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简单生活

三口之家,记录理财,记录生活
正文

2024年总结与2025年规划:思路打开,稳中求进

(2025-01-10 03:13:53) 下一个

生活在深圳,货币单位默认人民币。

家里三口人,小朋友刚升入小学一年级。家里的分工很明确:先生负责稳定的现金流,我负责让财富跑赢通胀。“你负责赚,我负责让钱变更多。” 理财这条路上,我们不搞鸡飞狗跳的高风险投资,只走股债平衡的康庄大道。

2024年的账本

收入:104万 + 金融资产增值117万 = 221万

  • 工作收入:95万
  • 房租收入:9万
  • 金融资产收益率12.5%,感谢国家队年底给的大红包。

支出:生活支出24万 + 房贷支出17万 = 41万

  • 吃:7万,含外出就餐。
  • 玩:4万,花钱买快乐,赚回来更积极。
  • 学:3万
  • 住:3万,钟点工费用2万(工作日每天3小时+晚餐),水电煤物业等1万。

对比起来,房贷支出才是真·家庭最大负担。这年头有房贷的生活才叫有盼头(盼着早日还完)。

投资配置

本人投资信条:“血汗钱不容大起大落,稳稳的幸福最实在。” 所以坚定执行股债平衡的投资策略。以下是2024年的盘点:

股票类(约占54%)

1. A股+基金(26%)
感谢国家队,年中的时候一度觉得没眼看了,结果年底给发了个大红包。目前我个人认为性价比一般,估值合理,减仓了增配的部分。25年的计划是把沪深300ETF逐步转到A500指数增强基金,一方面两者的持仓重合度高,估值也合理,另一方面指数增强每年预计5-10%超额收益,是很有诱惑力的。

2. 港股(17%)
一半是某知名高股息资源股(税后股息~5%),另一半是恒生ETF(股息~4%),稳稳的现金流,熬过风浪就能继续“捞油水”。

3. 美股(11%)
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最大的变化是配置了更多的美股和美债的部分。美股的估值挺高的,后续不打算增加了,等更好的机会。(尤其是最近半年,鉴于“人人晒标普、个个吹纳指”的现象,我选择按兵不动。我对这类现象有本能的警惕和反感,大家都推荐的时候我就很害怕,谁让人多的地方往往暗藏风险呢。)

债类(约占46%)

1. 理财(35%)
主攻北交所打新,闲钱放货基。

2. 美债(6%)
长期收益率5%,真香!可惜长久期美债买起来麻烦,打算继续增加配置,顺便研究更便捷的替代品。大家可以看看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基金,效果肯定没有自己直接买长久期美债好,但是长期持有5%的收益应该是有的,再加上汇率的波动,比买人民币理财好。

3. 其他(5%)
包括可转债和REITS。可转债涨得太高已经卖的差不多了,等哪天跌得够低,我会再回来“抄底”。

房产的取舍

目前持有深圳自住房和上海出租房各一套。今年的房价跌幅15%-25%,上海那套老破大的租售比~2%,和银行存款利率差不多。考虑到出租和管理的麻烦,计划2025年卖掉这套房,换取更灵活的资产流动性。

2024年的心得

理财最大的启发是:“思路一打开,天地就宽了。”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确定性的回报,才是长久之计。

2025年的资产规划

我的目标是卖掉上海的老破大,金融资产逐步将调整为:A股+港股30%,美股20%,债类50%。 争取继续稳扎稳打,让财富更上一层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