑造——甚至常常扭曲——我们对当代和历史人物、事件、物品和观念的认知的力量。

其他在本画廊展出的艺术家也运用具象作为表达紧迫社会政治问题的载体。在《呐喊》(The Scream)中,艺术家迈克·亨德森(Mike Henderson)表达了作为一名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旧金山的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在精神和情感上所造成的伤害,而在《伯明翰 63》(Birmingham '63)中,杰克·莱文(Jack Levine)有力地描绘了和平争取民权的美国人所面临的国家认可的恐怖主义和暴力。

展厅一览:

马丁路德金:

Seated Girl II(坐女之二):

节省篇幅和时间,展厅没再多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下集《美国梦与大萧条 现当代艺术》: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