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的天空

从改编真实的币圈诈骗故事说起吧, ssirius exchange 虚假交易所的来龙去脉和剧本分析,stay tuned!
正文

还是做正经生意吧

(2025-11-02 22:16:12) 下一个

咖啡馆里暖黄的灯光摇晃着,照在桌上的两杯拿铁表面,光里混着一丝即将入夜的倦意。窗外是多伦多秋天典型的冷色街景,路上行人带着一种微妙的迟疑节奏。

廖晴抬眼,看着窗外反光里自己的倒影,笑了笑,像是在给这一刻配旁白: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就是围城。大厂工作久了的人幻想着外面自由得跟山顶空气一样纯净,天天想‘逃离舒适圈’。但真等出来晃几圈,又开始怀念公司氛围,毕竟花公司的钱从来不手软。”

 


 

 

朋友听完轻轻抿了口咖啡,抬眉调侃:“哎,一生要强的东亚人啊,就是不会满足。”

“不对,” 廖晴毫不犹豫打断,“大多数人是喜欢稳定的,是只愿意走熟悉路径的人。你别看一个人怎么说,你要看他怎么做。”

她顿了顿,耸肩补刀:

“那些喊着‘我要逃出牢笼’的人,最后不也都坐在原地?有几个人真的动起来了?所以每次听见别人吹什么大理想大计划,我嘴上点点头,心里呵呵一声:别说了,干就完了。”

朋友不说话,只是笑,看她表演。

廖晴看见对方眼中的好奇,自己忽然也笑了出来,一拍大腿:

“哎,你知道吗?我觉得那个王辉,还有John那个程序员,当初在上贼船之前,也想过怎么靠技术迅速搞到钱、最小代价财富自由。”

“可现实呢?他们左想右想,咬着脚趾头都想不出来一个既高效又能兼职操作的‘快速自由’的方法。毕竟像John舍不得那每年四十多万的稳定收入,他还是做底层技术的,工资比一般工程师高。”

她轻轻摇头,嘴角一翘:

“结果人家想明白了,干脆兼职做平台诈骗。加密货币嘛,又神秘又跳脱,涨跌在大众认知里,随便报回报都会有人信。十倍不过瘾,一百倍不是梦,越荒诞越让人上头。”

朋友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哈你别说,我真觉得诈骗比卖白粉有前途!你看那个被美国收缴比特币的哥们,上百亿哎,还‘诚信劳模企业家’呢!而那位北大在墨西哥倒卖芬太尼的‘绝命毒师’,搞了半天才两千万,还得吃牢饭。”

两人相视大笑,轻松得像在拆解一门荒唐的社会学课题。

廖晴拉平表情,指了指窗外雨后灯光:

“诈骗这赛道可挤着呢。这个时代就是笑贫不笑娼,人人都想干一票大的,进去都觉得值了的那种。”

就在这句话掉地板上回响的时候,朋友忽然想起什么,问:

“那John后来咋样了?”

廖晴做了个秀肌肉的动作,模仿John的口头禅:

“我估计他说 ‘硅谷裁员?关我屁事!我诈骗技能满级,一技傍身,刮风下雨都不怕。’”

 

夜色里,街灯打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反射出淡金色的霓虹,像多伦多这座城市留给夜行者的最后一点温情。

廖晴一边带着朋友往前走,一边抬手指着路口一家灯光微弱的奶茶店:

“走,带你去看看所谓‘正经生意’,看看创业者行动力满分的人,现实有多憋屈。”

推门进去的一瞬间,奶茶店铃铛发出清脆的一声,像是对顾客到来的仪式性欢迎。但店里空荡荡的,除了老板和饮料机的嗡嗡声,再无其他。

“老板,我们来了哦~生意怎么样?”廖晴冲店主摆手,熟门熟路的样子。

老板听到熟悉的声音,抬头露出一个疲惫又职业化的微笑:

“哎,欢迎欢迎,今天还可以啦……不过说‘还可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性的精神胜利法。”

说着,老板把今天的销售小票单拉出来,啪一声摊在柜台上。

15杯。
一整天的销量:15杯。

廖晴看到数字那一瞬间,差点把刚喝下去的珍珠奶茶喷在点单机屏幕上。

“15杯???”她声音都飘了,“同样是奶茶店,听说纽约唐人街一天五百杯...这里十五杯?”

老板摊手耸肩,一笑带苦:

“成本几乎一样,房租、奶源、人工都没少花,就是人流量,没救。”

廖晴忍不住问:“那你怎么获客的?就靠自然客流?”

老板叹了口气,像把所有委屈系进一句话里:

“我也不知道怎么获客。Google 广告一个月不给 Google 3000块,基本没水花。而且你光给 Google 不够,还得给营销公司1500,否则你根本搞不来广告结构,这行太复杂啦!”

廖晴听完眉头皱起,把杯子往桌上一顿:

“那你Facebook 广告试过吗?或者 Instagram?”

老板摆手,笑得像认命:

“试过试过,全试过啊。但都是太贵了!最便宜也一天100多刀,我这种小店怎么烧得起?”

廖晴转头看向朋友,像找到了现实落地反例,语气带点挑衅意味:

“哎你看看,这就是现实。说到 Facebook,我真没觉得这公司多伟大,但小札做生意那是真的牛的一批。”

“早几年的 Facebook,你随便发圈,至少还有十几%的自然流量,不做广告也能被平台推点人。但现在?自然流量跌到 3% 以下,几乎等于必须打广告才能被看见。而且一旦你打了广告,它又狠狠下调自然流量。逼你花钱续命。杀敌一千,自损钱包。”

朋友双手抱胸,轻轻摇头,叹了句:“你做过 Facebook 广告?”

“当然做过,”廖晴反问,手指着自己,“你看我这种人能不上手试?但我发现,像奶茶店这种低客单价的还行,20块以内大家下单不纠结,但我们这种医疗诊所是高频高决策消费,完全是另一回事。”

“Facebook 和小红书、抖音一样,都是推送算法,用户不是主动搜索来的,而是系统推荐的。不像Google,是客户主动搜索的。你看小红书上人均白富美,各个斜杠青年,虽然可能你我不感兴趣,但这种消费产品和消费情绪的内容,对于杀垃圾时间,是最最让人上头的,用户非常非常多,那些人也许刚刷到你,只是因为你的广告跟着一个什么短视频一起跳出来了,可根本不是刚需。所以点击了?也不代表买单。预约了?也可能临时取消。粘性低得不行,客户质量很差。”

朋友皱眉:“那市场公司是救星吗?”

廖晴差点笑岔气,赶紧压低声音以免吓到老板:

“救星?得了吧。好听点叫不负责,说难听点就是骗钱。”

她掰着指头说:

“市场公司做网站,美观合格,但SEO?没。技术结构优化?没。能自己跑流量?更没。网站做得像招牌,不能吸客,只能展示信息。网站不能帮你赚钱,就等于半个残废。你一旦停广告,搜索排名立刻掉,逼着你继续投钱,停都停不了。”

“更绝的是,”她压低声音强化语气,“他们选关键字也乱来,都只选最大流量关键词,竞争激烈,出价更高,新商家何德何能拼得过老商家?”

朋友抓抓头:“那就看 Google 这些后台数据啊?”

廖晴拍了一下桌子:

“问题是你以为这些小商家知道 Google Search Console 和 Analytics 是啥吗??要是他们会用,还请啥市场公司啦?”

朋友笑得快哭了:“那这……咋办?”

”所以啊,本地的小生意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是最惨的。先是电话网络比家用贵一大截,电信公司先来割一刀;接着商业装修比住宅装修更贵,装修公司再割一刀;房租是商业价,还要加消费税,政府又来补一刀。

好不容易开门营业了,像多伦多这种经济环境,小商家只能费尽心思到处找客户。一般刚开始都得上 Groupon,结果那简直是吸血鬼他亲爸,割得你重度贫血,等流量起来了,才能一点点回血。

等到靠 Groupon 活过来一点儿,又轮到 Facebook 和 Google 来收割。你看那些年薪上亿的硅谷大佬,大部分都是靠广告费养活的。而这广告费,绝大部分都是从这些小商家的口袋里刮走的。小商家就是 Meta 的活体血包,而小扎那几栋豪宅和私人丛林小岛,说白了,大部分是用广告费堆出来的。

廖晴抿了一口奶茶,眼神忽然亮了那种“我有底牌”的光:

“所以我干脆做了一个自动化网站,来随时检测自己诊所状态。因为我又懒又穷,请不起市场公司,就想让 AI 来干,AI来写 Google Profile,AI 来投 Google 广告,AI 来监控诊所流量表现,AI来看本地商家在AI搜索中的可见度。”

朋友眼睛瞪大,像被戳中兴奋开关:“你真搞了?那这个系统叫啥?”

廖晴一边拿出手机,一边装模作样清清嗓:

“看,咱们懒人专属的自动化本地商家增长助手。”

朋友一声“哇靠”:

“听起来特别自动化!”

“那当然啊!一个懒人最极致的自我救赎。只是现在我只救医疗诊所,别的行业我吃不下,太大了。”

朋友忽然皱眉:

“但…这不是还得花很多钱请开发做吧?”

廖晴表情松弛,手一摊:“我自己写代码呀。”

朋友瞬间愣住,用那种“你逗我吧”的表情盯着她好几秒:

“……你??会写代码???”

廖晴提前预料到了这种眼神,立刻甩出一句压轴式对白:

“我以前谁提这个问题,我都懒得解释。但现在?我不低调啦。我是真会写。”

她忽然像讲段子一样,开始讲起“编程启蒙记”:

“当年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二手书摊,别人都卖《生理》《解剖》《内外妇儿》那些练习册,只有一个苦兮兮的男生卖《林肯传》,他很幸运地遇到讨厌练习册的我,完全不用讨价还价就买了。我以为自己是替知识扶贫,他反手塞我一本他卖不掉的 C语言教材当赠品。怕我不要,还摆出一副要哭的表情。你懂那种我‘只求被领走的命运感’吗?”

朋友爆笑弯腰:“哈哈哈所以你才入坑编程的?”

“对啊!但当时根本没环境写代码,不知道干什么,只好报名考个计算机等级考试自证清白。拖延症发作,考前十天才开始翻开书临时抱佛脚的,泡图书馆里学 C 语言,最后真给考过了。那几天学得可投入了,别人都以为我要转专业。我只想说,我学起编程来,还是挺容易的,比我长得看起来学的快。”

廖晴竖了竖眉,像是捡到旧日幽默,又重燃热情:

“后来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才算会写代码,所以默认回答都是:不,我不会。但现在我发现,好多人不是CS出身,就像我一样,专业差着十万八千里,照样自称会写,别人也照单全收。而我要说我自己做产品,别人的表情就跟你刚才一样:就你?

廖晴故作生气:”就因为我长得像个只能瘫沙发上,啃爆米花看肥皂剧的中年少女?行吧,虽然我也不介意别人怎么想,但我决定不低调了。为了我的产品,我得让人知道,我就是这么懂本地小商家,而且就是能从0到1做产品,本人就是什么都能干,放在小红书里也能斜杠出几十个粉丝的那种。“

最后,她一摊手,认真补刀:

“而且,讲真,现在编程更简单了。尤其有大模型做合伙人。”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