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开了一个会,有了不少感悟。第一个就是人不可貌相,第二个对leadership有了更深的理解,第三个就是作为华人的复杂感受。
我一直都有点外貌协会,一个人丑的话,再有才感觉也接受不了。年轻的时候,认识一个特别优秀的男生,他应该是想和我更进一步的,但是我实在是说服不了自己接受他,就是因为他的外貌。我知道这样很肤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改不了。这次会议的一个发起人那真是按照我的标准的话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也不夸张,但是我听说了她的故事后,感觉她真的特别厉害。有想法又有行动力,就是因为她和另外一个发起人,我才有机会参加这个会议。我是一个吃蛋糕的人,她是那个做蛋糕的人,对她我只能崇拜。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大唐气象》,里面的7世纪地表最强人类李世民就是这么一个做大蛋糕的人。我感觉好像一直以来我就只想着吃蛋糕,没有想着主动去创造,我唯一输出的可能就是写这个博客了。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和从小的教育体制有关,作为东亚小镇做题家,一直都只关心自己的成绩,没机会也没能力去想着更大的群体。再拓展一下,感觉东亚人都困在了高房价应试教育里,没有那么多的bandwidth去关心更广阔的主题,创新精神和实践都被抑制了。感觉扯远了,收回来就是说还是做人不能太肤浅,不能以貌取人。
我原来对领导力有一些误解,觉得得要高大健壮的人才有领导力(也算一种以貌取人)。这次开会认识了一个姑娘,个子不高,瘦瘦的,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但是她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听她说话,感觉空气都变得活跃起来。她也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听她讲自己孩子的故事让我觉得我真的是太无趣的一个人。她的热情和活力能把人都聚集起来,她身边一直都围绕着三两个跟随者。E人的感染力可能就是这么强,她讲话没有忌讳,说到激动处,F单词也毫不遮掩,总之感觉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人。我们,至少是我,好像被很多东西限制住了,要谦虚,要礼貌,假正经,干脆改名叫贾政得了。我觉得领导力或者魅力可能就是没有的人对某种特质的崇拜,自己做不到的,同样是人类,TA竟然做到了。
我开的这个会参会者好像就三两个华人,让我觉得自己是非常的小众群体。但是会议嘉宾好几个高层都是华人,又让我觉得莫名的自豪。这些年看到不同的族裔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华人好像都比较沉默,类似的会议不知道有没有专门为华人举办的,作为一个华人,我能也发起这样一个会议吗?偶然看了《唐探1900》,里面对于华人处境就有非常深刻的讨论。作为个体而言,我还有我的孩子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呢?最近还看完了一本书,严歌苓的《铁梨花》,一个很短的小说,但是看起来就是欲罢不能,一口气看完还意犹未尽,名家就是不一样。我很多年前在飞机上看过她的《扶桑》,讲的就是旧金山华人的遭遇,我坐的那个飞机刚好也是飞旧金山,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记忆犹新。
最近还在看一个非知名作家写的北京大院的旧事,故事是很新颖的,但可能不是专业作家,而且应该是年老的回忆,所以看起来不够顺畅,再看看吧。最近还看了好几篇颜色网文,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这些作家脑洞开得太大了,文笔很不错,故事讲得也很好,我都是熬夜看完的,但看完了好像就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