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體制面對危機的反應

(2025-05-18 16:02:32) 下一个

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2011年流行的看法,是胡錦濤小媳婦苦捱十年,不折騰到點交班。不管怎麼講也撐出個"黃金十年"。往好說,在江婆婆的制約下,虽然改令不出中南海,但放手讓民營經濟放展,大體上延續了改革開放的路線,中國發展成世界GDP第二,成績彪炳。往壞里說,就象太子黨抨擊,屍位素餐,擊鼓傳花,將危機延後,只懂做老好人、做維持會會長。

大眾期望來新一代領導人改革痼疾,懲治無處不在的腐敗??2012千盼萬望,來了個志向遠大、為世界指明方向的主,一翻折騰,政治掛帥整治香港,國進民退,同美國打貿易戰,動態清零不動搖,中俄關系上不封頂暗中支持俄烏戰爭..結果有目共睹。

美國巨額財赤,也是公眾痛斥久矣的痼疾,從川普第一次競選2016他親口痛斤亂花錢亂象國債上升到令人咂舌程度。這也是他上台原因之一。2011年標普已經調降美債信用評級,引放市場大幅動蕩,CEO暗然離職。但他錯了嗎?事態發展,證明他比華爾街前瞻了十五年。

在這十五年,多少經濟學家、業界大佬發表過對巨額財赤的擔心,但財赤在無能政客的酬庸下,仍然節節攀高,幾乎到了1T的程度。

川普上台伊始,讓馬斯克的DOGE大刀闊斧地裁減人事及費用,但遇到大力反彈就似乎止步不前,看樣子又要爛尾?

國會暫時擱置了減稅計划,其中財赤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股市這個位置,已經足以反映利好。離場觀望,看看美國體制如何處理这个慢動作積累起來的、但已經迫在眉睫的危機。

雖然對美國體制有信心,但這十五年的經驗,好象比草台班子也強不了多少。不少機構投資者還在場外,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呢。

Dont bet against America--this is Buffet put. 不過巴老還有$3000億在場外。看著辦吧。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