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岩回忆录

本人的回忆录,宗教文化
正文

11.6 五果

(2025-08-05 09:23:12) 下一个

生命之树结的果共有五种,分别是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离系果、和增上果

11.6.1 异熟果 Mutant Fruit

异熟,是无意识的主要特性。变异即是成熟,因为变异可以持业。业是身口意的行为习惯。现在的身口意行为是过去积累的业的现行,所以业就是身口意的行为。异熟果是说无意识收集来的诸法种在生活中受熏染而成长,异类、异地、异时而成熟。什么是诸法种子?如本章生命之树所谈的五位百法就是。什么是异类?如本章的百法就是众生被分成了五位,每位法中还有分位,都可以认为是彼此各异的类。什么是异地?如插图11.6.2-23至31所示的九地各异。什么是异时而熟?任何一个行为,其异熟果可能三个月后成熟,也可能三年后成熟,也可能十年、三十年后成熟。

无意识自是自果;异熟果是无意识自体变异的体现。无意识的异熟果一但成熟,许多异熟果流出如同瀑布的水流,恒相续,可以保持有情的身命和业,因此有情有了命根和业力。在因果关系的分析中,异熟自成一类,异熟果的原因是异熟。

 

11.6.2 等流果 Equal Stream Fruit

果与因相似,同类或相似的果法,前法为后法开导,持续不断地从生命之树中流出,被称为等流果。前法为后法开导是说,前善果引后善法相继,被牵引的后果与前因相似;前无记业引流后无记业同类跟随;前念恶行招引后面的恶业相继,果似因而流出。此果虽然是以前意识为主导,圣人说,应当考虑这是心整体的功能,八种识中都有等流果。

在因果关系的分析中,等流因由三种因构成:遍行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是说心所有法中的五位遍行法,无处不在,可以为因。相应因,例如,当前意识生起时,与其相应的18位心所有法(参见识蕴)会相应而起;当意识升起时,与其相应的51位心所有法也会伺机而动;当行舍时,无意识(古作神识,亦作福)会出现。同类因,意处(即前意识)中的胜者招引分布在三界九地(如图11.6.2)的同类来分食可爱果。

广义上讲,等流果亦是异熟果。五果中的异熟果、士用果和增上果,都可以通摄一切因果。五果的区分需从依处着眼:习气依处得异熟果;随顺依处得等流果;士用依处得士用果;真见依处得离系果;所余依处得增上果。

下面以十恶十善的因果来说明等流果。

甲)杀生因果,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如图11.6.2-20,21,22)。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短命,多病。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长寿;(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乙)偷盗之因果,劫盗之罪亦使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贫穷,共财不得自在。若离偷盗,即得十种信法:(一)资财盈积;(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丙)邪淫之因果,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妻子不贞洁,不得随意眷属。若离邪淫,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为世称叹;(四)妻莫能侵。

丁)妄语之因果,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如图11.6.2-20、21、22)。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多被诽谤,为他所诳。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一)口常清净,如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服;(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戊)绮语之因果,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言人不信,语不明了。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

己)恶口之因果,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常闻恶声,言多诤讼。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

庚)两舌之因果,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眷属乖离,亲族弊恶。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

辛)贪欲之因果,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如图11.6.2-20,21,22)。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心不知足,多欲无厌。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注1)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

注11.6.2-1,全部的佛教徒都是真正的上帝的子女,所以都是法王子,法公主,法王,或法女王。这是佛教的传统。

壬)嗔恚之因果,恚嗔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常被于他之所恼害。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一)无损害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仙境。

癸)邪见之因果,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生邪见家,其心谄曲。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一)得真善意乐,及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之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更不在于恶道;(六)无量福慧,转更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

 

11.6.3 士用果 Warrior's Usage Fruit

士用果,是作者借助于工具媒体等所做事业,如农夫之于庄稼收获谷麦,商贾之于货物仓储运输获得金钱利润,僧道之于道果为他人解惑超渡。士用果的原因是 “能”,称作能作因,圣经用词 “亚伯” (义为能;如图11.6.3-8),亦作观待因,即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作因是集起四缘(能缘缘,所缘缘,等流缘,增上缘;参见14.1节)中的能缘缘。那这 “能” 是个什么东西?

“能” 是前意识(夏娃识)执着的 “前念衰败后的痕迹” ,有思想机制中内部的 “随念自我” 的功能。佛教中称此微弱的 “自体” 为 “摩纳婆” (汉译为儒童);此状态的身体状态为 “神身天” (如图8所示)。此 “能” 在中华文化中称作 “福” (如图35),亦作大力神,印度教中作婆罗门(Brahmin),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古埃及文化中称作亚伯(Abel;如图38),日耳曼文化中作马格尼(Magni),墨西哥文化中作灵龙(Quetzalcoatl;如图36,39)。

能做因或观待因依领受依处而建立,即依于主观和客观的受性而建立。观待因,谓观待此令彼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依此,观待因又可分为两种意义。

(一)就人而言,此力用乃依有情而生,如农夫之于捣碎麦成面,商贩之于理财而获利,皆依彼士夫之力而成诸事业。

(二)就法而言,诸法之生乃因诸作具而有,如农夫因庄稼而收获,商贾因货而获利。

结合这两种意义,士用果,是作者依靠工具而成就的事业;此果广通一切有为法。

 

11.6.4 离系果 Off-is Fruit

系即是,义为在认知的过程中系缚结生。“系缚结生”是说“亚当识(即无意识的污染部分)和夏娃识(即前意识)”缔结生命,创造众生。夏娃识能辨别善恶美丑,进而润色主观和客观事物成为生命体,成为众生。他们俩制造生命体的速度很快,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制造一个小世界的众生(参见14.1节《集起》)。随着生活,亚当识和夏娃识不断地创造众生,人就有了“八万四千烦恼(亦作尘劳,魔军,病;参见14.3节《烦恼的数》)”。或说人只造业,不消业,以至于身心日益沉重,成为了“自我(即转移身见;参见11.4.4.1.4《根本烦恼》)”的奴隶。此中亚当识和夏娃识的过失严重,实行割礼和洗礼是必要的。离系是说,人接受了割礼和洗礼之后,移除了“八万四千尘劳”,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获得了解脱。所以,离系果义为被拯救了,解放了,涅槃。

什么是割礼?割礼是说用慧(亦作金刚,扫帚),来消除迷惑和烦恼,就像用刀来切东西,如同用扫帚来扫地,所到之处,无明黑暗都可以被消灭。割礼的过程就是学习四胜谛,移除“八万四千尘劳”的过程。

什么是洗礼?修习道谛的过程就是根据 “净识害有” 的原理,引净识杀死烦恼和习气,消除精神污染的过程。因为识在四大种之中是水(参见11.2节),古人就形象地把修习道谛,这个洗礼的过程说成了, “引发大洪水,淹死八万四千魔军” 。在本书的16.3节,埃及夏娃展示了她自己的洗礼,成为众生之母的过程。

图11.6.4-35显示离系果是禁果,什么意思?在修习道谛,成就离系果的过程中,修习者是根据 “无意识(古作神识)只与舍受相应”的原理,用 “行舍” 来引发 “正等明”的出现,并滋养其生长壮大。“正等明”就是 “无所有天”(如图2),亦作微妙本心,常寂光天,拯救,涅槃,毕竟空,无上正等正觉,太阳神,大日如来,梵语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纳瓦特语奥林·托纳修(Ollin Tonatiuh)。正等明只与舍性相应,只与等、舍、空相应,不与有、集、取相应。若你去摘取离系果,它就灭了,死了,而你就已经损失灵水了,如图35所示。那如何成就离系果?道谛的十渡总括了一切成就离系果的办法,总括了一切善法。

为了取得和持有离系果,古人建立了基于涅盘的无为法。无字代表涅槃,如插图2所示,区别于有为法。有为法是基于帝释天(即转移身见,我)的法,如五蕴中的94位法,都是有为法。唐玄奘(公元602- 664)依据成就涅槃的程度不同设立了六位无为法,分别是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和真如无为。

甲)虚空无为,古代和现代的心理学都发现了这种人,就有人有这样的性格或世界观。从虚望空,随遇而安,无所事事,什么事都看得开,就是虚空无为。另外,有些人擅研究,爱读书,观察飞花落叶,就觉悟了法性和集起(参见14.1节),成为了辟支佛。这种人的觉悟肤浅朦胧,不彻底且不系统,所以也被称作虚空无为。

乙)择灭无为,谓有选择地消灭了某些烦恼障或所知障。例如15.2节《鹿乘果》中的前三果(如插图33,35)都属于择灭无为。另外第16章《道谛》中的一地至七地成就,也都属于择灭无为。

丙)非择灭无为,不由智力的捡择,依诸法性清净,行于金刚无间道(如圣经中的大洪水;参见16.7节和第17章),达善恶两灭。15.2节的阿罗汉果,和第16章中的八至十地成就都属于非择灭无为。

丁)不动无为,金刚喻定发起后,或长时于四谛中反复证得诸真如,行者于空中发起圣行。前意识遇空则止,名为不动,不辨别了,由是一切烦恼不能动;此状态名不动无为,是阿罗汉和八地及以上大菩萨的成就。

戊)想受灭无为,亦名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常寂光天(即插图11.6.4-2),圆成实相,无余依涅槃,毕竟空等。修习者依第四禅力,熄灭想和受这两位遍行心所有法,心停滞于常寂光中,清净自在,即是想受灭无为。没有主观和客观的区别,那心(即思想意识)怎么会存在呢?答:客观环境是普遍的常的状态。因为常无名、无数、无量,所以说是无所有天。那状态只有常,没有业变量,所以被称为常寂光天。“天”字代表无意识的纯净部分,义为安静,深奥的知识。也是从这里把无意识的污染部分划分给了亚当识(即阿赖耶识),并定义其为黑色, 是地。佛教以清净为天,烦恼为地,夏娃识(即前意识,即末那识)为众生。

己)真如无为,修习者依据此七种真如,得到了离系果。(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参见13.4.1节。(二)实相真如,谓人无我,法无我,人法两空所显的实性;就是无余依涅槃,如图11.6.4-2。(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四)安立真如,是第13章《苦谛》。(五)邪行真如,是第14章《集谛》。(六)清净真如,是第15章《灭谛》。(七)正行真如,是第16章《道谛》。

 

11.6.5 增上果 Escalator Fruit

增上果是说俱有因之果,是说在集起(参见14.1节《集起》)的四缘 {能缘,所缘,等流缘,增上缘} 中,除前三缘之外的所有元素,由或顺或违或不障之功而为集起的增上因。此增上果是昔日所作的果。增上的因素就事而论有很多,但从胜处而言,只有22处。当知,增上缘即是这22处或根。根是因义,增上义。

这22根是(一)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七)男根,女根,命根;(十)苦根,乐根,舍根,忧根,喜根;(十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二十)未知当知根,已知根,俱知根。

一至六,眼耳等六根是十二生长处中的内六处,参见11.3节。七至九,男根是男人的生殖器;女根是女性的生殖器。命根是无意识,因为无意识的异熟果不断地流出可以维持众生的身心及业。十至十四,苦乐等是五受根,参见11.4. 2节的受蕴。十五至十九,信、念等是五善根,参见11.4.4.1. 3的善法。二十至二十二是三无漏根。未知当知根就是趣向,愿意学习四胜谛。当一个人懂得了四胜谛,他或她就具有了已知根。若证得了四胜谛,就具有了俱知根。

 

下面依据十善和十恶的增上果报来理解增上果。

(一)杀生业之增上果,能令田林生殖皆失其力,谷果欠收,贵物不现。反之不杀者,一切资产,得好结果。

(二)偷盗业之增上果,能使草树谷果生恶害虫,霜雹为害,饥馑现灾。同类之众,或在一家,或在一郡,或在一国,无不被害。反之不偷盗者,一家一村,一郡一国,俱由其福力,感招利润。

(三)邪淫业之增上果,能使国土招暴风雨之害,尘埃秽恶之毒。反之不邪淫者,不致感招天变。

(四)妄语业之增上果。因其以卑劣之意欺于他人,此业种增上,能使外物感招污秽不净,所有目的,恒致失望;言语失其信用,命令违背不行。反之不妄语者,万事能通,无诸绝望。

(五)绮语业之增上果,由此杂秽语业增上力,能致官失其位,商失其利,一切草木丛林,满生荆棘毒草。反之不绮语者,官商恒荣,山河宜适。

(六)恶口业之增上果,能致居住世界,瓦石沙砾,尘芥荆棘之恶物,充满触近,诸不自由。反之若不恶口者,诸得自由。

(七)两舌业之增上果,由此离间语之增上力,能致大地高下不平,山陵丘墟突兀,道路崄岨,谷稼不茂。反之不两舌者,处处宜人。

(八)贪欲业之增上果,能使五谷欠收,财富短亏。反之,世道昌荣,山河壮丽,处事有余,且常遇贵人。

(九)嗔恚业之增上果,能使战争剧烈,兵甲不息,荆棘遍地,果木苦涩。反之,邻里和睦,百业兴隆;风调雨顺,田园昌盛,山河宜人。

(十)邪见业之增上果,由断常二见,不信善恶报应,因果道理。由此邪见及邪教,令人间失其善心。此增上力,能致器世界,上妙色香美味皆失,五谷欠收。

返回Return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