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运动 360度观景塔
--2025旧金山的小日子系列120,de Young Museum 9
杭州阿立
2025年9月19日
书接上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9/13952.html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工匠组成,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而非单一的风格。这场运动部分源于英国唯美主义运动(English Aesthetic Movement),后者信奉“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理念,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倡导美。
然而,工艺美术运动也拥有强大的社会基础。这些艺术家谴责以工厂流水线(factory assembly line)为代表的冷漠(impersonal)且令人沮丧的分工(demoralizing division)。他们创建了公共工坊,倡导天然材料和手工制品,而非机器制造和批量生产的产品。
工艺美术艺术家们从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等英国先驱艺术家那里汲取灵感,摒弃了繁复的维多利亚时代历史复兴风格(Victorian historical revival styles),转而追求一种日益简化的美学,这种美学预示了20世纪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理想。尽管如此,工艺美术作品的设计来源众多且多样。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图案(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motifs)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工艺和精神的联想,反映了该运动对人文主义价值观(humanist values)的崇敬。亚洲美学,部分通过日本主义(日本艺术、建筑和装饰艺术的盛行)传播开来,强化了对天然材料固有属性的尊重,并鼓励使用简化的形式、扁平的视角(flattened perspectives)和不对称(asymmetry)的设计。
美洲原住民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在西南部面向游客销售的陶瓷、毛毯和珠宝,为社区手工艺传统提供了真正的本土先例。传教风格,部分灵感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团,颂扬简洁、坚固且价格实惠的物品,这些物品可以将美国家庭改造成一个和谐的美学整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人文主义价值观被机器时代的现代主义边缘化,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工作室工艺运动中又得到复兴。
展品拍一组(不翻译、不加注):
3楼小书店(正式书店在2楼):
Rooted in Place: California Native Art:
根植于地:加州原住民艺术
加州原住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蕴含着巨大的多样性——环境、语言和文化。原住民在如今被称为加利福尼亚的地方生活了数千年。正如一位展览的参与者所说:“我们相信,造物主创造我们的地方,是我们被造的地方,也是为我们而造的地方。”
该展厅将轮流展出加州特定地区的展览。本次展览重点展示加州最西北地区,包括托洛瓦族、卡鲁克族、尤罗克族、胡帕族、茨努格韦族和维约特族以及其他部落(Tolowa, Karuk, Yurok, Hupa, Tsnungwe, and Wiyot peoples, as well as other Tribal communities)的家园。在这里,河流穿过红杉森林(redwood forests)和山脉,流向太平洋海岸。这些不同景观带来的丰富资源养育了无数代加州原住民社区,而他们则照料着这片土地和水域,以确保动植物和人类的福祉(well-being)和延续。这种守护(stewardship)的一部分是通过仪式来实现的,这些仪式有助于为世界带来平衡、健康和疗愈。
这个画廊里的艺术品跨越了时间和材质。有些是旧金山美术博物馆(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的藏品;有些则借自艺术家和其他社区成员的个人和家族收藏。它们共同展现了艺术、仪式(ceremony)、土地和土地更新(the land's renewal)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世代之间的延续性。
展品拍一组(依旧不翻译、不加注):
三楼的展览大致看了一遍,不求全、更不求面面俱到。
电梯回到二楼。
我们先去咖啡馆养胃?还是上观景塔养眼?
阿立嫂:“先上观景塔。”
观景塔从二楼入口签到处绕道,坐电梯上9楼。
迪杨博物馆的观景塔可以360度俯瞰旧金山。至于能看清什么、看到多少?那得看老天是否照应了:旧金山历来多雾,靠海湾更是雾都。
今天老天不太帮忙,迷雾重重。
360度雾中观景塔(Observation Tower):
罢了,下去喝咖啡。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下集《迪杨咖啡馆 奥舍尔雕塑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