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敬畏生命——我友人与阿尔茨海默症

(2025-08-09 13:49:53) 下一个


2025年8月6日一早,我的友人她因阿尔茨海默症去世,年仅75岁。从确诊到病逝不到七年。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一天我刚下班回家,看见她就坐在我家小竹凳上,面前是水里泡着衣服的塑料盆,手里拿着小木头搓衣板,正在给我公公婆婆洗衣服。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感谢她,第二个心理是歉意,应该我洗。

她是出差来京住在我家,和我们有说有笑,不断夸我做的饭好吃。还特别送我一件是当时流行的,庐山恋”女主那样的蓝色小碎花白色打底,荷叶边立领衬衫。居然没有穿到现在,但是,我记住了她的这份情谊到现在。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家里已经有洗衣机,但她还是用手洗。让我知道她不仅勤劳,勤快,而且还节俭过日子,要想的衣服不多,就没舍得用洗衣机。

她的工作是在一个很大的工厂里做会计,从进厂做到退休,从没被换过。说明她业务能力顶呱呱,脑筋顶呱呱。

我第二次见她是在2018年

她来多伦多旅游住我家。那时她出现一些小变化,就像大家熟知的概念上的一些变化。例如反复提问或反复说同样的问题,说了很多次她孩子一家要去美国;地理概念有时也错位,去了温哥华,说成是多伦多;明明已经在加拿大,还说要去加拿大;等。但人的整体意识清楚。回国后,经过家人反反复复一而在再而三的劝说,她才终于同意去医院做检查。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

后来,她的情况,

一,她不爱吃药,不觉得自己有病,更不喜欢别人这么说她。

二,她退休后不喜欢动

三,疫情时期她患高血压,轻微脑血栓。其它方面尚可。有专人扶着她走路,帮助她进行腿部康复。

四,她的病情失智症方面发展很快,渐渐不认识家人,生活不能自理,被送进养老院。再看到她的视频,是她坐轮椅,是专人推着轮椅,专人照顾她吃饭等等,不细说。最后发展到完全不能自己走路,甚至不能吞咽,不能吃饭。今年8月6日去世。

我脑子里反复想的是一敬畏生命。

想我友人,她的年龄并不比我大多少,我还活着,我还有很多八十多岁的移民朋友、小区邻居,都健在,都很好,她的辞世有什么启示,反思。

听话

一定要想办法劝说病人遵医嘱,听医生的话,有病按时吃药。可以减缓病情,减慢病情的发展,否则会耽误自己。

我想起一段话,是我的邻居大姐十几年前对我说的,“这日子啊,不能过得太好,整天让人伺候着,其实不是好事”。每天要自己动起来,包括家务劳动,身体锻炼,社会交往。

心态一退休后的心态很重要

我以为情绪、精神、脑神经、身体健康,其实是一个整体。而情绪健康则是首要的重要的,是一切的基础。不论遇到何事,都要保持良好心态。

最后一句

逝者安息,生者珍惜,把握当下,好好活着。

再重复一句,我友人她生前一直在一个大型工厂里担任会计,几十年如一日。她的头脑是多么清楚啊,业务能力一定没得说。而现在她却因为标题上的这个病而辞世。

结尾一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活得更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路人丙丙 回复 悄悄话 我知道的一个得这病的人,确实以享儿女的福为荣,冷了都不愿站起来自已去拿外衣,真的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这样十几年后痴呆了, 折磨家人又十年,快九十岁走的
风酥酥 回复 悄悄话 现转载一篇文章,支持加拿大姥姥的观点:55岁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改变这生活习惯 一年后…
阿兹海默症是全球最常见的退化型失智症,病人会出现渐进并不可逆的脑部退化。CNN推出一部新纪录片《最后的阿兹海默症病人》(The Lat Alzheimer’s Patient,暂译),内容是两位阿兹海默患者,靠著简单而严格执行的生活方式改变,成功遏止了这个疾病。
第一位患者西西泽比(Cici Zerbe)参与奥尼斯博士(Dr. Dean Ornish)的一项临床实验,探究重大生活方式改变,对于早期失智症以及由阿兹海默症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她在纪录片中透露,她改为植物性饮食、采取严格的运动和健康计划后,感觉“好多了”。她表示自己已5年没吃她最喜欢的牛小排,除了改采植物性饮食,也持续冥想与运动,她称这些做法“扭转”了她的症状。
另一位患者是55岁的赛门尼可斯(Simon Nicholls),他天生带有会提高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的APOE4基因,而且还有两个、分别来自他的父母。先前“雷神”克里斯汉斯沃也被发现有相同基因。尼可斯对CNN的医疗记者、本身也是神经外科医生的古普塔(Dr. Sanjay Gupta)表示,“我本来很担心,我有两个儿子,一个3岁、另一个8岁。随著我年纪越来越大,试著在未来陪伴在他们身边,对我而言真的很重要”。
他的母亲在70多岁因阿兹海默症过世,“在她生命的最后10年,她只是坐在椅子上摇晃,同时服用大约14种药物。我宁愿有一个更长的健康寿命寿终正寝,不是久病后才离世”。负责监督他案例的预防神经学家艾萨克森博士(Richard Isaccson)向CNN表示,他对尼可斯1年多内,体内的阿兹海默症生物标记就消失的情况感到讶异。
他的治疗方式始于处方用药替尔泊肽(tirzepatide),该药物是Mounjaro 与Zepbound两种药物中的成分——各自获得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第二型糖尿病与减肥药许可。
除了接受注射,他也在饮食上改为植物性饮食,不吃含糖与超加工食品。他更采取严格的运动计划,包括力量(阻力)训练。他的早晨以快走、慢跑和骑自行车开始。艾萨克森博士表示,“我第一次见到尼可斯时,他还有点中年鲔鱼肚,就像多数的50多岁男人一样。但是我在九星期后见到他时,我几乎没认出他。”

纪录片《最后的阿兹海默症病人》描述两位阿兹海默症病人靠简单而严格执行的生活方式改变,成功遏止症况。翻摄CNN
尼可斯表示:“我喜欢每天早上日出时边听Podcast、边散步一个半小时。我每天都走1万步以上,我非常坚持。”他还会每周做3次为时1小时的慢速全身力量训练,他在9周内瘦了超过10公斤,其中大约80%是脂肪。艾萨克斯对于尼可斯的转变表示,他不喜欢用“逆转”这个术语,但强调从尼可斯与其他患者观察到有希望的结果,感到兴奋。

加拿大姥姥 回复 悄悄话 更正一我写错了,应该是一洗凡尘。
加拿大姥姥 回复 悄悄话 我很同意一席凡尘,前辈留言,您和晓青说的很对,药物治疗很有限,我友人也是这样的。这就告诉我们如何预防,减少,降低风险,也可以是有迹可循的。我争取以后再写。昨天,是友人办理后事。我想以您们留言作回复一,也是解脱。二,过好今天,把握当下。感谢留言。
一洗凡尘 回复 悄悄话 其实这个病还是很复杂的,药物治疗也是有限,认知障碍,无法和人正常交流,脾气秉性的变化,对病人和家人都是痛苦。谁也不知道明天发生什么,过好今天,把握当下。
加拿大姥姥 回复 悄悄话 读晓青留言,能听出来你是在开导我,安慰我。是啊,你说的是实情。患者遭罪,患着家人更遭罪。感谢你的这份心意,感谢你的留言。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很多病原因不明也无药可医,老年痴呆应当是其中之一。都说这样不得那样得,我知道的啥样都有得的。尽量努力做好自己,其它的,尤其得什么病,也是命。我知道的最年轻的也是都60多岁就得了,一般过不了9年。最后的时光很受罪。你的朋友也算是解脱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