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博文
(2025-02-19 10:55:13)

因缘际会了解了佛学的一些知识,自然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原始教义的理解上看,佛教意在“觉悟的教育”,即是宗教又是哲学,既不是宗教又不是哲学。暂且将这些颇为烧脑的名词和概念放下,就自身而言浅谈一些对信仰的理解和认知。 我接触并接纳信仰的初衷是为了自己,信仰的行为最终归结为依靠自己,是一个贯穿一生的实践过程。真正的信仰者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2-16 16:40:37)

今天听傅佩荣老师哲学与人生讲座的时候,在结尾处有人提问孟子的真善美,大师的回答相当经典有趣。回头自己又做了一点小研究,发现北大王曙光先生的《孟子心证》一书解读的非常精彩,特整理如下。 君子修身养性、存心尽性之训练,自有阶梯可循,循序而渐进,进一境自有一境之风光,不可躁急,勿求速达。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07 17:27:03)

最近有点空余时间就喜欢抄抄佛经。先点一炷沉香,待仙烟缭绕,把自己收拾干净,净手漱口,端坐桌前,在横平竖直,一笔一画,不紧不缓中体味那种静静的感觉。尽量地清除心里的杂念。人,在心安没有杂念的时候,会有一种通体舒畅的奇妙。 抄经过程中最大的感悟是佛学的博大精深,没有弄懂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也不要紧,诵读和抄写次数多了,慢慢能领会多少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1-07 17:36:09)

蒋勋先生是使我对宗教产生浓厚兴趣的人之一,其他两位是台湾的杨定一博士和大陆的北川老师。蒋勋先生说红楼梦“处处是慈悲,也处处是觉悟”。我觉得蒋先生的细说红楼梦也处处是妙不可言的回甘。 虽然读过几遍红楼梦,电视剧也看过,但读得很肤浅,尤其是看过解读红楼梦的文章,更是将不少人物都标签化,比如泼辣狠毒的凤姐,多愁善感的黛玉,满是心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1-02 08:28:22)

近二百年前完成的《瓦尔登湖》,慕名已久,终于在元旦这天读到“结语”的篇章。梭罗的这场简约生活的实验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自然现象精确而详尽的描述,再加上书中大量的双关,谐音,原始义和典故等辞令技巧,很容易让不甚了解的读者觉得枯燥且不知其意,包括我自己。这也有可能是本书列于弃读名著排行榜的原因之一吧,第一名好像是《百年孤独》。好在是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4-12-31 07:44:23)

2024的最后一天,云蒸霞蔚,山峦连绵。 昨晚回到小镇,节日灯光依旧璀璨夺目,飓风过后的满目疮痍似乎渐渐消散。山上最多的伤害来自树木的倾塌,貌似健康的树会免于此劫,其实不尽然,主要还是取决于飓风扫过的路线,而这条路线落实到小面积土地,完全是随机分布。 清晨漫步山间,最迷人的不仅是看得见的风景,还有弥散在空气中好闻的松香和烧柴的味道,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4-12-28 12:57:21)

今年的身心锻炼均得到了加强,幅度不大但贵在坚持。希望明年,走路、伸展、力量、骑车,打球,五项合理分配并集中安排,争取有效的同时也尽量做到心情放松,不要因为有目标而有思想负担。 今年对宗教信仰和哲学的兴趣开始影响对世界及个人的认识和认知,对生命真相的思考愈发清晰。上马杀敌,下马念经。出世的智慧,入世的技术,凡事都是修行。 今年在衣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12-14 10:52:47)

享受每一刻,体会生命的流淌并随之一起沉浮。不增不减,不骄不躁。忘记小我,让宇宙的无限大去包容所有细小的碎片。什么都没什么,本来也就是没什么。 物质和精神没有绝对的分离,享受生命给你带来的各种物化体验,比如躯体、荣誉、权力、学识、财富等等,它们无外乎是生命沉浮过程中的工具而已。看淡人生并不是消极悲观,而是专注于此时此刻所在的状态,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6 07:29:54)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随着户外色彩饱和度渐渐降低,室内装饰反倒可以放心大胆地为所欲为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29 13:51:07)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尾页]